第342章 第一次人工降雨(1 / 2)

穿插后方、围点打援这些是常规战法,最为经典的一战是明军夜炸立陶宛军营。

一队侦察兵找到了立陶宛一处军营,在联系了指挥官何水之后,所有的侦察兵便躲进了附近的山林。

当天晚上,热气球部队便飞去了军营附近。再次联络约定了时间,侦察兵们从树林中出来,偷偷围绕着立陶宛军营散开。

没多久,立陶宛军营外便出现了数十个小火堆。由于这些火堆向着军营的方向都被遮挡,加上又是夜晚,有一些烟雾也混入了夜色当中,立陶宛军营里的哨兵根本发觉不了周边的异状。

侦察兵布置好后通知了热气球部队,满载炸弹的热气球飞过去,在空中就能看出火把围成的一个圆形。

接下来当然就是朝着圆里狂扔各种炸弹……

这一晚,立陶宛军队遭到的损失无法统计,以至于第二天上午,立陶宛军队都没人组织士兵进入阻击阵地。

然后就是战场的隔断打法。

除了明哨、暗哨和三班倒的小队巡逻,夜里时不时发射的照明弹把立陶宛军队的补给通道给暴露出来。如果立陶宛进行夜间补给,只要战斗值班的士兵在对讲机一声招呼,一阵火炮便覆盖在事先做了标记的范围之内。立陶宛的前线部队人员、弹药和食物的补给根本没法进行。

战场隔断如此彻底,立陶宛守军孤立无援、又无后勤补给,越来越多的立陶宛军队无心恋战开始投降。

斐迪南二世很明智地把何水当成了作战参谋长,无论何水如何安排,费迪南二世都要求各部照做,北路的征伐这才有了起色。

“陛下,大明皇帝来电。”刘秘书抱着一叠子的文件进来放在了桌子上。

“哦,我看看他说些啥。”张凡仲打开文件夹,拿起最上面崇祯发过来的电文。

小冰河期的危害依旧在延续,但大明有了高产作物后影响不算很大。

全国各地都在上报今年五、六月份之后会有较大的旱情,崇祯来电询问有什么办法减轻旱情的影响。

张凡仲想了想后世的作法,拿起电话对接线员道:“给我接兵器部研究所的何小飞所长。”

兵器部研究所的所长何小飞就是何六,大名是他自己取的,完全没按辈分来。

何小飞得到张凡仲的召唤,立马驱车赶了过来。

“何六,就是这个高射炮,你试试把它造出来。”张凡仲把自己画的高射炮草图交给了何小飞。

以前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并没有进行高射炮的研究。现在张凡仲因为人工降雨的事想起了高射炮,便把何六找来提出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看过草图,何小飞觉得很简单,点头答应下来,表示会尽快制造出样炮。

不过听了张凡仲介绍的高射炮用途,何小飞对高射炮能进行人工降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张凡仲只得对人工降雨又做了些科普。

何小飞走了,崇祯那里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何小飞研究出来后还要生产、运输,到了大明还要分发各地……

算了,还是自己辛苦一点,早点把这高射炮制作出来,然后把定型后的图纸送到大明去让他们自行生产。

第二天上班,张凡仲便去了郊外的兵器部研究所。

“张哥,你要亲自出马,是不相信我吗?”何小飞奇道。

“不是不相信你,而是大明那边着急。我和你分个工,你把炮身搞出来,我来研究弹药的成分。”张凡仲道。

张凡仲参考了后世网上查阅的资料开始勾兑起“催雨弹”的配方,何小飞去做高射炮的炮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