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又给大明找业务(2 / 2)

这钱太好赚了,却只能等着大哥送上门。

“你这是啃了骨头还不太愿意让人喝汤?”张凡仲笑道。

“哪里,就是纯粹感叹人才难得而已。”崇祯笑道。

张凡仲心道:如果不是自己能作弊,也不愿派人去国外探矿,时间长还不一定能找得到油矿。

张凡仲在现代找了石油勘探的理论书籍给周成星,让他组织人员学习,但殷商国现在依旧没人能靠理论来准确推断油矿所在地。

或许随着经验的积累慢慢会有这样的专家出现吧。

电子元件厂投产后,留声机和收音机等小家用电器开始在市面上大量销售。

各种新歌随着唱片的畅销也流传开来。一首首让人耳目一新的歌曲不仅仅在美洲传唱,也飘洋过海去了大明和欧洲。

纯音乐的唱片也有,欧洲贵族开家庭舞会都愿意摆上一台留声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请乐队现场演奏仪式感强但增加费用不说也不方便啊。

“张哥,你来看看这次的电池满意不?”何勇打电话请张凡仲去验收他们最新研制出的干电池。

电力供应的局限影响了了收音机和留声机和其他一些家用电器的销售,何勇他们开始研制干电池。资料都是张凡仲提供的,原理上没问题,主要是工艺上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

按照何勇他们检测得到的干电池数据,已经可以算是合格的产品。

张凡仲带着刘秘书等人去了研究所。

“这就是检测的数据?”张凡仲拿着检测报告问道。

“嗯。这是两节电池的手电筒,这是三节的手电筒。”何勇指了指旁边长桌上的一堆小家电。

问过手电分别能用多久,张凡仲觉得可以用于日常使用。安排何勇他们申报专利并交科委验收,下一步就是建一系列的工厂来生产干电池。

办公室电话终于不用微型变压器直接用干电池,办公安全性提高很多。

中午跟着研究人员们一起吃饭,下午又赶回了办公室。

交代刘秘书不用等自己回家,张凡仲把办公室门关了再次回到了现代。

“老汉,厂里面还有富余人员没有?”张凡仲问张爸。

“要做啥子新产品?”张爸问。

“嗯,手电筒里面的灯泡。”

大明跟殷商国都引进了灯泡生产线,不过那是大灯。这个灯泡小,规格都不一样,张凡仲就想在厂里面建个厂,多解决一些下岗职工也算是为现代做些贡献。

“好好,我去找厂长说下。”说完张爸就去打电话联系见厂长。

小曾知道张凡仲回来便主动找了过来。

经过上一段失败的婚姻,小曾对于成家的心也淡了。张处长建议他调离换个环境,他却不愿调出厂。

喜欢大明不怕!有我在请大家收藏:大明不怕!有我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大明不怕!有我在请大家收藏:大明不怕!有我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