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分人(2 / 2)

“惭愧!”邓禹低下头,不再说话。

另外几位城主见邓禹妥协,脸上无不露出一丝“兔死狐悲”之状。

他们也不是不想人多,只是这城池建设有限,上面的经费也有限,若是人一多,这花钱的地方可就海了去了。

弄好了还好说。

可若是出了岔子,恐怕他们的官途也到头了。

所以,他们宁愿不做,也不愿犯错。

毕竟在炎黄目前的治理条件之下,主动作为跟不作为,实际上区别不是特别大。

秦天纵看着几人脸上的表情,心里有了合计。

“满宠,你的滨海城呢?滨海城区区十万人,你才接纳四十万?以后的滨海城可是炎黄的出海口,如此人口,如何能够满足需求呢?”秦天纵看向了满宠。

满宠惶恐,俯身一礼,道:“主公,非是微臣不愿接纳,只是如今滨海城百废待兴,发展还不完善,产业有限,并不能满足百姓所需啊!若是人多了,微臣恐有差池。”

“差池?”秦天纵冷笑,“满伯宁,滨海城的设计可是照着百万大城去的,你区区五十万人就能住下这么大一城?”

满宠冷汗顿时浮现。

“主公明鉴,臣省得了。滨海城可接纳七十万人,再多就真不行了。”满宠俯身道。

见此,秦天纵露出一丝笑意。

这就对嘛,人都是要逼一把的。

这些家伙,如今觉得无利可图,一个个不想要那么多人,那就只有用强的了。

当然,这非是胡乱为之。

滨海城,可是靠着大海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依照无尽海的资源,这些人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只是人数的增加,带给了满宠治理难度的提升,而且还没相应的回报。

这些人精,自然不愿意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你二人呢?还有一百四十万人,你们认领一百万如何?”秦天纵看向了张温和郑国。

平倭城,乃是沧澜江边的城池,是一座内河港口城池。

对于此,他也是极为看重的。

江河湖海,这可是天然的交通枢纽,若是不利用起来,这就是暴殄天物。

“老张,怎么个说法?你我各一半?谁也别推脱。”郑国传音道。

张温略微一琢磨,道:“平倭城固有人口是不多,但奈何并无较好的资源,光靠着沧澜江内的水物怕是有些困难了。”

“诶!老张,你别等主公开口了,依照你平倭城的地理优势,恐怕他能给你七八十万人。与其让主公分配,不如你我主动些,这样也免得像满伯宁那般被训斥。经略院内管这叫风险规避。”郑国说道。

“有道理!”张温眼前一亮。

作为东吴四大家之一,曾经官至太子太傅,如何不懂这个道理?

主动说,跟领导分配,那是两码事。

与其被动挨骂,还不如主动出击。

想到这,张温站出身:“主公,平倭城愿领五十万人!”

听到这话,秦天纵诧异的看向张温。

没想到这家伙竟然开窍了。

只是,他原先想着只给平倭城三十万人的,毕竟平倭城才立不久,不管是官员的水平,还是基础设施的发展都极为欠缺。

与那靠近炎黄城的农牧城比可是差了一大截的。

但却是没想到,这张温倒是有点“积极向上”的态度了。

“有惠恕如此,吾省心很多啊!若是人人有惠恕这般风采,那炎黄治理问题,倒也不是难事了。”秦天纵赞扬道。

“主公谬赞!”张温心里一喜。

果然,郑国说得没错,与其被动挨打,还不如主动出击。

这不,进了主公的法眼,倒是加官进爵就不再话下了。

得到了秦天纵夸奖的张温心里高兴,而在一旁低头不语的郑国心里也是乐翻了天。

农牧城靠近炎黄城,其基础设施可是不差。

而且还承担炎黄大部分的粮食任务,其具备绝佳的地利和产业优势。

毕竟农业是需要大量人口的。

如今张温将这些人要走一半,那剩下的他倒是能够坦然“吃”下了。

若真要主公来分配,恐怕这一百万人,至少要给他七十万。

“既然如此,那就这般定了!剩下的人迁移来炎黄城吧!”

“下面,咱们就来谈谈这财政拨款之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