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安排(2 / 2)

已经打到饭的人一看,果然稀粥里有肉,众人都没想到还没开始工作就有了如此待遇。

胡德彪大声说道:“各位,东家知道大伙最近吃的都是稀粥,怕你们吃多了肠胃不好,所以这顿只是掺了肉末的稀粥,今天晚上全都要食堂去吃饭,不光有肉末稀粥,还有蒸饼,管够。”

“吃饭饭后大伙随我一起去居民区,让你们看看你们将来居住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众人又是一阵欢呼。

饭后,胡德彪带队一起进了厂,没多久就来到了所谓的居民区,开始指引众人按照工牌上的号码寻找分给自己的房子。

陈建民抬眼望去,只见这所谓的居民区建造的非常有规整,都是有序的排列,每一户都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子,建造的四四方方。共计十排,每排有二十户,甚至在后面还有人在建造。

陈建民心中震撼不已,好大的工程,这王休真舍得花钱,这是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啊。

只是陈建民没有想到的是王休是用粮食当作工钱进行结算的,京城内外在灾年又很多穷路人家吃不起饭,所以在建房的时候王休就叮嘱过福伯,找来建房子的人都直接给粮食,还要保证给的足。积极性高了,自然干活就起劲,大大提高了完工时间。

陈建民随便走进一个房子,只见小院很小,只放了一口存水用的大缸,不过养点鸡鸭鹅还是不成问题的,推开屋子门看到的就是厅房,中间放了一套桌椅,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门,走进一看都是卧室,放有一个衣柜一张床。

厅房靠里墙边还有一个帘子门,走进去一看居然是厨房,厨房里有砖石垒砌的灶台。

这是王休自己设计的,几乎是按照前生老家乡下小平房的布局建造的,虽小但好住,看得陈建民连连称赞。

分房后又用了一个时辰时间,胡德彪让所有人啥都呆在家里,一会儿有人会上门给大伙发送安家费。另外衙门的也会上门为大伙登记造册,以后就落户在京城了西山煤厂了,感动的众人又是一阵感激涕零。

陈建民感慨的说道:“王休这小子还真有点小聪明,也不知道他这办法有没有用。”

白文静笑道:“有没有用一个月后便可见分晓。到时候臣再陪陛下走上一趟。”

“好,朕拭目以待。”

李二嫂的丈夫在雪灾来临,房屋倒塌的时候,为了救他们娘俩,被压死在屋中。这一对孤儿寡母凭着坚强的意志一路随着灾民大军来到京城,幸运的得到了朝廷的救济。

但李二嫂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朝廷不可能一直养着灾民,等天气好转后还是要遣返原籍的。

按照以往的经验,大多数灾民不是在回原籍的路上饿死,就是到了原籍后没有谋生手段,最终还是得死。

李二嫂都作好了将孩子卖到大户人家的准备,她的想法很简单,孩子去大户人家当下人,最起码还可以苟且的活着,而自己,死就死了。

没想到的是,西山煤厂招工,自己这个没有了丈夫的寡妇,不但得到了一份在厂里食堂工作的机会,还分得了两室一厅的房子。

管事的还告诉自己,煤厂还有专门的托儿所,工作的时候可以把孩子放在托儿所,那里有专人看管,还管饭。

李二嫂抱着孩子,摸着屋子中的桌椅,泪流满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