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妖族归来2(1 / 2)

我在明末修仙 瑾珺 8352 字 29天前

在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上,伏羲阵法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横空出世!原本日益恶化、岌岌可危的局势终于得到了有效遏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实力恐怖至极、足以横扫一切的筑基境妖兽们此刻也被牢牢地困住,无法再对人类构成威胁。如此一来,华夏大地暂时获得了安宁与保障。

然而此时的西京早已不堪重负——城市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处处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异味;而半空中更是热闹非凡:无数身影正驾驭法宝飞速穿梭其间,忙碌地运送着生活物资以及堆积如山的排泄物。

由于西京人口过于密集,底下的沼气池设施不堪重负频繁爆裂,源源不断产生的沼气多得根本消耗不完。

此外,西京周边还环绕着规模庞大的养殖场群,但其中许多已在天地异变中损毁殆尽或离奇失踪,尽管如此幸存下来的数量仍然相当可观。

当初,王宁出于让老百姓能够吃到物美价廉肉食的考虑,大规模兴建起这些养殖场,尤其着重发展养猪产业,并将其遍布整个中原地区。未曾想时过境迁如今却演变成了散发阵阵恶臭的源头所在。

再加上数千万民众蜂拥而至使得本就狭小局促的西京愈发显得拥挤不堪……

负责处理这些问题的人是孙传庭和王胤昌。由于曾经成功地安置过怀庆府的百姓,王胤昌被视为得力助手,并在此次行动中担任主力军。

"孙阁老啊,之前制定好的计划是否能够启动呢?现在所有的百姓都聚集在这里,我们的修士简直变成了清理粪便的工人!"王胤昌心急如焚地说道。

将近两千万人口拥挤在这个地方,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惊人至极。再加上这里只是一个临时的安置点,各类卫生设备严重短缺,结果整个区域到处都是屎尿横流、恶臭熏天。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孙传庭等人不得不动用了修士们的力量。然而,这却引起了宁安学院学生们的强烈不满。

他们身为修士,本应专注于修行之道,如今却被迫去倾倒粪便,心中自然感到十分委屈。

孙传庭自己也是无可奈何,并非他不想启动原有的计划,实在是其他城池纷纷找借口推脱,故意拖延不肯接收这些百姓。

其中最为直白的当属贺人龙,他甚至毫不掩饰地表示无法忍受那股难闻的臭味。面对这样的局面,孙传庭感到既气愤又无奈。

“老王啊,我实在无能为力呀!你又不是不清楚,那些个将领们,哪一个不是和陛下称兄道弟、情同手足的?毫不夸张地讲,他们跟陛下的关系可比我还要亲密呢。”孙传庭无奈地摊开双手说道。

此时的王胤昌已今非昔比,从前的他一心只求自保,对大明王朝漠不关心,得过且过。然而如今,他却将整个华夏视为自己拼搏奋斗的理想所在,凡事皆以公正之心为重,不再像以往那样和稀泥。一旦发现有不妥之处,便会毫不客气地出言反驳。

“问题在于陛下并未下达明确指令,所以这些人才会选择拖延行事。”孙传庭心里自然明白其中缘由。实际上,这些人并非完全不做事,只是故意拖沓而已。目前八大阵基城池正在加紧建设房屋。

“这些人难道就不怕触怒陛下吗?这里可是皇城啊,住的可都是达官显贵、皇亲国戚!”王胤昌心中暗自思忖道,但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正当王胤昌还想着如何再争取一下时,一个清脆而略带恼怒的声音骤然响起:“王胤昌,你到底能不能行?”

原来,一旁的王子怡早已按捺不住性子,若不是有亚伯在旁苦苦相劝,恐怕连孙传庭那花白的胡须都难以保全。

“公主殿下息怒,微臣正在想办法处理呢。”王胤昌一边陪着笑解释,一边不停地向孙传庭递眼色,满心期待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能在关键时刻拉自己一把。

然而,对于王子怡的个性,王胤昌心里还是有点数的——毕竟是看着她长大的,昔日在宁安庄时,这位小公主便宛如恶魔般让人头疼不已。

至于孙传庭,向来对其敬而远之,此时此刻又怎会愿意施以援手?

“孙阁老,您意下如何呢?”

面对王子怡的质问,孙传庭沉默不语,王胤昌发飙了。

别看王子怡年纪轻轻,宛如初绽之花,但千万不可轻视于她。若不慎惹怒这位千金大小姐,则后果难以预料。毕竟在其背后,屹立着数位权势滔天、威震朝野之人物。

首当其冲者乃王蝶儿也,自幼便悉心呵护、抚养长大;次者名曰林小云,虽未常伴左右,却与之志趣相投;三者名唤王有容,外表冷峻,实则对王子怡关怀备至。

“殿下,非老夫不愿为之,实乃那些武将.....”

王子怡柳眉倒竖,娇叱道:“何人如此大胆?速速告知本殿,吾自当前往讨教!”

孙传庭嘴唇微颤,终是叹息一声:“那些镇守八城之徒皆不肯应允。”

“哦?莫非便是驻守八城之人?”王子怡面露愠色,王有容身影如鬼魅般悄然浮现,须臾间又杳无踪迹。

“孙阁老此计甚妙啊,想必不多时,那帮家伙便会乖乖收容百姓。”

“嘿嘿!这是他们自找的,戏演得不错,以后多多配合。”

孙传庭喜形于色,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眼下正值战乱之秋,王宁麾下那帮骄横跋扈的将士着实难以驾驭。

更为棘手的是,如今华夏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没问题,孙阁老,既然当前最棘手的难题已经迎刃而解,是否应当加速建房进程呢?”

“的确应该抓紧时间建造房屋,但数量无需过多。毕竟城池内的生活异常艰难,农业生产仍然至关重要。天地剧变方才拉开序幕,何时终结仍遥不可及。当务之急乃是确保粮食供应充足。”孙传庭双眉紧蹙,忧心忡忡地说道。

自天地巨变以来,帝落便销声匿迹,里面的人也音讯全无。粮食资源骤然紧张起来。往昔有帝落作为坚实后盾,华夏从不曾担忧粮荒之事;然而此刻失去了这一支持,形势瞬间变得严峻无比。

“现今播种粮食可行否?依我之见,历经天地巨变后,气温似有显著升高,兴许能够播种第二季作物。”王胤昌毕竟是首位归降王宁之人,曾在宁安庄任职,对农事颇为了解。

“找懂农事的人问问,要是能来得及,多出来的几十个大小湖泊就是接下来要开垦的地方。”

孙传庭也不是那种迂腐之人,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等,王宁还在渡劫,就算知道了情况,也很难做出决定。

“我立刻就去办。”

……

嵩山脚下,狄烨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尽管队伍仍在艰难前行,众人皆疲惫不堪,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

特别是那些孩子们,仿佛一颗颗被浸润过的绿豆,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茁壮成长。他们的智慧如同春雨滋润后的春笋般节节拔高。

狄青谨慎地守护在一旁,目光不停地扫视着这群孩子。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孩子已今非昔比,似乎变得越发聪慧,且对知识充满渴求。

遇到问题时,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追问原因;若回答有误,他们便毫不客气地提出反驳。

狄烨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并流露出满意和欣慰之色:"确实不同以往啊!虽然文道尚未显露出其真正的力量,但它已然使人变得聪颖伶俐。假以时日,或许还能唤醒更多潜在的能力。"

此时,狄青脸上流露出一丝羞涩之意,他压低声音轻轻问道:“村正啊,实际上我一直对所谓的文道感到十分困惑呢。您能否给我讲讲到底什么是文道呀?”

听到狄青的问题后,村正挠了挠头回答道:“这个嘛……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呢,我能够感受到自己体内的气息正在逐渐变强,而且丹田处似乎还出现了一片书海一般的景象哦。那些文字就像是小蝌蚪一样不停地游来游去。”

狄青听完微微一愣,心中暗自嘀咕起来。他自己的丹田内有着灵力在流动运转,而狄烨的丹田里却有文字在游动,这听上去倒有点儿像灵力的样子。

于是他眼珠一转,出起主意来:“要不您试着把那些文字从丹田里调出来看看?”

狄烨闻言皱起眉头,苦着脸说道:“唉,我已经试过了,可根本就没办法调动它们啊!”

狄青不禁微皱起眉头,心里犯起嘀咕:难道这所谓的文道如此不堪一击吗?仅仅只是让身体变得更健壮一些,然后在丹田里形成一堆毫无用处的文字?

突然间,狄青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也许只有通过书写才能展现出文道真正的力量吧。村正,不如这样,我去帮您找些笔墨过来,您亲自试试看如何?毕竟无法直接调出文字的话,说不定写出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再说了,很多符咒不都是靠绘制而成的么?”

狄烨觉得狄青说得颇有道理,心想或许只有通过亲手书写,才能找到开启文道之门的正确方式吧。

没过多久狄青便折返而归,只见其手中拿着一支略显陈旧破败的毛笔和一张褶皱不堪的宣纸。

狄烨接过笔墨后,便开始仔细地研磨起来,并将纸张缓缓铺开。在这个过程中,狄烨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态度极其端正严谨,仿佛正在完成一件至关重要的任务一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