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鬼神夺走了你的魂魄!(4K章节)(2 / 2)

莫非……

他们已经不敢想了。

“朕是何人?”李世民冷声一笑:“朕的身份很多,朕做过皇帝、秦王、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雍州牧、凉州总管、上柱国……哦,还有天可汗……”

“但朕最喜欢的身份,还是天策上将!”

“啊……”边令诚双腿一软,跪在地上。

如此神迹显现之下,潼关内只要是听到李世民话语的士兵,尽皆拿起兵刃,向光华处涌来。

陌刀手们在边令诚跪下之后,对视一眼,纷纷拜倒在地上。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还在发愣的高仙芝手下也跟着跪在地上,跟着他们的将军一齐喊太宗皇帝万胜。

“以朕的名义,给那李老三传句话。”李世民看向边令诚,口中斥道:“鬼神夺走了你的魂魄!高仙芝、封常清乃是国之柱石,你竟敢毁汝擎天柱!劝你洗好脖子等着朕,在大明宫等好了!”

李隆基在一旁补充道:“冠冕必须给你拽掉!旒珠都给你薅一地!”

边令诚哪里会想到自己居然能捡一条命,他已经在心里想好了,回去之后一定要添油加醋地把这边的事情上报!太宗陛下又如何?他可不信按照今上的性子,能够容许上面有一位活着的太宗骑在他头上发号施令指点江山。

但面上肯定不能表露出来,边令诚伏在地上两股战战,做出一副任凭处置的模样。

李世民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边令诚,他当然知道边令诚回去之后会添油加醋。

他并没有在意,而是下令给高仙芝与封常清松绑。

“委屈二位将军,”李世民温声抚慰道,“朕那不肖子孙行事乖张,这件事定会给二位一个交代!”

二将刚刚起身又扑通一声跪下,对视一眼尽皆泪流满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末将等丧师辱国,只得避战坚守,本就应当军法从事……”

“此非战之罪也,二位将军不必如此。”李世民示意二人起来,“况秦穆公尚能重用孟明视,独他李三郎不能乎?”

说着,他伸腿踹了李小三一脚。

李小三龇牙咧嘴,一句话都不敢说。

“不孝子孙,惹出这么档子事儿。”李世民啐了李隆基一口,“还得朕来给你擦屁股?”

李隆基委屈巴巴蹲在地上,瞅瞅李世民张张嘴啥也没说出来。

凭心而论,正所谓旁观者清,他也明白老年的自己的确太他妈孙子了。

想想都觉得拳头硬了,军心不定擅杀大将,他怎么敢的啊!

“太爷爷教训的是,三郎有罪!”李隆基还是十分识时务的,现在是形式比人强,再说给太爷爷低头认错,不丢人。

“你的事,一会再说!”李世民瞪了他一眼,对高、封二将说道:“二卿久历战阵,当知叛军之势,不若到行辕一叙,与朕仔细说来。”

二将立刻应允:“诺!”

……

唯恐夜长梦多的边令诚趁着夜色,悄悄带着几个亲随溜回长安。李世民也不甚在意,反正这边令诚跑得再快也没有贤弟快。

听完封常清的叙说之后,李世民沉吟片刻,开口问道:“潼关之中粮草可足备?”

“足够大军支应一年有余。”高仙芝立刻回答道:“在臣撤回潼关之时,将陕郡粮秣能带走的全带到了潼关。”

李世民抬眼瞧了一眼李清,李清知道他什么意思,便笑着说道:“他们说的应当不差,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在他们被处斩之后,接替他们的是大将哥舒翰,他同样采取了固守的策略,一直守到天宝十五年六月都没什么问题。看他的意思,其实还能再守下去,并未抱怨过粮草不足之事。”

“只可惜哥舒翰得罪了杨国忠,在杨国忠的煽动之下,李隆基催促哥舒翰出兵主动进攻叛军。”

“后来呢?”高仙芝一刻也没有为自己的“死亡”哀悼,连忙问道。

李清不由得叹息一声:“哥舒翰知道不能违抗李隆基的命令,于六月四日率军二十万掩面恸哭着走出潼关,最终惨遭大败,二十万人只剩下八千人,哥舒翰本人被火拔归仁绑到洛阳。”

“什么?!”原本正坐的封常清霍地起身,不可置信地大声道:“郭子仪、李光弼就在河北,安禄山在河北并不得人心,只要河北经略成功,叛军便如无根之萍,届时哥舒翰在潼关,郭、李二将在河北,两面夹击之下,叛军必然失败!”

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朝廷竟然昏聩至此。

“奸贼误国!奸贼误国啊!”高仙芝泪流满面,痛声骂道:“杨国忠以一己之私,视二十万大军生命如儿戏,这岂是人之所为!”

封常清悲愤至极,用头砰砰地撞击着墙壁。明明优势在朝廷这一方,只需要固守便可以平定的叛乱,为何会到了此等糜烂的地步?

一旁的高力士仿佛被抽去骨头一般,软倒在地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三郎啊,三郎!为何不听忠言,反倒是总去信重小人!若是李林甫那等虽是小人,却有能力的人还好。可那杨国忠是什么虫豸?他有那个能力吗?

“哥舒翰失败之后,李隆基丢下长安百万军民,连夜逃亡蜀中。”李清怜悯地看了一眼红温的李世民,“这就是大唐的国都第一陷,天子第一逃。”

看着李世民攥紧的拳头,李清赶紧安慰道:“李哥你也别急着生气,后面国都还要陷落五次,天子还要逃亡八次呢,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来自李世民的暴怒值+5000

“有能臣而不能善用,却要听信小人之言!”李世民勃然大怒,双目充血地看着一旁缩头缩脑的青年李隆基。

李小三见机不对,十分没有骨气地立刻跪下大声求饶道:“太爷爷,您别看我啊,那是李隆基那老贼干的昏庸事,和孙儿没关系啊!”

李清差点没被李小三逗笑,好家伙你小子但凡有一点节操,也不至于一点节操都没有啊。

“既然如此,那二卿暂且固守潼关。”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小三,对二将说道:“待我去长安先收拾掉那个祸害,然后再来潼关与二卿会合,平灭叛军!”

“诺!”高仙芝与封常清抱拳应道。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