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并州新刺史陈放(1 / 2)

“隋国没有贪官污吏?”

“禀仙师君王,有是有,地方上不等御史台弹劾,刺史府就把人拿下,有些直接被砍了头。”

“那刺史府呢?”

“刺史都打了鸡血,还服用过果实,府内没有人敢乱来,还巴望上刺史大人的推荐名单。”

陈放有些唉声叹气。

“陈爱卿,这是好事情,叹什么气。不过本王告诉你,其中一个方面,御史台需要好好查查。”

陈放一听,顿时来了劲。

“仙师君王,哪方面?”

“朝廷地方官员,家族均有人从商,可有利用职权,从中牟利者?”

陈放又泄气了。

“禀仙师君王,朝廷除了专管的盐铁,现在增加了煤炭,其余商业按规定纳税即可。”

是哦!这个时代公共投资少,皇宫没有大兴土木,就少了一大截,眼前只有雍州准备修筑的一千五百里道路。

“可有偷逃税款者?”

陈放无奈摇了摇头,说道:

“禀仙师君王,贾大人执掌司徒府,谁敢偷逃,那是官路财路两断绝。”

没发觉陈放说话还很直接,意思是贾绪很得宠信。

“贾大人家族,难道没有?”

“仙师君王,贾大人生意都懒得做了,家产分掉了,现在唯一的生意就是买店铺、收房租,一心等着跟随仙师君王去仙界。”

贾绪竟然热衷于搞房地产,不过这是低级形式,待以后砖瓦水泥产量上去了,倒是可以在长安城外,选择一小片开发试试。城外东南方向,横贯驰道、章台街和杜门大道三条大路,出长安城交通方便,可打通商洛道,连接荆州一带,最值得一试。

“陈爱卿,贪官污吏自当法办,任上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的庸官,该降级的降级,该免职的免职,朝廷的税赋不能养闲官。”

陈放脸色微微一红,本王可没有御史台是闲官的意思。

“御史台的存在,就是要让官员们努力向上,不懈怠,随时接受监督。御史台官员,也应该不断接受新知识,与时俱进,好的官员要明白他们哪里好,不好的官员要明白他们到底哪里不好。譬如刘徽院长,为什么凭借他的数学知识,就能得到本王重用,因为科学技术尤其重要,御史台可以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陈放告辞离开,也不知道他听明白没有,或许本王表达的不够明确,就是让他们多学习,尤其是陈放。

无论中央朝廷官员,还是地方官员,俸禄都不低。

长安城普通四口之家,满打满算,一年的用度十二两银子左右。最低的小吏从九品,基本的年俸大约五十两银子,其余差役、没品级的官府人员,一年的俸禄不低于十五两,一人就能养活全家。地方各县官员的品级,与辖境人口数有关,同样是县令,品级高的正六品,年俸五百两,品级低的从七品,年俸两百两。户籍登记人口超过十二万,就有希望改县为郡,成为最低从四品的郡守,年俸一千五百两。

古代的税赋和人口挂钩,官员的品级同样和人口挂钩,冀州、兖州和青州,处于平原地带,县城林立,就是这个道理。

闲话不多说,今晚总算忙碌完了,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认真斟酌。

开春后,王延文的大军将进攻蓟城,军事计划自有尚崇允的司马府,本王到时候听从调遣,最多去充当打手,攻破城门。

王延文只是暂代并州刺史,新的刺史人选是一个难题,必须获得本王认可。

陈放、刘石庵,贾绪和尚崇允商议后,推选出来的备选人,本王心里更看重刘渊。

司空府三位司直之中,刘石庵最年轻,接受新事物快,不抱陈守旧,缺点是太偏文,没有军队待过的经验。陈放有军队经验,人也忠心,就是性格直了一些,怕他被属下糊弄。刘渊各方面都符合,只是在中央朝廷待的时间太短,现在就放回他的大本营并州,太早了一些。

思前想后,打算让陈放试试,并州毗邻幽冀,陈放做过郡尉,其后在司马府待过,御史台大夫任上,也做了一段时间,完全可以一试。人是成长的,没有人天生就会,我做君王,也在慢慢摸索之中。

凉州的赏赐名单,只有六人,一位郡守五位县令,酒泉郡守马化宇,表氏县令马立聃和删丹县令周大慎,这三人本王熟悉,其中马化宇和马立聃已经获得仙果赏赐。删丹县接收武威郡移民,人口超过两万,周大慎县令升至正七品。其余县令都是从七品,县域人口不超过两万人,凉州处于人口恢复期,经济发展起来困难不少。

渝州的赏赐名单,只有五人,其中两位是擅长造船的工匠。李特在公文中提及,江州造船和水运得天独厚,大船的船体,换算过来,大约有五六十米长;水运可至夷陵、荆州,返程最多半载。有些疑惑,或许近古世界没有三峡之险,一定要去实地看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