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迷人的卓文君(1 / 2)

“三百万斤酒是超级大单,本王只能支付三十万石大米,文君酒坊愿意的话,此事可成,你去跑一趟问问。”

大米折价无论如何不可能答应,牵一发动全身,此举会冲击益州粮价,本王没有砍价已经给足面子,卓文君是一位聪明干练的娇俏寡妇,应该知道如何取舍。刘小唐匆匆离去,来到花厅耐心等候,眼前浮现卓文君冬天时的模样,夏季的锦城,她又会如何穿戴?

女佣拿来一叠报纸,“锦城旦报”,比“长安休沐报”进了一大步,是每天发行的报纸,A2大小两张纸。“文君酒坊-桂宫特供”,醒目的红色大字标题,有四个品类,琼浆玉液500文、文人雅士100文、酒逢知己50文以及阖家富足30文。读完文章总算看明白了,与贾子笛总管大人合作,注重的是噱头,合作的品类只有琼浆玉液,精明的子笛被摆了一道。想想其实有道理,价格便宜的酒,运费成本都是一大笔支出,怎么可能竞争得过长安本地酒。本王也被摆了一道,刘小唐没有商业头脑,只适合跑腿使唤,50文是市场价。

君无戏言,哑巴亏吃定了,采购完这单必须降价。哎!只能怪自己,心中光想着卓文君的姿色,脑子少转了好几圈。继续浏览锦城旦报,每天都有司徒府锦城金银兑换比例,最新1兑27,上涨速度算平稳,五个月时间涨了不到一成。赵诞听话没有乱来,不能被谯家牵着鼻子走,暴涨暴跌都不是好事情。1兑50当然很好,国库的财富瞬间暴涨,潜意识清楚不是好事;朝廷建立起信用,发行金票就是财富,国库的金砖只是压舱石。

锦城旦报内容驳杂,有涉及冀州战事,肯定不可能是新闻,是分析直属军动向,下一步会收复哪里。毫无悬念以讨论田佐部为主,“骠骑将军田佐,何时能收复荆州之地?”,引申出南安、僰道、江阳和江州的重要性,为此展开水运业、造船业的阐述,极有可能是益州刺史府的授意,不知道是否出自谯正的手笔。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篇讲述卓文君的文章,信誓旦旦表示,卓王孙会将家业交给卓文君打理,谁做了上门赘婿,谁就能一辈子富贵,这篇文章归在趣闻轶事栏目。

一个判案的例子引起本王的注意,关于妾的赎回,事情发生在锦城。

男子杜某一妻三妾,妻无出、妾亦无出,其中一位妾汤氏的娘家人,日子变好以后,讼杜某育无能,请求赎回女儿汤氏,开天辟地第一例!案子最后到了蜀郡郡守刘贺手中,判决允许原价赎回,理由很直白,无出者耽误人口繁衍,有罪,男子杜某占主因,故而妾有去的自由。

细细想来,事情既荒唐又正常,益州粮食充足后,280万人口显得太少,女人是社会的重要资源,岂能任由育无能者无效占有。女子回到娘家,能嫁给普通人家为妻,或富裕人家做妾,还能自己谋生计,给娘家增添财富。妾在前朝能够互送,贞洁观念存在于出嫁前,失贞之人几乎不可能成为正妻,寡妇是另外一回事。守寡行为,是蓝星宋朝礼制推出来的糟粕,此前压根不盛行;唐代以前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岂会让女人活活守寡,不合法理。

屋外传来声音,感知中不止一人。

“奴家卓文君拜见仙师君王!”

“进来吧。”

内心还在小激动,卓文君已迈入花厅,眼前顿时一亮,相比冬天时的遮掩,旗袍裹身的卓文君,曼妙的身姿袅袅婷婷。施完福礼,卓文君于下首椅子上坐下,直腰挺胸展现她的美好,既成熟又青涩,柔情似水的眼睛,透着几分调皮。在蓝星的世界,她还是刚满十八岁的大孩子,古代的女子真的很早熟,韵味独特。

一时怔怔,算得上半熟人,不知如何开口。

“木公子、仙师君王,喜欢奴家怎么称呼你?”

“喜欢奴家”似乎是疑问句,在“怎么称呼你”之间故意停顿,促狭的表情出卖她的心思。

“卓小姐酒坊做的好,本王有兴致凑个热闹,不知有何优惠?”

“文君冒昧,生意上可否称呼木公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