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又一次的出发(1 / 2)

名义君王好过做实际君王,隋国大方向只要没有错,安安心心做一名旁观者。

心中一块大石落下,心情大好,与大臣们天南海北闲聊。权守纪内心翻腾着,最后踏实下来,估计彻底想明白了。

仙师君王没有消失,现在和过去相比,并没有显着的变化;变化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譬如现在。

“权总统、尚司马、简署长,隋国是全体国民的隋国,军队的性质要重新定义。”

“直属军负责对外、以及国内的叛乱,州兵和郡兵负责州郡社会秩序,都属于隋国国民的军队,应该完善军队的律法,本王的建言供诸位参考。”

提出建言后,不再深入探讨,各衙署机构随后考虑的事情,本王只议政不参政。

“刘司直、苏司直,大隋近1300县,每县能否兴办一所免费学堂,至少供500孩童就读,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大隋学龄男女孩童至少400万,免费读三年,朝廷和州郡都没有这么多钱,100万或许有希望,问题扔出来供大臣们思考。

“官营与民营之间,如何保持平衡,如何杜绝官营中可能存在的腐败?”

煤炭、冶铁、三大造船厂、学堂、科学院等,存在大量官营机构;新出现的供水供暖商司,将来还会产生更多类似的商司。

随着经济繁荣,大隋的税赋在增加,支出同样在增加。比如三大造船厂,现阶段投入大,短期内不能盈利,涉及军用必须搞好,将来如何向民用转化。

议政容易理政难,以现代眼光看待古代,填饱肚子后,社会问题没有变少反而变多了,人的需求在不断膨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亘古不变的真理,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

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就要懂得急流勇退,现在正当时,人望得而复失,再想获得难上加难。

大隋存在的问题不敢提的太多,害怕打击臣子们的积极性,需要时间去消化,打好地基才能建成高楼。

“设置总统府的事,尽快在《朝廷休沐报》刊登,本王会给各州刺史府、骠骑将军们解释,仙师君王只是国家的象征,实际管理权由总统府掌控。”

御史台大夫由谭云闿接任,大臣们都在场,算是确定了下来。

唤来宋子轩、周强,桂宫北院留下一百禁卫,其余移交给权守纪,提前给两人打过招呼,按命令执行即可。南院女佣人数少,全部搬到北院,卓文君自会处理。

南北两院间留有一道门,北院在其它三面都有门,兴建居民区的时候新开的。

从上午到黄昏前,移交可谓雷厉风行,总统府形式上已经生效。至于什么时候实际生效,权守纪总应该做些什么,贾绪和尚崇允肯定支持他,否则随便他俩谁来干。

对于贾绪和尚崇允,同样存在移交权力的问题,最多两三年时间,若找不到合适的人,那就老老实实待在近古世界。

桂宫南院的总统府,占地大约60万平方,北院划出去部份庭园,剩下还有四十万平方,东西1200米,南北300来米,庭园不到四十处。

若不是待在近古世界时间不多,宁愿搬到交州珠崖郡或儋耳郡,大隋的偏远之地,蓝星的海南岛,将来还能继续向南开疆拓土。

卸下治国理政的重任,日子悠哉乐哉,贾绪和尚崇允不时来坐坐,长安城没什么大变化,一切按部就班。

贾、尚二人将仙师君王玺印交还于本王,最后一道诏令任命权守纪为总统,七大衙署机构盖上印章,自此以后朝廷诏令使用总统府玺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