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就坐不住了?(2 / 2)

而byd、埃安、蔚来、理想、小鹏等新能源车企,依然决定再观望一阵。

其中byd当年是坚决反对换电模式的,更是坚持要有自己的完整产业链,有自己的电池厂。

如果和大唐重工合作,意味着他们将对集团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放弃全产业链和电池厂。

单凭一场发布会,和一时之间的销量火爆,肯定还不足以让他们做出这个决定。

何况他们目前主要发力的领域,是油电混动,一辆车的电池成本其实并不高。

最后,如果以后只卖裸车,不能在电池上做文章,那利润空间也将大幅度缩小……

这也是埃安、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不约而同,选择先观望的原因。

在归真正式交付,用户对换电模式接受度还是个未知数之前,事情的紧迫性,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

大唐重工,董事长办公室内。

康驰正在听着张晴的工作汇报,宁德时代的曾宇清突然打了个电话过来说道:

“康总,刚刚特斯拉的大华区负责人安尼尔和我通过电话,表示想采购我们的钠电池。”

“哦?”康驰不禁有些意外地说道,“他们这么快就坐不住了?”

“嗯,估计是刚和lg签的三年订单让他们比较被动,如果我们同意给他们供货,才好想办法放lg鸽子吧……”

“那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宁德时代现在只是代工厂,要买电池找你们大唐重工。”曾宇清笑着说道,

“他听后本来只是有点犹豫的,但我又补充说大唐重工只卖换电电池,然后他那边就没下文了,估计他们的大老板还是坚持超充战略,不想这么快倒戈换电模式。”

“嗯,没事,先不用管他们。”康驰无所谓地说道,

“现在的钠电池产能有限,给我们自己用都不太够,更别说过两天华国重汽这几个大户还要来,他们就算想通了,短期内估计也没电池给他们。”

听到华国重汽他们准备和大唐重工接触,曾宇清倒也并不意外,毕竟做了这么久的电池,他对于这些客户需求和心理的把握能力比康驰还强。

不过这些重卡可是电池的需求大户,他们这么快就开始入场,倒是给了宁德时代不小的压力。

在向康驰承诺三个月内,带领整个锂电池产业链完成向钠电池的产业转型后,曾宇清便挂断了电话。

这边的康驰,则继续和张晴讨论他们现在遇到的问题。

和电池一样,主要还是产能问题。

日销就有4.6万,月销量都有点不知道怎么估了。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销量肯定会降下来,但月销量哪怕保守估计,也肯定是首日销量的三倍以上。

这么大的订单,无论是齐瑞汽车的车身生产线,还是大唐重工的电机生产线,都有点吃不消了。

车身倒还好,齐瑞毕竟是老牌大厂了,生产线那么多,他们自己会办法去解决产能。

但大唐重工的电机,不是说扩产就能立马扩产的。

经过将近一年的迅猛发展,大唐重工的员工已经快接近三万了,光是厂房就有点不够用了。

不过好在,康驰家下面的那座山,已经被军方的工程队给挖空了,现在就等着他过去验收。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