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涡扇-30测试!(2 / 2)

收尾步骤结束后没多久,严辉就把刚打印出来的数据资料递给康驰。

“大家休息十分钟,然后准备第二轮测试。”

“好的。”

虽然康驰说的是休息十分钟,但大家此刻哪里还有什么心思休息,纷纷开始激烈地讨论起了刚刚的测试。

池金亮作为运20的发动机设计主管,更是忍不住直接凑到康驰面前问道:“在大涵道发动机上用上了加力燃烧室技术,你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而且这款发动机的长度看着连7米都不到……怎么看也不像是有加力燃烧室的发动机吧。”

董俊也忍不住加了一句:“你确定这是大涵道比发动机?”

康驰笑了笑,直接抽出一张发动机的设计图:“涵道比6:1,绝对是大涵道发动机。”

“长度七米不到,那是因为我把加力燃烧室前移到了内涵道燃烧室的区间,说白了这就是个有两个燃烧室的涡喷设计。”

两人听后顿时就惊呆了。

把加力燃烧室前移到内涵道燃烧室的区间?!

这不是把内涵道架在火上烤么?!

“这……你这发动机的设计使用寿命……有几个小时?”

“两万。”

“这不可能!”池金亮立即惊叫道,“你这内涵道绝对撑不过一千,不……一百个小时就得报废!”

因为一时激动,他连音量都没控制住,顿时把所有人的焦点都吸引了过来。

面对这个质疑,康驰只是面不改色的又抽出一沓资料:“你怎么知道撑不过一百个小时?要不先看看这个?”

【一种由Al203,ZrO3、C-BN、Si3N4、Sic等材料组成的耐高温、高强度、耐腐蚀的全新结构陶瓷材料——PG01】

看到这个标题后,池金亮的表情顿时愣了愣,然后连忙仔细看了下去,随后拿着文件的手都开始颤抖了起来……

密度1.06g/cm3,

抗拉强度300kgf/mm2,

断裂韧度达600kgf/mm

最高耐受温度4600℃,

……

看着这些完全碾压现有航空发动机材料的数据,有些数据甚至直接翻了个倍,池金亮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

这怎么可能!!?

可是……

事实似乎就摆在面前。

不然怎么可能在不超过七米的发动机上,加上加力燃烧室?

如果没有加力燃烧室,包含外壳直径才4.4米的发动机,又怎么可能爆发出五十吨的推力?

所以康驰这款发动机,最亮眼的地方,其实还不是这台发动机本身,

而是这种完全打破了发动机发展瓶颈的材料!

这特么的,

到底是什么怪物?

池金亮呆呆地把资料还给了康驰,然后默默走到了角落,找了张椅子坐了下去,

此时此刻,他只想静静……

见池金亮被康驰打击得竟然都快自闭了,董俊也不禁也深感无力。

但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问题。

五十吨推力,是在开启了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达到的,

而这个状态下的发动机,虽然推力大,但是非常耗油,所以不可能一直开启。

不然航程急剧下滑,就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了。

也正是因为油耗的问题,所以从第四代战机开始,涡喷发动机基本就已经被淘汰了。

“如果关闭了加力燃烧室,它在巡航的情况下,推力能有多大?”

哥们的问题角度很刁钻嘛。

康驰略显神秘地笑着回答道:“别急,测试不是还没结束嘛。”

他当然知道董俊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如果关闭加力燃烧室后推力不够,飞机的巡航速度就会很慢,如果想提高巡航速度,就得把发动机的功率拉高,这同样也会很耗油。

因此从四个发动机换成两个,有可能变成小马拉大车,说不定航程反而变低了。

这样提高的最大推力,虽然也能提高载重量,降低起飞距离,但局限性同样很强。

这时候可变涵道比,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了。

见康驰有点卖弄玄虚的样子,董俊好按捺住内心的好奇,静静地等待着下一次的测试。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第二次测试前的准备工作终于完成了。

“各部门就位,准备开始第一轮测试第8个项目,变涵道巡航测试!”

变……变涵道!?

董俊顿时瞪大了眼睛。

在刚刚的讨论中,沈首长和吕首长都只是在旁边,静静地听着他们进行技术探讨,这种技术上的问题,他们既插不上话,也没必要插。

反正通过能听懂的只言片语,也能大概了解到情况。

但当听到康驰报出的这轮测试的名字后,两位大佬再也淡定不起来了。

“变涵道……你这发动机……还能变涵道!!?”

沈首长虽然在尽力保持稳重,但有些颤抖的声音却怎么也掩盖不了他此时内心的激动和震惊。

一直以来,变涵道技术都只存在于理论上,目前全世界都没听说有谁,能把这种发动机给造出来。

但康驰突然跟他们说:咱们下个测试就是变涵道。

这惊喜,也太大了点吧?

或者只是开个玩笑?

“没错,涡扇-30实际上是6-10涵道比的变涵发动机!”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