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死循环(2 / 2)

如果你能提出一个从来没有人提出来的猜想,并最终被人证明是对的。

拿起最上面的那张草稿,看着上面前段时间抽空的时候写下的几行字:

两个自旋不论相距多远,只要a·b≠0(不正交),它们在a和b上投影测量结果就是关联的,双方都测z(或x)方向自旋,q(z,z)=-1=q(x,x),当测量的两个方向相垂直,则关联函数为0……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张张写满算式的草稿纸,有的被他随手扔在地上,有的则被他贴在了白板上。

但实际上,在被观测的那一刻,量子自旋方向的随机性就结束了,它已经塌缩到一个本征态,此后再次进行相同的观测,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但因为量子的自旋方向是真随机的,甲根本无法控制量子自旋是上是下,所以通过观测,传递的消息无效。

或许有人说,开脑洞谁不会啊?

这种数据的不确定性,就是量子纠缠原理。

说要真正意义上的量子通信,就不得不提目前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的伪·量子通信了。

他和任舟的想法其实有些不谋而合,电磁波通讯肯定是不够安全的,他必须寻找到一片新的森林,就目前来说,康驰认为最有可能的,其实还是真正意义上的量子通讯。

而康驰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找到这个死循环的理论漏洞。

哪怕增加互相携带的纠缠量子数量,结果也是一样的,甚至因为看一次就坍缩了,双方甚至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先测量的,到底是谁想给谁传递信息。

在没有观测之前,两个量子的自旋方向都是随机的,处于向上自旋和向下自旋的叠加态,但如果对量子a观测,它会瞬间完成坍缩,变成固定向下或者固定向上自旋。

而且如果观测到量子a的自旋方向是向上,那量子b的自旋方向也会同时坍缩成向下。

短暂地思索回忆了片刻后,康驰便开始顺着往下写了下去,并且一写就是一上午。

这有点像在玩一二三木头人,而且那个观测者,还具有美杜莎的石化效果,玩一次就把人变成雕像了……

其实现在的量子通信,只能说是量子保密通信,这个技术华国目前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了。

以前的物理学都是通过实验观察现象,总结结论,但当宏观世界的规律总结得差不多,进入微观世界后,逐渐就变成了通过猜想,寻找现象证实。

原来成为科学家这么容易!

事实上,确实就是这么容易。

而思想实验的成本也很低,高能物理需要花几百亿造粒子对撞机,但研究量子力学,一天可能只需要五个馒头!

康驰反倒希望这东西是能花钱造东西解决的。

但问题是,理论研究就是这么玄学,如果没有一个可行的理论方向,你甚至都不知道要造什么。

这就跟你要出门一样,如果连目的地和方向都没有,你怎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