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越想越上头!(2 / 2)

张晴先是公布了云鹤项目的营收目标。

其实本来是700万一年的,但张晴故意把这个营收目标虚报了点,让人以为他们的成本更高点,适当降低眼红值。

“根据云鹤的货运版10吨载重、乘用版30人荷载来计算,满载营收能力就是30元/km,当然,考虑到不满载、有儿童半价票之类的情况,可能需要打个折,我们就算20元/km。”

“这意味着只要一架云鹤每年能飞行60万公里,每天平均1643公里,就能达到这个营收目标。”

“而1643公里,对于云鹤的速度来说,其实就是每天5小时左右的运营时间。”

听到这里,李恩铭顿时就放心了。

张晴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只要一架云鹤每天能飞满5小时,他们就不亏!

这个创收压力,确实不算太大。

如果李恩铭知道,实际上只要他们每天飞满3小时,三年就能回本,往后就全是赚……

不知道他会有何感想。

当然,这其实都是理想状态下,实际情况肯定多少会有点出入,但不管怎么看,这个项目亏钱肯定是不会亏钱的,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而且关于飞机能不能坐满人、拉满货的问题,其实也不用有太多的考虑。

以云鹤的灵活性,他们能在茫康部署十几架,甚至上百架云鹤,也能只部署一架,

完全可以根据运输需求量,来灵活调整。

运输需求量大,每个航线就多开通几班,需求量小,就用一架云鹤,飞多条航线。

反正飞一趟,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事。

测试航线运输需求量,灵活调整航班时间,也是大宋空通设点试运行的主要目的。

其实谈到这里,大家对大宋空通公司的这个项目,已经基本了解地差不多了,所有的疑虑和担忧,都已经得到了解释。

而且张晴在最最后,又补充了一句话:“其实云鹤,和传统的交通工具并不是有你无他的绝对矛盾关系,两者其实是完全互补的。”

“我们不可能开着飞机,去沿途的每个村镇接上那么一两个乘客,所以那种乡镇短距离的路线,还是需要传统的地面交通工具来规划,县城就是个游客集散中心,至于货运就更别说了,那种像大型木材之类的物品,飞机也装不下,所以还是需要互补的。”

听完张晴的这段分析,白颖锋也觉得很有道理,终于彻底放心了。

于是激动、喜悦、兴奋……

这些情绪在这个时候,才终于开始涌上他们的心头。

而且越想越上头!

他们都有种强烈的预感,

臧区的发展,即将因为云鹤的出现,而插上腾飞的翅膀!

会议结束后,应张晴的请求,领导们又陪她去茫康客运站进行了实地调研,简单地了解了一下当地客流量的具体情况。

茫康客运站非常小,大部分班车都是早上八点就出发了,剩下的就是两趟中午12点的,

所以当张晴来到这里后,整个客运站孤零零地只停了两辆大巴车,旅客稀稀拉拉的也没几个。

这让茫康县的领导还挺尴尬的,

好在张晴并没有介意或者感到失望,她很清楚现在的情况和数据,只能作为初期试点规划的参考。

有了云鹤,人们的出行意愿、货物的流通量,绝对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这里很快,就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景象!

参观完茫康客运站后,时间也差不多到饭点了,

午宴安排在了当地的一家特色菜餐厅,上桌的都是什么野生菌火锅、高原鱼、炖牦牛肉、藏红花炒土豆等等。

地道正宗的高原特色菜肴,吃得大宋空通的众人大呼过瘾。

因为有市里面的领导在,白颖锋一直没找到机会,

到了饭局上,气氛开始变得没那么正式严肃后,他终于找到机会,向张晴提了个问题:

“张总,那个……我想请问一下,你们能提供包机服务吗?”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