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苏子言:李二陛下,您的前上司来了(1 / 2)

万界BOSS聊天群 云上歌 10904 字 7个月前

苏子言就很无语,他家祖宗要是能知道,怕不是得跳起来揍这位。

不过可能也是被揍了,嗐。

???

哪看出来他快要被气死了?

苏子言嘴角抽搐。

不过这个直播光幕,好像还真的是没有关的趋向。

难道真是他还有什么漏掉的?

应该没有了吧。

思考了下,继续在上面打字。

原本以为就到此结束的众人,看着苍穹之上又发生了变化,定睛一看。

宋神宗位面的一群人,有的心情复杂,有的郁闷,有的气愤,有的激动,有的高兴,有的叹息。

宋神宗这会是彻底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上去两位,两位都是他的大臣,他是该自豪的。

可,他这个帝王,好像风评有点危险啊。

王安石镇定自若的神色此时终于有了变化,他身体下意识前倾,盯着天幕,是他?

真是何其有幸啊。

“这开始讲王安石了,那这位宋神宗,会给出评价了吗?”李隆基是有些好奇的,这是他看到的第二位不明所以的皇帝了。

第一位是商朝帝辛。

这位天幕似乎偏爱他,却又似乎不那样。

按照以往来说,真要是偏爱,只会各种感叹,劝解,然后再把那些奸臣和一切阻碍都说出来。

可这位却没有,反而是说的其他的事情,令人窥不到个底。

铁木真现在接手的就算是宋,对于苏轼王安石他都是有耳闻的,只是怎么说呢,他对这些弯弯绕绕的东西不那么感兴趣。

不过王安石变法,真的是太大了。

纵观历朝历代以来,也就两位。

一位秦朝的商鞅,一位他。

而两位还都算是没有什么好下场。

但真要比好像王安石还是要好很多的,至少活的好好的。

【秦有商君,宋有王相,他们仿佛生而为变法。宋神宗为改变三冗危机,内忧外患,决定改革朝政,启用王安石,君臣此时心一致,变法很顺利。

王安石提出了富国之法:青苗法,免疫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强兵之法: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文人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来自《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资料整合)

本意在富国强军,扭转北宋的倾颓局势。

他前期也确实使得生产得到发展,国库变得充盈,军队变得更强。

可惜政策中含有的许多弊端,如青苗法,看起来是让百姓在没有收成的时候,可以由政府借贷养护,不必为了没有粮食而担忧,可实际上,强制了农民的借贷,让农民的负担变得更重。

(来自改革史资料整合)

免疫法农田水利法皆是如此,看似改善了民生,实际让本就艰难的百姓,越发艰难。还有的条例,皆是或多或少存在弊端,有的更是思虑不足。

再加上人手使用不当,又新旧党的争斗,导致上行不下效,造成了更多的负面,政党不断谏言,最终神宗妥协,导致变法失败。】

(来自《王安石传》资料整合)

王安石叹息,变法失败,先前看苏轼的时候,他就知道了。

毕竟说过。

只是现在更明白,问题在哪了。

虽然上面只简单的说了几条,确实都是重点。

他本意是想要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度,却没有考虑到农民的承受能力。

这长此以往下去,就是他的政敌们不对他出手,恐怕百姓们也要开始反抗了。

到那时,自己恐怕就是罪人。

赵顼握着扶手,很是心塞,他好像真的成昏君了,可他现在也确实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想要宋朝变好。

他要引以为戒。

“丞相,是朕错了。”不是说否定了这个变法,而是,明明想要改变局势,明明知道朝堂的问题,却没能进行管控,导致后续一系列的事。

若是他能够强硬一点,或许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王安石对着神宗行了一个大礼:“是臣错了,臣过于激进,没能认真思索这些条令中的不适之处,苏轼,欧阳修他们说的对,新法确实很多弊端,是臣着相了,臣肯请陛下,召回欧阳修、梅尧臣、曾巩他们,一起共研新法,为我大宋,开创新的一面。”

他一个人,确实考虑的不全面。

他得承认,力有不逮。

也更得承认,一人容易自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来自有说法。

赵顼惊讶了,随即又有些疑惑:“朕也有此意,只是,为何丞相不言及召回苏卿?”

“不可召回苏轼。”王安石直接摇头,“苏轼要走的路,与我们皆不同,他心怀大爱,他更被百姓需要,他是百姓的精神支柱。但臣恳请赐苏轼御前参议的资格,参与臣等之间的决议,这样能更好的让我们知道,百姓需要什么,现在的大宋究竟处在什么情况。”

王安石是真心的认为,百姓更需要苏轼。

苏轼也能更接近百姓。

但凡换了个人,就不一定能够做到这样。

尤其是,现在苏轼盛名在外,他更能深入到百姓中,了解到百姓的苦楚,看到百姓的悲痛,亦能更好的回馈他们。

赵顼并不是真的愚蠢,闻言当即就明白了,点头:“准!”

“朕立刻派八百里加急,送苏卿一道金牌,允他多地轮查,遇贪官污吏,可先处理在上报,遇天灾人祸,皆可调动周边官府,遇不平,平不平,遇祸患,斩祸患。”

除了王安石,就是欣赏苏轼的大臣,都十分震惊。

更别说是本身还不对付,甚至是和王安石一脉有仇的旧党派,就更是心惊胆跳。

这不亚于一道免死金牌啊。

真是持着它,就可以横行无忌。

·

各个时空观看的人,则是对这些策令十分惊叹。

在天幕出现相关的变法时,具体的内容就相继出现在了他们脑子里。

他们不得不说,其中很多,确实是非常精妙。

也确实,有一些,限制很大,时间久了容易引起动乱。

柴荣现在真是恨不得立刻让赵匡胤生儿子然后生孙子再生曾孙子,他想要这几位人才啊。

这一个个的,都不凡。

为什么他们就是不生活在自己的朝代呢?

好难受。

“我觉得这些策令,把其中优的提取出来,也很适合我们现在用。”曹操开口,带着思索。

刘备难得的没有呛他,而是赞同的点头:“确实,不过我们之前商量的,又达不成共识,现在这样拖着也不是个事啊。”

“你倒是会说,你怎么不说让我们东吴称霸呢?”孙权无语,直接一个白眼送过去。

曹操立马不干了:“哎,怎么能东吴,要称霸也是我盟主啊,这可是我大汉基业。”

“对,曹操你这家伙总算是说了句人话。”刘备斜睨着曹操,这家伙天天跟他作对,不过在立场上,还是很明确。

可惜,曹操却一点没给他面子:“我说的可也不是你,哼,你可跟献帝不是同一个。”

刘备:“”

靠,这狗东西还是那么可恶。

【王安石变法,是对也是不合适的。以大宋此时的情况,变法,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为大宋带来了很大的富裕和强大。

可制度的超前,和没有触及到根本问题,再加上新法的‘敛财’实质,导致基础失衡,百姓苦难,又过于急功近利求成,执行力弱,用人不当,内部还自我分裂,矛盾重重,最终以失败告终。

(来自《王安石变法》《历史重大改革》资料整合)

但,若是宋神宗坚持改革的心,能够给与王安石更多的时间,而王安石也能意识到问题,听取他人对于弊端的见解,守旧派能够不固执,跳出来看,大家齐心合力,境况未必不会被改变。

只能说,此次变法失败,时也命也。】

苏子言自己都有些感叹,历史上的重大变革,真的每一次,都很令人唏嘘。

·

苏子言笑的合不拢嘴,真的太好笑了。

大王真是日常贡献笑料给大家啊。

苏子言这边心情愉悦,一身轻松,祁家那边却是各方躁动着。

·

祁立军家。

“查到那几个小子的身份没有,还有那个苏少,是谁。”祁立军面色阴沉,他出了祁家就让人去查了,真是气死他了这次,简直是找死。

祁绍拿着手机,神色有些奇怪:“爸,那几个小子倒是查到了,都是凤阳的一流豪门,一家还好说,可是他们好几家,不太好动。”

祁立军脸更黑了,“几个全都是?”

“是,江岩瑞是江家的,孙豪是孙家的,王文是王家的,而和他们还有好几个交好的少爷,都是那个圈子的。”祁绍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实在是太意外了。

虽说一般一个圈子的人都有交集,关系就算是表面,也是会展现的过得去那种。

可绝对没有那种关系真的很好,就算是有利益牵扯,都会有很多乱七八糟的考量在里面。

但这群人就很离谱。

一个两个都是纨绔就算了,还愣是混成了家里的宝贝。

然后又因为他们,那一群豪门关系也互相之间不错,都有合作。

这都不像是竞争激烈的豪门,这简直像是在争做三好学生啊。

“都关系好?”祁立军皱眉,本就褶子深陷,此时看着更是渗人。

“是。”

祁立军面色更难看了:“那个苏少呢?”

“那个苏少应该是苏子言,只是。”祁绍顿了下,神色有些小心的看向他父亲:“他的消息,没有怎么查到,除了知道他是个学生,参加了很多比赛,很优秀外,没有其他了。”

“他家庭一点都查不到?”祁立军很是不信。

祁绍点头:“一点都查不到。”

他在收到消息的时候,也让人找了关系,可结果还是一样,背景神秘,查无此料。

“哦,对了,爸,那个苏子言最近参加了建筑设计大赛,在咱们京市举办,咱们要不要给他个教训。”

祁绍突然想起,开口问道。

他是完全没把那什么比赛放在眼里的,只是先前那群人说什么,一个比赛就是好几千万。

他调查后发现,这次的奖金,五千万。

竟然真的那么多钱。

他不知道就算了,现在知道了,就一点不想便宜了那个苏少。

祁立军狠狠的瞪着自己儿子:“你是蠢货吗?他到背景都查不到,就说明他身份很不一般,你还想收拾他?”

“啊?那我们就这样算了?”祁绍被骂懵了,他爸不是一向睚眦必报的吗?

祁立军杵着手中的拐杖,“谁说算了。”

祁绍:“”

不收拾对方,也不算了,那要怎么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