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求哀书(2 / 2)

景王到了这里,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幸亏之前皇帝赵桓逼着他们杀了死囚练哩子,所以胆子大了不少,这次没怎么丢脸。

两人返回了延福宫,并向太上皇将事情经过了。

白时中还在延福宫里陪着太上皇话等消息,见两人回来这么快,白时中下意识感觉到有些不妙。

问了之后才得知金国元帅完颜宗瀚并没有回信,也没有做任何表态,太上皇有些不知所措的求助的望向白时中:

“蒙亨,现在又当如何?”

白时中想了想,道:

“莫不如道君皇帝再写一封手谕,再让人送去,这一次言词更为谦卑些,所谓一而再再而三,如此多次表达我们的诚意,金军元帅才会有反应的。”

太上皇深以为然,当下又走到几案前,提笔写了一封手谕,再次封入金匣之中交给景王赵杞,让他跟宰相陈过庭再去一趟金营。

景王一颗心刚落到了肚子里,听还要去,嗖的一下又到了嗓子眼,顿时脸色苍白,可是他又不敢不听,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这件事很快由延福宫宦官报告了黄经国,黄经国又禀报了皇帝赵桓。

赵桓已经反复思索了这件事,虽然太上皇的求哀书对大宋的脸面实在不好看,但是倒也可以借助这件事麻痹金人,为自己后续军事部署赢得时间。

同时这也符合历史正常发展轨迹。照此发展才能进入自己预先知道的轨道,从而保证自己的后续军事部署能够准确有效的实施。

因此,他摆了摆手,对黄经国道:“先不用管,继续留心。”

黄经国忙躬身答应。

陈过庭和景王赵杞再次来到完颜宗瀚的兵营,奉上了太上皇赵佶的手谕。

这一次景王亲自将手谕送上。

这让完颜宗瀚多瞧了他几眼,从金匣中取出手谕展开一看,不由得更是高兴。

因为这封信显得更是谦卑:

“大宋太上皇致书于大金国相元帅、皇子元帅:比者遣使奉书,想已呈彻,危迫之恳,必蒙矜悯,言念和好之重,出于大德。

听从弗明,以致召衅,远烦旌旗,深所不遑,然念师徒既临城堞,城内人情惶扰异常,抚谕不定,深忧自致生事,却使不能奉承德意,敢望特加存全,早赐指挥,勿动兵马,以安人心。

所有欲约事目,一一谨即听从,便当歃血着盟,传之万世。

其为大恩,何以方此?谨再遣使求哀请命。祁寒应候,冀倍保调。不宣。白。”

这次完颜宗瀚满意了,让陈过庭两冉帐外等候,随后叫来记室,让他写一封回信。

记室提笔写好之后,完颜宗瀚看过,改了几处,然后亲笔写了,放回金匣之郑

把景王赵杞和陈过庭叫来,道:“这是本帅的回信,交给你们太上皇,并告诉你们的皇帝,按照我们的要求办,一切都好商量,否则我大军攻入城中,便血洗东京汴梁,到时可不要后悔。”

陈过庭拿着书信返回了,带着景王回到了城中,来到延福宫,向太上皇送上回信。

终于拿到了金国元帅的回信,太上皇十分高兴,同时又有些忐忑,忙取出细看。

一看之下,不禁目瞪口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