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老规矩(2 / 2)

李纲有些愕然,道:“陛下,我们为什么不在淮河组织防御,非要让他们打到江南去呢?”

所有人都不解地望着赵桓。

的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按照每一个有血性的将军的想法,那都应该坚决抵抗,绝不后撤,哪有别人没打来就先撤的。

但是他们的思路跟赵桓不一样,赵桓是来自于一千年以后,他对这场战争非常了解。

在建康二年,也就是靖炎元年的这场战斗中,金军将会从七月开始,一直持续进攻到来年开春,并且主要战斗将会发生在年底,前期的袭扰战还不是主要的,也没有波及江南。

而到十月份之后,金军大举入侵,会一直打到江南,因为当时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南宋新朝廷赵构去的,赵桓不知道金军会不会改变历史,但他只能按照历史规矩来。

跟历史上发生的情况有些不同的是,金军开始采用了蚕食的方法,向大宋边境侵袭,逐步侵占大宋领土。

对于这一招赵桓是有准备的,所以他才选了十五个城池死守,而放弃了其他广大的北部疆土。

因为他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进行阵地战,他不愿意犯当年红军第五次反围侥错误教训。

那时候李德等洋教官就是抛弃了正确的路线,强令红军死守,寸土不让,迫使军事装备和人数都明显处于劣势的红军跟优势敌军硬碰硬,结果死伤惨重。

现在大宋面临的局面也同样如此,不能硬碰硬,只能迂回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打掉敌饶一部,就像前两次对付金军一样。

在历史上,金军会在十月以后大举侵入江南,一直打到扬州,如果硬碰硬的进行抵抗,按照历史轨迹是根本挡不住的,只会白白牺牲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精锐之师。

毕竟现在的宋军虽然战斗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总体战力依旧跟女真军不是一个档次,还是不能够硬碰硬的。

这一点赵桓非常的冷静,只有先避其锋芒,等其疲惫,一而再再而三的强弩之末的时候,就是对付他们的时候。

所以赵桓摆了摆手,道:“按照朕的意思来,再了,军事方面,朕早就过,军事方面,朕乾纲独断。”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不敢再话了。

他们也知道,在这一年多的对敌作战中,赵桓的每次决定都非常正确,宋军都取得了重大胜利,他们对赵桓已经建立起了无比的崇敬,甚至崇拜。

赵桓随即对刘锜和吴玠道:“你们的左军和右军要再次对整个陕西、山西,以及汉中平原地区进行彻底清场,将私自逃回家的百姓全部劝返,要么送到城里,或者南边去。

没有路费的要给予路费,组织他们一起行进,要严格执行坚壁清野,同时对西夏的步步为营往前推进,依旧坚决执行,不可停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