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任命刘光世(2 / 2)

赵桓道:“试试吧,朕看一看这红衣大炮的威力。”

接着赵桓便徒不远处的岩体沙袋之后,王绍吩咐装填弹药并点火,随后紧张的看着,轰轰轰,十门炮先后怒吼,喷出浓烈的火焰,将一枚枚弹丸抛出了很远。

可是赵桓却皱了皱眉,因为弹丸落在了三四百步之外的地方。

十枚弹丸基本上都只打到了这个距离,赵桓从掩体出来对王绍道:“射程不够啊,这么点距离攻城,那得把炮推到城下三四百步,城上的车床弩射程够得着,咱们炮手会置于危险境地。

而且从城里冲出来的敌军,咱们的炮手可是难以招架的,这距离不安全,而且这种炮放在船上,打三四百步,不够啊。

朕看见你们命中靶子的,连一半都不到,这准头也很差,这样的火炮比投石机强不了多少,炸膛问题解决了,射程和准头还得继续提高才校”

王绍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惶恐不安的拱手道:“臣遵旨,臣会夜以继日继续突破射程和准头,尽早能够满足陛下的设计要求,并投入实战。”

“很好,你能记住朕的话就好,这红衣大炮和燧发枪,火神枪都是极其重要的热兵器,咱们一旦拥有,那就可以拥有了征服世界的能力,要加油,对了,火绳枪和燧发枪研制的怎么样了?”

“还不尽如人意,炸膛问题还没有解决,因为这两种枪枪管都比较,然后套用在红衣大炮这么粗大的炮管上用的技术,目前臣还想不到办法把它转换到燧发枪和火神枪枪管的。

如果枪管太厚,制造造出来的枪管太重,两个人都扛不动,那就没有意义。”

的确火绳枪和燧发枪枪管必须细,一个人便能操作,那才有作用,否则意义不大。

赵桓又勉励一番之后,这才回到了皇宫接着批阅奏折。

他看到了江淮战区制置使韩世忠的一份奏折,保举刘光世为江州宣抚使,令其驻守太平州和池州。

赵桓哼了一声,不过他又觉得这件事不大对劲,刘光世在真实历史上,面对金国一向畏惧,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

宋高宗赵构让他进驻前线准备迎敌,他总是找出各种理由拒不奉召,而且躲着金军。

他治军不严,手下有不少是当地的流寇叛军依附,而且虚报金额,多占军费,生活腐化,大量囤积兼并土地。

他之所以后来能混到中兴四将之一,全是因为他祖上是名门之后,早年在西夏立了些战功。

最关键的一点是他在苗刘兵变中平叛,得到了宋高宗的高度信任和赏识,才将他一路提拔,即便是他畏敌如虎却也不在意。

在即将到来的宋金大会战之中,金军攻到黄河黄州,刘光世望风而逃,带着军队跑了。

第二年完颜昌进攻楚州,宋高宗赵构让刘光世率军前去增援,结果刘光世只是派了股部队袭扰而已,导致楚州沦陷。

对这么一个长跑将军,只知道逃跑的人,韩世忠却推荐他担任重要防御之责,镇守太平州和池州,这可是长江防线重要的两处,韩世忠难道不能够胜任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