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落日宝雕弓(2 / 2)

他挥挥手,顿时上来十几个人,每人手里一把西夏良弓,仁多良辅道:“这是我质子军军械监精致之弓,都是五年以上老弓,拉力从一石到一石五不等,请贵使挑用。”

西夏质子军和大宋禁军的选拔倒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禁军选拔至少要能挽弓一石以上,西夏全面皆兵,自在马背上长大,进入质子军,至少要一石五,至于两石强弓,那是铁鹞子的标准。仁多良辅不认为这个宋国贵使能拉开一石之弓,连弓也拉不开,就是最大的笑柄。

赵构笑着看看这一溜的西夏弓,笑道:“不知良辅将军背后之弓,拉力如何?”

仁多良辅摘下背后之弓,神色庄重道:“此弓乃良辅家传,乃是两石强弓,名唤‘射月’。”

赵构点点头,西夏对一把老弓的感情,犹如子嗣亲人一般,都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这让赵构想起当初宗泽送给自己的那把宝弓,自己还起了一个当时响当当的名字“末日”。

“可否借弓一观?”赵构笑道。

仁多良辅犹豫了一下,还是双手递上,这把弓,可不是谁都能驾驭的,上面,浸透列饶鲜血,自带的煞气。

赵构双手接过,礼节,他还是懂的。入手很沉,黑色的弓身泛着亮光,透着一股子暗红色,犹如一件艺术品,弓弦很粗,看不出是什么材质,但有一股子淡淡的腥气,弥久不散,这不是普通弓箭所用的牛筋,倒像是传中的地龙筋。(鳄鱼的一种,其筋粗大且韧性,遇水不松,逢晒不缩,有少许贡品流入,是贵族的奢侈之物。)

他反复端详,这把弓,的确不凡。忽然,他左手持弓,右手引弦,腰间发力,只听“嗡”地一声轻响,已经轻松地拉开“射月”,就听下面“啊!”地一声齐呼,仁多良辅更是急忙大叫道:“贵使心!”

因为这样空拉硬弓,最容易伤损经脉,轻则经脉撕裂,重则双臂尽废,所以弓箭手的训练都是从软弓入手。

但只有一种例外,就是对自己的力量和手中硬弓的绝对掌控,才敢这么干,所谓艺高权大,就是这类人。

赵构缓缓松弓复位,笑道:“稍显软了一些。”仁多良辅急忙拉过赵构的手,看到右手手指只有一丝淡淡的痕迹,才放心地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子,弄不好,宋国贵使这双手会废掉,真要是皇帝陛下归罪下来,自己可罪过大了。

但听他自己的弓稍软,心里还是咯噔一下,自己的射月雕弓是两石,可实际上要比两石多,接近两石半,可赵构居然软,这是西夏为数不多的几把最着名的雕弓之一。可是看到赵构没有丝毫异样的表情,刚才,可是实打实把自己的宝弓拉了一个“弓开如满月”,这可做不了一点假。

“或许也就是力大而已。”仁多良辅只有这样去想。

“来人,去取我‘落日’神弓和穿云箭来。”李乾顺忽然对随身内侍道。

仁多良辅心里一惊,“射月流星下寒,落日一出尽无言。”西夏三把宝雕弓,射月排第三,流星列第二,这头把雕弓,正是李乾顺的御用雕弓“落日”,是御用,只是一直在皇帝手里代代相传,据是西夏最早的党项首领拓跋思恭所用,剿灭黄巢有功,赐姓李。后这把宝弓一直在西夏皇宫里保留下来,李元昊征战之时曾再次出山,后来就再也没有一位西夏皇帝能挽动此弓,“落日弓,穿云箭”在某种意义上讲,就代表着皇帝陛下。

而现在,李乾顺居然让宋国特使使用这落日弓和穿云箭,这位宋国特使,真是好大的面子,可是,他能拉动落日弓吗?这可是三石强弓!

不一会儿,黄门内侍总管李安顺急匆匆带着几名内侍,抬着弓匣和两袋穿云箭来到李乾顺面前,李乾顺一指台上的赵构,道:“将此弓箭给我的赵贤弟送上去。”

赵构接弓在手,慢慢将弓抽出弓匣,单看这个弓匣,已经是奢华极品,居然是白色牦牛皮蒙面,白色,是西夏皇室专属颜色,其他人是禁止使用的。雕弓在手,弓身也是白色,不过却渗透着暗紫,弓弦却有拇指粗细,朴实无华,却暗透杀气。

一箭在手,箭杆也是白色,却比一般的箭矢长两寸粗一分,连箭羽也是白色,稍微有一点淡淡的金黄,这是鹰羽。

仁多良辅作为血鹞,自然知道落日弓和穿云箭的来历。难道,西夏第一箭的传奇,要在今,由这个宋国特使来书写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