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咸平府家宴(2 / 2)

赵鼎忙前忙后,反倒是冬雪在一旁没什么事情干,干脆执壶倒酒。也侧面感受一下家家宴是什么氛围。

没想到,宴席上赵佶全然不提现在的事情,话里话外,全是赵构哥几个时候的故事,倒也让一旁的赵鼎和冬雪也难得的感受了一下这温馨的画面。

起当时和邢秉懿的婚事,赵佶笑话赵构,听邢秉懿长相俊美,当时赵构不信,夜里吃醉了酒,叫嚷着闯进帘时朝请郎邢焕的家里,一个七品官哪里敢阻挡当朝康王殿下。可当赵构看到邢秉懿时,这个开封有名的花花太岁,竟一下子被邢秉懿的美貌和得体的举动所征服,当即解下随身玉佩作为聘礼,成就了“康王夜闯邢焕府,一方玉佩定终身”的佳话。当时,康王赵构十六岁,邢秉懿十七岁。

众人正感叹于赵构的风流韵事,这也是赵构第一次听到“自己”的英雄壮举,赵佶娓娓动听道来,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赵佶指着郑太后道:“九哥,那个时候,你大娘娘可是了一句,九哥日后不可限量,对不对?”赵佶回过头问道。

“十一郎,连这些你都记得。”郑太后嗔笑道。自打来到咸平府,郑太后才彻底放下心来,脸上也是难得露出笑容来。

赵佶有些动情,拉着郑太后的手道:“这些年,你跟着我受了不少苦,不过,咱们都挺过来了。等回到延福宫,我好好陪着你。”

郑太后擦擦眼泪,道:“老垂怜,让九哥把我们救了出来。十一郎,还记得我的,五和七是要重赏的,特别是吴三郎,要不是他扑过来替我挡了一刀,恐怕我就没命了。”

赵佶点点头,道:“还真是,这三个人,九哥,是要重赏的。这个吴三郎和五、七,我想带在身边,都是很有眼力劲的人,三郎瘸了腿,放在外面也不好。”

“那好办,延福宫大总管是康王府老人杨公恕,回去让他安排就行,保管爹爹满意。”赵构顺口回答道。

赵构在这个问题上,还真是考虑过。原先想让吴三郎在吴喜的联勤保障司令部做事,但吴喜拒绝了,要避嫌。既然这样,也不好塞到吴福的内务部,但这几个饶安排,还用不着赵构费心思。不料赵佶顺嘴提了出来,那就再好不过,有了这几层关系,这几个饶前途不用操心了。

正着话,谢赐进来禀报:“大帅,郓王殿下来了。”

赵构哈哈大笑道:“来的好,正好缺他笑话。快请!”

赵楷就在院外,听到赵构爽朗的笑声,连往里走连:“九哥,你倒会享福,大老远的把我猴过来,没有好酒,可不依你。”

棉帘掀开,赵楷一身寒气进了屋,跺着脚道:“好冷的,九哥,有客人?”

赵楷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屋里的人是自己的老爹和大哥。

等他缓过神来,看到主位上的赵佶,心里咯噔一下,再往下,赵桓和郑太后也是眼泪婆娑的样子,赵楷脑袋“嗡”地一下子,有点发蒙,身子晃了一下,赵构急忙扶住,急切问道:“三哥没事吧?”

赵佶和赵桓也是着急站起,急呼:“三哥?”、“三哥?”

赵楷顿时明白,这不是梦,是活生生地父亲和大哥站在自己面前。他趋前一步跪下,哭泣拜倒:“不孝子叩见爹爹!”

赵佶也是激动,上前搀起赵楷:“三哥,没想到我们还能见面?来,加过大哥。”

赵楷急忙向赵桓揖礼,道:“见过大哥。”

赵桓也是动情,拉住赵楷的手哽咽地道:“老眷顾,我们终于团聚了?其他阿哥可好?”

“好,好,都在九哥开办的学府里学习,九哥了,都要大用的。”赵佶的子女包括赵桓的子女已经所有赵氏宗室子女,都在不同的学校里学习,赵构讲到,以后一定要凭本事吃饭。这些,赵楷都知道。

重新落座,心情又大不同,赵佶倒是问了赵楷一些差事上的事情,听他现在是宋国政务院副丞,列为第三,赵佶点点头,心里对赵构的看法,又多了些许敬佩。

正着话,谢赐再次进来禀报道:“报告大帅,黑水军团完颜军团长急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