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最早的“到此一游”(2 / 2)

所有的一切都在阻挠他们继续前进。

这时候,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出现。

“能遇到我,你真是太幸运了。”

传中的神秘商人?

在这种时候遇到神秘商人,无疑是幸阅。

但这种幸运伴随着艰难的抉择。

有的人交换一批精良的铁质刀剑,然后头也不回的南下。

有的人梭哈,购买药品、食物、武器、指南针、千里镜,继续往北。

越向北,神秘商人出现的越频繁。

刚开始,神秘商人货物简单,以武器和补给为主。

但是渐渐地,神秘商人除了千里镜、指南针,还会出售一些绘有奇怪图案的羊皮。

直觉告诉骑兵,这些羊皮就是寻找狼居胥的关键。

掌握的羊皮越多,线索也就越明晰。

就这样,众骑兵在神秘商饶变相怂恿下,不断向北推进,追着匈奴砍杀。

直到……

黑夜越来越长,气越来越冷,行动越来越不便……

骑兵们不再追逐,因为前方已经没有匈奴人了。

也不知是死光了,还是跑光了。

骑兵们只能随便找一块石头,刻上自己的名字。

没文化的,就是某某某到此一游,或者大字不识,只能在上面刻一个猪牛羊,或者其他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

有文化的就不一样了。

先是周子尊称,再是自己对“尊王攘夷”政策的理解和拥护,自己家族姓氏,自己祖先对北逐匈奴的遗愿,自己亲族对此次出征的支持,自己这一路上如何披荆斩棘,饮冰卧雪,斩首异族多少、解救华夏子民多少……

最后是没能找到传中的狼居胥山,很遗憾。

走了两步,又折返回来,补上一句:老子下次还来!

回去的路上也不忘绘制地图,将沿途山川河流特征记录下来,为家族后辈们标注路线。

这是一个繁忙的冬。

更加繁忙的是各国当权者们。

中山、孤竹、楼烦、无终之类的异族国家就算了,政治一塌糊涂,也没有什么图强的欲望,大发一笔横财很定要吃吃喝喝、唱唱跳跳。

吃了一辈子苦,享受享受怎么了。

但秦、晋等大国就不一样了。

威胁来自于北方(西方),但财富也同样来自于北方(西方)。

两个国家都要考虑今后发展的方向了。

秦国今年借助骑兵犀利,几乎把西戎彻底打垮。

要么死了埋掉,要么投降帮忙埋人,没有第三种可能。

晋国则主要向北,先是各大家族私人行动,然后是国家正规军出动,一举打垮常年骚扰边境的匈奴,更是跨境追杀,斩首数万,俘获人口、牛羊无数。

但是,接下来怎么办?

秦国很实在,向东扩张是不可能的,根本打不过晋国,能守着崤山、函谷关险,关起门过日子就不错了。

就算扩张也是往西扩张。

有骑兵之利,开疆拓土基本等于跑马圈地,为什么要东出函谷关跟晋国死磕呢?

而且,吞并西戎千里疆域,获得数十万西戎人口。

这一切都得吸收,转化成国力。

所以,秦国朝堂上几乎一致赞成结好晋国,双方弥兵休战,互不侵犯。

问题来到晋国这边。

对于接下来的国策,晋国朝堂上意见不一,而且矛盾非常尖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