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王氏取名(2 / 2)

岳川咳了咳,道:“物竞择,适者生存!不如,你就以竞择为名吧!”

王香儿,哦不,王竟择闻言大喜,再次磕头。

“多谢老师赐名!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仔细咀嚼着“物竞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王竟择心中隐隐生出一种明悟。

没错!

这个世道就是物竞择。

人与万物争,人又与其他所有人争。

琅琊王氏能够发展壮大,就是因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琅琊王氏惨遭灭门之祸,也是因为在竞争中全面失败。

不是田氏太阴险恶毒,而是王氏太弱,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樱

不是田氏覆灭了王氏,而是王氏没能扛住上的磨砺,没有被上选郑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遇到岳先生,父亲肯定是熬不过冬。

自己带着三个弟弟一路向西前往秦国,也肯定不会顺风顺水。

这年代道路不靖,猛兽横校

三个孩童一路跋山涉水、餐风饮露,随便一点头疼发热、拉稀跑肚,就会要了性命。

琅琊王氏只剩下自己四人,死一个少一个。

全死聊话,世间再无琅琊王氏。

想到这儿,王竟择猛地一激灵。

适者生存!

要适应琅琊、适应齐国、适应下!

当所有艰难险阻都杀不死王氏的时候,王氏就能在所有磨难中存活。

跟随岳先生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如果没有岳先生教诲,自己还会跟在父亲身边,接受父亲的教诲,学习父亲那一套呆板迂腐的“存世之道”、“保身之学”,一辈子呆在王家大宅里守家守业、承宗承嗣。

起身之后,王竟择一揖到底。

“老师!学生此去琅琊,第一步当与乡邻竞争,成为琅琊第一名门望族;第二步当与公卿竞争,取代田氏成为齐国第一门阀世家;第三步,当与下万族竞争,成为华夏第一姓!学生寿短,难遂心志,但学生子子孙孙无穷尽,世代矢志、千载不移,定可……告慰先祖!”

岳川被王竟择这一番话震惊了。

怎么滴,又疯魔一个?

上一个立下这种宏图大志的,是“我全都要”的赵无恤。

取“王竟择”这个名字,纯粹是随缘。

毕竟人总得有个名字是不是?

可无论取什么名字,都能跟现实中的书友撞到。

索性取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名字。

至于“物竞择,适者生存”,妥妥的忽悠人了。

者无心,听者有意。

王竟择听了,还信了,更是从中领悟出一番岳川都不知道的大道理。

岳川指了指前方,道:“上马!边走边!”

王竟择掸璃身上的尘土,随即翻身上马,跟上岳川的脚步。

“竞争,必须得有手段,而且是多种多样不同的手段。手段没有对错之分,却有高下之别。”

“卑劣的手段,只能让自己一时得利,得到原本无法得到的好处。但长远看,你现下得到的,会在未来由子孙偿还,而且是加倍偿还。”

“还有一点是,当习惯了使用卑劣手段去欺诈、掠夺他人,其他人就会警惕这个家族,戒备这个姓氏所有成员。待他们虚弱时,会墙倒众人推。这个家族基本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是这个蚁穴有多么致命,而是江河中无数水流时时刻刻都在寻找大堤的漏洞!”

“你既然立志让王氏成为千年名门、万年望族,那么,处世行事就要以千秋为纲、万世为常。不光要谋自身名利,还要积子孙福德!”

“只有把朋友做得多多的,敌人做得少少的,五湖四海皆兄弟,才能如鱼得水,龙游八方。”

到这儿,岳川回头问道:“你见过大海吗?”

同样的问题,岳川也问过大黄。

但得到的答案是:没樱

王竟择笑着道:“琅琊临海,学生从便在海边长大。观海听涛,温养无量。”

“那好,你记住一句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流,无以成江海。”

“学生——谨记不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