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 8 章(1 / 2)

九零心机美人 余微之 8606 字 6个月前

到了地方已经快到中午了,但是这里依然穿流着来打货的人。

各种扛着扁担,开着拖车,三轮车的人。

像孟玉兰和孟厚德这种空手来的也有,只是不多。

南市的人都是以小摊小贩起家的,这里销售的品类繁多,从日化品、文具、玩具再到各类饰品、服饰,包罗万象,只要你想得到的,几乎这里都有得卖。

特别是每年春节前,采购打货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此,人声鼎沸,可谓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孟玉兰和孟厚德来的三区,主营一些文具,什么婚庆用品,春联对联,挂历,年历全都有。

两人没费多少功夫就找到了那条春联对联批发街,还有那家春润对联批发。

要过年了,买这些东西的人很多。

两人到那的时候,店里几乎挤满了人。

老板娘一个人在招呼,还有一个男生,也在帮忙招待客人。

两人进去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注意。

里面的商品选择性很多,孟玉兰只看了一圈,就看中了很多样,知道这些东西拿回去一定好卖。

海市这两年发展得很快,各家各户都慢慢富裕起来,用的东西也都变得讲究,可是商场里这些东西选择性比较少,好多人家的门口挂的春联都是一样的款式,也有一些是自己家写的,就在文具店买点红纸裁一裁,就做成对联贴在门上。

这家店里的春联花样很多,有的还是亮闪闪的带箔金字,这种贵气又特别的春联,只要家里条件好点的肯定都愿意买,特别是那些厂子里的领导们,还有那些做生意赚了钱的,不会在意这点小钱。

大过年的,谁家不想要图个吉利喜庆,春联对联这东西,家家户户都需要,这个商机只要抓住了,那赚的可不少。

想到自己囊中羞涩,孟玉兰按耐住自己的激动,对自己说这次先进一点回去卖,赚到了钱过两天再来一趟。

孟玉兰暗暗叹口气,她要是有钱就好了,直接批发个几车货,雇上一群人,就能把海市的市区连带着县城,乡下的生意全都做了。

可惜,她手上没多少钱,还没人力,只有她和她爸两个人。

不过孟玉兰脑子转的很快。

她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她可以自己做代销,和店家商量,做他家的代理商,然后去联系买家只要有人进货,那她就能赚取差价,这样比摆摊的利润高多了。

还能发展一群代理,帮她去线下销售。

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现实。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干。

她现在还只是个没钱的高中生,唯一的帮手就是旁边这个容易被人糊弄的老实人爸爸。

先不说她这么年轻没人相信她,就算是发展下线或者去联系店家,她很可能会被骗,甚至被抢。

这个年代其实还是很乱的,连个摄像头都没有。

想要空手套白狼,高回报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

她不能太急了。

站在一旁的孟厚德完全不知道孟玉兰的想法。

他想的很简单,皱着眉思考着这些东西拿回去要怎么卖,卖多少钱,看着都挺不错的,也不知道好不好卖。

孟玉兰则因为自己有赚钱的好办法,却不能马上实行心里有些惋惜。

此时店里那个男生注意到了孟玉兰。

毕竟以孟玉兰的长相,想不注意到也很难。

刚进来的时候,是因为生意太忙了,人又多,孟玉兰和孟厚德挤在一群人里,没被看到。

“你好,是要批发春联吗?”杜庆秋主动走过来问孟厚德。

这店是他爸妈开的,现在是寒假,今天刚好没事做,快过年了,生意太忙,他爸外出谈生意了,他妈喊他来帮忙看店。

本来他还觉得无聊,没想到会在店里看见一个这么漂亮的女生。

她身边那个男的模样长得也很周正,看样子应该是她的长辈,杜庆秋以为这女生是跟着家里长辈一起来进货的。

孟厚德见有人问自己,咳嗽一声,刚要说话,就被孟玉兰拉住了。

“爸,我来说吧。”

孟厚德嘴也笨,于是就答应了,“行吧,你说。”

杜庆秋有些惊讶地看着孟玉兰,没想到孟玉兰才是主要沟通人。

孟玉兰本来是想着等人少一点,再和老板娘去谈,此时看到杜庆秋走过来,她决定先从杜庆秋这里打探一下情况再说。

“你好,我想进一批春联,你这里价格都是怎么算的?”

“我家的春联是厂家直销,价格都很便宜,这边都写了价格,你要是批的多,还能优惠点。”杜庆秋的眼睛止不住往孟玉兰的脸上瞧。

他还从没有在现实中见到过像孟玉兰这么好看的女孩子。

电影里倒是有跟她一样美的,但是美得风格气质不一样。

孟玉兰这张脸,实在是娇媚清纯,眉眼如画,鼻子高挺娇小,嘴唇粉嫩嫩的,说话的时候,一张一合让人心痒,特别是那双眼睛只是轻轻一眨,就叫人心驰荡漾,整个人都要被她勾走。

杜庆秋正是怀春之期,见到这样的女孩子,心里难免多了几分绮念。

孟玉兰点点头,仔细去看上面标注的价格,“这样啊。”

“你需要多少啊?”杜庆秋忍不住想和她多说话。

孟玉兰想了想,在心里计算着价格。

这时候的春联尺寸有几种,分大中小号,还有一些门神手拿钢鞭脚踏元宝的年画。

小号的春联进货价格在三毛四毛,大号也就一两块,中号是五毛到八毛,那些有箔金字的稍微要贵一些,两到三块钱。

如果每样进个一两百个,就是四百块钱左右。

再批发一点挂历和福字,五百块的预算差不多。

孟玉兰在心里又算了一笔账,每个东西卖出去,利润平均下来大概能有三到五倍。

于是她说:“我家里是让我来批个一千多块钱回去卖,但是我跟我爸想先带一部分回去,过几天再来拿剩下的,要是按照这个批货量,能打多少折呢?要是拿回去卖得好,过两天过来还能加货。”

杜庆秋在心里算了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