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平生功业无他事、先负朱明后负清(2 / 2)

那天他舅舅祖大寿,拉着他的手,指着那颗头颅告诉他。

这是东林对不合作者的警告。

这世上很多时候,最大的道理,就是生存。

袁崇焕此时也在辽东,看着城门上的木笼里那颗目眦欲裂的首级。他悲愤的写下了《哭熊经略二首》诗。

「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授夜谈兵。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慷慨裂眦须欲动,模糊热血面如生。背人痛极为私祭,洒泪深宵哭失声。」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家贫罄尽身难赎,贿赂公行杀有名。脱帻愤深檀道济,爰书冤及魏元成。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坛善将兵。

他最后一句话,说出了真相。他老师之所以不放过熊廷弼,就是因为他太善于用兵了。他挡了人家的财路。人家已经形成了共识,辽东要以修墙为主。

吴三桂是真想明白了,神马大明,神马大清,都踏马的是用来给自己谋取好处的。不管哪个朝廷都是不值得忠心卖命的。

他从这时起,成了一个纯粹为自己活着的人。

只要对自己有好处,不论做什么,一点心理负担没有。这个***世道,既然当英雄、当忠臣就是这个下场。他还不如为自己活着。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一个罪人就此诞生。

他谁都卖,什么大明大清的,只有利益足够。

他这一辈子,平生功业无他事、先负朱明后负清。

从此他开启了战场跑路,专门坑队友模式。每战稍有不利必跑。

看着别人那些拼死作战的,不是战死了,就是下狱了,被女干臣害了,被朝廷砍了。他一路逃跑,反而步步高升。

终于他把所有忠臣良将都熬死了。他成了最大的军头儿,28岁就做了山海关总兵,拥兵十万。

朝廷一年花掉五百万两,养的关宁军五万铁骑,成了他和满清讨价还价的资本。他到最后,把自己活成了老贼。

在康熙朝造反时,一辈子吃了、喝了、玩了,

一旁的陈红霞虽然没说话,但也是瞪着一双眼睛看着苏大军。

被两人这么看着,苏大军连忙解释,「没有没有!我可没有带着他们进深山!你们要是不信,就问问麦子他们。

这人参也是麦子发现的,就在外围。」

苏老太和陈红霞闻言,同时转头朝着苏麦芒看了过去。

苏麦芒连连点头,「对!奶,妈,这人参就是我在外围发现的。当时我是先发现了一株小人参,三哥就在那儿挖,我就在附近转转,结果就看到了这一株。」

苏卫党也赶忙道,「对对对!就是这样!」

见他们都这么说,苏老太和陈红霞这才松了一口气。

苏老太语重心长的开口,「咱家的日子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但是至少饿不死,可不能为了钱就往深山里去。

要是碰到才狼虎豹野猪什么的,多少钱也买不回你们的健康。咱们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苏麦芒几人都不住的点头,再三保证,他们不会往深山里去。

苏老太盯着人参看了一会儿,「这人参的年份久,品相好,你们挖的时候也小心,好好保存,以后是能当传家宝的。既然是麦子发现的,那就给麦子留着。」

苏麦芒弄出这么一根人参,可不是为了留着当传家宝。她就把之前对苏大军说的那一番话,又重复了一遍。

但苏老太显然没有苏大军那么好忽悠,「麦子,咱们现在每天卖菜就能有不少就进账,你非要这人参卖了做什么?你缺钱?是想买什么?」

陈红霞也是一脸担忧的看向苏麦芒,「麦子,你跟妈说,你要钱做什么?需要多少?咱家还是有点钱的。」

苏大军父子五个虽然没有说话,但也都看着苏麦芒,表情眼神和陈红霞没有任何人别。

没有责怪,没有训斥。

只有关心。

苏麦芒心中暖暖的,也没再隐瞒,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我是想把村尾的荒地承包下来。」

苏家众人为之一愣,异口同声的开口,「承包荒地?」

苏大军清了清嗓子,语重心长的开口,「麦子,你承包荒地做什么?你是想种啥?咱家二十多亩地,还不够你种的?」

陈红霞也道,「那些地荒着,就是因为地不够肥,产量不高,打理起来麻烦,想要养成良田不知道要几年,麦子,你承包它干啥?」

苏麦芒冲着两人笑了笑,「我在县城的时候,听人提起了水果玉米,说那种玉米脆甜脆多汁,比咱们种的玉米要好吃的多,价格也更贵,比水果还贵,我想自己种种试试。

不过之前没种过,我也不敢用咱们家的良田,所以想承包一些荒地试试。」

苏家众人听到苏麦芒的解释,全都齐齐松了一口气。

他们还担心苏麦芒是被人欺负了或者是被人骗了,所以才需要钱。

现在知道了苏麦芒的打算,一颗心也就放进了肚子里。

苏大军种了二十多年地了,还真的没听说过水果玉米,有些不确信,「麦子,那啥水果玉米,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