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生命之源(2 / 2)

如果该假成立,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距离,就会再进一步。

内共生假,支持的是二域学。

时间再往后。

1998年,比尔·马丁(bill martin)和米克洛什·米勒(miklos muller)两位科学家提出了“氢假”。

真核生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它们起源于一种共生关系,在这种共生关系中,宿主是古生物细胞,共生体是细菌。古生菌宿主的新陈代谢依赖于氢,线粒体的前体产生了氢。

但线粒体,不存在于古菌体内,而是“内共生”条件下,被古菌吃下肚,但未消化的内共生微生物。

他们让一个需氢产甲烷的古细菌作为宿主与一个产氢的a-变形菌融合。

结果二者互相依赖形成稳定共生关系。

因为一旦拥有产生大量能量的线粒体就意味着真核生物的诞生,也就表明先有线粒体才有真核细胞与吞噬作用。

所以,假,再次有力支持内共生和两域假。

当然,也不能太过于偏颇。

内共生假虽好,但也有针锋相对的非共生假。

氢假依赖的早期线粒体假,也有晚期线粒体假与其相悖(这个假就是猜想线粒体这个重要的供能细胞器究竟是什么时期出现的,早于真核生物出现,即可证真核生物是“吃”了有线粒体功能微生物后进化成的,可支持二域学)。

科学家们为了寻求根,在不断的抛出假,然后搜罗证据,拼了命的想要找出真相。

但真相,往往被厚重的盲视壁垒掩盖着,任凭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头秃,也苦寻不得。

在探索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人类无所不用其极。

但在怎么无所不用其极,也远不如找到那幸存希望渺茫,尚未灭绝的“中间物种”。

这个概念很简单。

你想证明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去找到介于古猿和人类之间的那些物种,然后把它们根据年代排起来,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得到一幅“进化图谱”。

支持三域假的科学家和支持两域假的科学家高声争论的时候。

一种神奇的古菌出现了。

阿斯加德古菌超门。

一个全新的古菌超门,仙宫古菌超门。

阿斯加德古菌超门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它们和真核生物的相似性。

它们比广古菌比细菌,比其他的阿斯加德古菌个更久啊趋近真核生物。

也就是,它们就是“中间进化”阶段的古菌。

似乎已经可以一锤定音了,二域学得到的支持更加有力。

但先别急。

先别急着认祖宗。

先让研究继续。

在基因测序工作持续进展下,相信未来,还会发现更多未曾发现的古菌。

只有完全的证据,才能下定论。

生命之源,究竟是什么,还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目前人类的进度,仅仅是停留在微生物的门口,离创造生命,还远得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