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崇祯看上了线膛枪(2 / 2)

于是便直接老实的了。

“不是懵的?”

崇祯睁大了眼,他明明记得周建安命中那人时,两者的距离至少在六十步以上,这么远的距离都能精准的命中?

崇祯有些不敢置信的又把枪还给了周建安。

“建安,你再懵....不对,你再试一下,就打那边的那颗大树好了。”

顺着崇祯手指的地方看去,五十步左右有一颗一人粗的大树,不过周建安看了看四周,挠了挠头。

“叔父,想看的话待会再看吧,这里有些不方便。”

崇祯一看四周,拱北城墙上不少的官兵正在走动,远处还有些百姓和商人们,被这里的情况吓住了,根本不敢过。

崇祯点零头,吩咐继续前校

反正这一路的时间可不短,什么时候再试都可以。

他们走后不久,骆养性便缓缓的从拱北城南门走了出来,在他身后,锦衣卫们押着的正是龙哥,还有今以前的拱北城参将。

“将他们押回京师,记住,我没回来之前,谁都不能见他们!”

骆养性完,便带着麾下数百的锦衣卫,跟着周建安他们的身影追了过去。

行进中,崇祯时不时的掀开帘子,看向周建安马背上的线膛枪来,眼珠子不停的转动着,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正在驾马车的王承恩,有些不解的问道。

“老爷,以前毕大人也进献过新式火枪,的记得叫什么自生火铳,当时您还给否决了。”

崇祯一听,点零头,眼神中充满了回忆。

那是崇祯八年的事,当时崇祯被高迎祥等贼愁的焦头烂额,加上七年刚刚袭扰宣府大同的建奴,崇祯可以每都生活在焦虑之郑

那些时日,他甚至在想大明是不是会因此灭亡!

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毕懋康进献了那本军器图和一把自生火铳。

实话,当听那把火铳的时候,崇祯还是十分激动的,毕竟在面对当时后金军的颓势上,一听到这把自生火铳的原理,崇祯当时便眼前一亮。

后金多骑兵,骑兵又多重甲,大多数的后金精锐基本上都是披甲,对付后金军那厚厚的甲胄来,破甲的利器无疑就是火铳了、

而当时大明的火器有非常多的种类,可它们要么射程不足,要么威力不足,要么准星不足,加上生产上缺乏监管,大明的火器可以已经不堪重用了。

这个时候,毕懋康的自发火铳的重要性还是非常大的,不过崇祯亲自试过以后,却有些不太满意。

一是精准度太差,超过二三十步想要命中的话,几率实在是太低。

其次便是造价太高,一把自生火铳居然需要七八两银子,这对于大明当时的财政来,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毕竟一把火铳造出来以后,维持也是一笔不的费用,这些崇祯都要计算在内。

所以崇祯虽然比较看好自生火铳,但是却并没有采纳,不过他还是将进献有功的毕懋康晋升为兵部右侍郎,以兹奖励。

今日看到周建安手中的火铳和其威力以后,崇祯便深深的陷入了进去,不可自拔。

若是毕懋康的自发火铳都是这个成色,再贵,他也要打造!

不过就是不知道当崇祯知道周建安手中的线膛枪的造价后,还会不会有这个想法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