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财源滚滚地皇家基金会(1 / 2)

到了会稽郡以后,秦始皇下旨整个巡游的队伍在这里休整。

去了一趟岭南秦始皇感觉很不舒服,那里的环境让他窒息。

他一个在大西北从小长大的人,在那种湿热沉闷的环境之中的确非常的不舒服。即便他是武者也感觉到沉闷。

看来说岭南是蛮荒之地的确是有一些道理的。

当然秦始皇也知道所谓的蛮荒之地看对谁说了,对长时间生活在那里的人那个地方却是风水宝地。

那里环境温暖物产丰富,根本就不会饿死人,随钻进一个树林,钻一个山里面就能找到吃的。

这里的人生活恶劣不是来自于饮食,而是来自于当地的危险。

比如说有很多瘴气、寄生虫,还有很多细菌、病毒滋生,有很多洪涝灾害。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

要说饥饿,真的饿不死人。不比北方或者说中原地区洪老就是干旱甚至有的时候一年的粮食就会绝收,情况要好得多。

要是那里开发好了,消灭了瘴气、寄生虫、细菌、病毒,那些地方绝对是整个大秦最好的地方。

按照秦风说的方法,只要开发好了,的确会成为全国的粮仓。

秦始皇拿着岭南的地图研究了很久,非常的满意。给秦风封了一个九级彻侯这非常值得。

秦风开辟了岭南5个郡,而且还治理的井井有条,给秦风的封赏值得。

看来还是要秦风这个孩子治理岭南才行,其他的人还真治理不了。

好在是秦风在那里划了一块封地,倒是也给了他一个很充分的理由。

秦始皇想到这里之后嘴角忍不住微微一上扬,落在我手中你想偷懒没门。

道理皇家基金会焚毁之后,秦始皇开始查阅皇家基金会分会的账本。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总不能成天的批阅奏章。

这些日子来他一直把秦风留在身边,感觉自己身上的龙气正在逐渐的减弱,精气神也好了许多。

最主要的是经常听到秦风的心声,秦风对朝政的讲解以及作为一个皇帝应该怎样管理国家?怎样管理朝臣有自己独特的一套。

那种想法让他感到非常的神奇,让秦始皇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的大门。

其实自从大周灭掉大商之后,世间再无人皇,有的只是天子。作为帝王管理整个天下的方法已经埋没在历史的尘埃当中,找不到一点痕迹。

大周对大商的记载几乎没有,几乎把大商文化传承抹杀的干干净净,书册当中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大周以前称帝,大周只是称王而且号称为天子,也就是上天的儿子。

大周管理天下的方法就是分封诸侯,形成了分封制。

说白了大周也就是天下诸侯的盟主,有事的时候他说了算,平时的时候下面的的诸侯国各自为政,根本就不用管理。

秦始皇一统六国吞并了天下之后,作为始皇帝怎样管理天下其实他也是在摸索之中。

现在所掌管天下无所谓就是两种,一种是分封制,一种是郡县制。

分封制肯定走不通,说是周朝掌管天下800年那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

大周能够管理天下的时间很短,或者说是没有,什么管叔之乱、共和、徐国之乱等等,这段历史非常混乱,天下没有一天安宁。

中原大地每一年不是这里打打杀杀就是那里打打杀杀,这不是秦始皇所需要的。

他需要一个平和的天下,需要天下的百姓免于战乱。

这个时候法家提出了郡县制,把权力进行集中实行中央集权制。

这样的方法到底行还是不行,其实秦始皇心里根本就没有底。

郡县制治理国家是一个全新的思路,秦始皇决定走一下试一试。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事实已经被证明分封制是走不通的,郡县制已经是唯一的选择。

秦风盘膝坐在一边陪着秦始皇看奏章,秦风在那里什么也不做,就是拿他案几上的美食自己吃,什么也不说,但是秦始皇心情非常安静。

其实秦风不说话,秦始皇反而收获很大,他能从秦风的心声之中得到很多建议。

中央集权制怎样分摊各种权利,怎样让各种权利进行制约?

秦始皇毕竟是走不了不寻常的路,而秦风上一世超越了2000多年,比现在刚开始的中央集权内容要丰富的多。

秦风的想法故意毫无章法,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对秦始皇属于潜移默化。

秦始皇是擒故帝王,总能捕捉住秦风释放的那些灵感,捕捉到以后都会悄悄的记录下来进行总结。

他却发现秦风的这个想法其实是一个非常有用,尤其是那个三省六部制非常成熟。

这孩子是怎么想到的呀!秦始皇一边感慨一边悄然开始实行,如此一来他批阅的奏章就少了,反而留下了很多剩余的时间。

一下子感觉自己轻松了,所以这个时候的秦始皇非常惬意,开始看查看会稽郡皇家分会的账本。

无论怎么说,他的股份占了皇家基金会的一半。而且他还是荣誉总会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