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东征争议(2 / 2)

“回阿耶,我大唐乃礼仪之邦,确实要做仁义之师,而且前隋就是因为耗尽国力,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大家才反的前隋。国虽大,好战必亡。”

李承乾一开口下面的大臣们都是错愕,没有想到李承乾竟然赞同了,

而老臣们一个个都是皱着眉头。

只有李世民微笑的点点头道:

“嗯,你的很对,继续。”

李承乾继续道:

“但是,还有一句话下虽安,忘战必危。这些年来,我大唐虽然国泰民安,四方来朝,

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忘记了我大唐的威,周边宵不断挑衅我大唐的威严,吐蕃是如此,薛延陀是如此,高句丽亦是如此。

如果我们不用雷霆的手段给与他们沉重的一击,他们就会更加肆无忌惮,以为我大唐软弱可欺。

所以灭掉高句丽是必要的手段,十弟过,这叫外交手段,打一批,拉拢一批,

灭掉反抗我们的,拉拢臣服我们。”

李承乾一口气完,朝堂上鸦雀无声,就连李泰跟李治都看着自己的大哥,

这些年大哥变得居然这么能会道了?

不过怎么看怎么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臣以为太子殿下的很对,大国虽然要有大国的风范,但是也要时常的...嗯,纪王怎么来着?”房玄龄到一半停住了。

“秀一下肌肉。”李承乾提醒道。

“对对,要时常的秀一下肌肉,要让周边属国看到我大唐的力量,震慑宵。”

房玄龄很赞同李慎的秀肌肉法。

“太子殿下能有如此远见,进步之大,这着实乃是陛下之功啊。”长孙无忌立刻跟上。

两位左右仆射都如此了,下面的官员也都赶紧附和,世家的官员本来都准备好的词,现在却也只能被迫停止。

他们可是收了高句丽使节不少钱财礼物,虽然他们知道让大唐撤军很困难,不过拿人家的手段,只能试一试。

“报~~~~有纪王殿下的加急奏折。”外面有人来报。

朝臣听到后一愣,就连房玄龄等人都不禁感叹,纪王还是纪王,别饶奏折哪怕是加急都是要先送到尚书的,

也就这位王爷才会直接送奏折直达皇帝,根本就不在乎他们尚书省。

“拿上来。”李世民道。

很快王德就把奏折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一看,上面不是李慎的笔迹,不过这个笔迹他认识,纪王府八成奏折都是王玄策所写。

李世民曾经想要把王玄策提拔上来,为朝廷所用,不过王玄策婉拒了,

还连累李慎被李世民一顿训斥,然后李慎回府又对王玄策一顿训斥,骂他不争气云云。

(历史课堂开讲了,

简单两句,马周就是这样被李世民选中的,马周家贫,后来到了长安,寄宿在中郎将常何家。

有一次唐太宗令百官上书谈论朝政得失,常何因是武官不懂朝政,所以马周就替常何撰写奏章陈述有利于国家的二十多条建议,叫他上奏,

条条都合唐太宗心意,唐太宗怀疑常何没有这样的才能,询问常何,

常何:\"我没有这个能力,是我家客人马周写的。他每次和臣谈论,无不以忠孝为宗旨。\"

唐太宗当就召见了马周,在马周尚未到达期间,唐太宗派人催促了四次。待到马周来后,唐太宗和他谈论得很愉快,令他在门下省供职。

马周可是宰相人物,要牢记哦。吹牛逼有用。

下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