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鸿德楼(2 / 2)

“哦!怎么讲!”陈镇一听,瞬间来了兴趣,同时也在思考这种问题;经过蜀地的事情他对于世家有些反观,他们都是乾朝的蛀虫,享受着国家最好的待遇同时,也是腐蚀着大乾的根基;甚至于大乾的选官都要被这些人所垄断,这是陈镇最无法容忍的。

殿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世家的藏书非常多,他们的见识和眼界也比之寻常的寒门子弟强上不少,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寒门的学生平日里面对生活的困苦,有了今日的卓识远见就已经是非常艰难了。

他们能够坚持到,所付出的努力和经受的苦难,寻常人难以想象,这也是他们普遍不如世家子弟的原因;当然世事无绝对,这次还出现两位不错的寒门子弟,对于朝廷的困顿和问题都针乏,内容也是一目了然、简洁干练,几乎是直击命脉!”江左话间拿起桌子上事先留存好的破旧羊皮,在陈镇面前展示。

陈镇神色一愣,看向眼前的江左道:“你这是怎么判断的!寒门子弟和世家你是怎么区分的!这么短的时间,你莫不是在胡乱概括吧!”

“其实也很简单!”陈宫顺势接过话茬子,从两个竹篓中各是拿出了竹简和布匹,冲着陈镇扬了扬道:“殿下看这个竹简,虽然很新颖,但是上面的刻画很多,而去竹子十分粗糙,并不是上好的毛竹,而是糙竹,不容易保存不,而且极其容易生虫,看着上面的虫洞便是可以看出其中的问题!”

“而世家子用的是布卷,字迹工整而且布纸会有一种墨香,而不是发臭似的气味,故而便可辨别!”陈宫嘿嘿一笑,将其中的关键了出来。

陈镇听罢,也是明了其中的门道,再看向江左道:“你留存的那两人,能力如何啊!”

“这两个人都是复姓,应该是落寞的寒门,分别叫做东方问仙和欧阳修!”江左分别拿出两张破旧的羊皮纸,显然是两人存储很久的作品,像是修改了很多次一样。

陈镇一听,顺手将这两张羊皮纸给接到手中,仔细看了一二,心中也是苦笑连连,这个欧阳修明显就是拉过来凑数的,但是这样也好,自己能够名正言顺地将这个家伙收入麾下。

但是这个东方问仙名字倒是有些特别,文章陈镇也是看了,倒是有些道家的心学在里面,多是一些无为而有为的话题,在这万千的文章之中,算是别出心裁了。

陈镇仔细看了两眼以后,在看着满屋子的羊皮纸和破烂竹简,随后思索一二道:“就只有这两个吗?”

“这只是比较优秀的文选,两饶文章即便是那些世家公子也是望尘莫及,可当此次的魁首;剩下的还有两人可以和其他世家公子媲美,但是见识有些少,文章也不是十分突出!多是一叶障目之言,但针对下面的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陈平顺势将两个新颖的竹简拿出。

“叫什么名字!”陈镇将两饶羊皮纸交给身后的张均,而后顺势接下陈平拿来的两份竹简,边看边问道。

“一个叫张烨,另外一个叫做北冥韬!”陈平捋着自己的山羊胡,报出了两饶姓名;陈镇只是看了一眼,便是咧嘴一笑道:“不承想今日真是捡到宝了,你们接触一下这四人,若是可以就收入府中,刚好可以减轻一下你们的压力!”

“多谢殿下体恤!”三人一听,顿时如释重负,这几日可真是将他们折腾得够呛啊。

“张均!你顺便去查以下几饶底细,莫要出现什么纰漏!”陈镇思量一二,便将手中的竹简扔在了一旁,随后想到什么看向张均道:“上次和你的造纸术速速提升日程,纸张率先给我查看观摩;顺便给我选择一些手脚干净的,再调一些护卫,这个东西不易外露,听明白了吗?”

“殿下放心!”张均拱手一拜,神情凝重无比。

“还有!我入城的时候看到西皇街有座不错的阁楼,将它买下来,打扫一番,三日后在那座阁楼张榜,名字就叫鸿德楼!”陈镇眼中闪现出一丝得意,这就是有权有钱的好处,一句话下去,下面的人就将事情给办好了。

“遵命!”张均虽然疑惑陈镇的操作,但也没有多什么,按照陈镇的要求开始置办。

在陈镇的指挥下,江左等人便是在城东的西皇买下了鸿德楼,并在这里张贴榜单,但凡前几日给太子府送过书信和治国理政的人,文章都被人评定了级别,层次也是由高到低,依次向下排序。

而身为文饶江左和陈平等人为了政治目的地考虑,便是掩盖了欧阳修和东方问仙的才能,将他排在了甲榜的末尾,将才学不如他们的司马煅和王之禾排在了最前方。

而这样的行为引得陈宫极力反对,认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应当搞这些东西;原本团结的团体第一次出现了分歧,为了安抚陈宫的情绪,江左他们只能将张烨和北冥海如实排序,这才消减了陈宫恼怒的情绪。

而后榜单公布,甲榜四人,乙榜单八人,丙榜单十六人,丁榜单二十四人,这也是当给陈镇投送文章的总人数;也是最后的基础人数。

因为陈镇早就预料到,后续给太子府投送文章的人会愈来愈多,又不能一一排序,免得徒增人力物力,还让江左等人烦心,故而将人数定格,上榜的都是写得不错的,没上榜的继续努力,这就类似于古代的科举。

这使得第一次拜见太子的人兴奋不已,认为这是无上的光荣。

当鸿德楼开办之后,瞬间整个西皇街拥堵不堪,底下的人看着四张榜单,有的捶胸顿足,有的懊恼不已,有的兴奋异常,颇有历史上的科举之风。

这件事情一经开办,瞬间引得许多文人想来排名证实自己的才能,而那些谩骂和诋毁的声音渐渐了很多;一时间陈镇办理的鸿德榜引得许多文人都想来试一试自己的才能。

但是太子府也不能堵着,故而陈镇命人在发布一月一考的消息,这才使得那些文人消停了些;陈镇的名声也是瞬间响彻洛阳,已经可以和麒麟榜一争高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