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旧贵族的势力(2 / 2)

家父秦始皇 何须言名 3919 字 5个月前

这件事若是结果不合我意,那肯定就得罪了我,说不得还要被扣上监察不利的帽子。

若是据实上报,则必然得罪那些贵族。关键冯家也是贵族之一,自己查自己,把握不好分寸说不定会迎来灭顶之灾。

两人对视一眼:看来陛下是要检验我冯家对大秦的忠诚度了。

这件事暂时落下帷幕。

我又将目光看向革越,打了他一棒子,总得给个甜枣吃。

我开口道:“朕在查看百越之地的地理物产时,偶然看到一条关于水稻的记载。”

“现在水稻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大江以南,但产量很低,也没有系统地指导黔首种植。朕在记载中看到,在百越南部、靠近大海的地方,有一种叫做‘占城稻’的水稻,传言在当地能够达到亩产千斤的产量。”

众人听到我的话惊讶不已,更是没有人相信。亩产千斤啊,现在的五谷平均产量不过每亩百斤,这种神话怎么可能存在。

事实上在这个年代也确实不可能实现亩产千斤,为了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我不得不将后世的亩产产量报了出来。

看到众人的表情,我继续说道:“朕也有所怀疑,可如果真的存在这种水稻呢?诸位可以想想,我大秦的国力将达到何种地步。”

“因此,朕想让革越你负责此事。当然,不是让你到百越去寻找这种水稻,朝会结束后朕会下令让赵佗派人寻找。”

“如果真的能找到,你要担起推广之责,让大江以南大量种植这种水稻。不仅如此,朕还要你主持编制水稻种植指导书籍,对种植的黔首作系统指导,更进一步地提高水稻产量。”

革越闻听此话,脸上郁闷的神色一扫而空,连忙起身道:“谢陛下信任,臣定当竭尽所能,为我大秦种植出优良的水稻,使国库充盈。”

相比于统计田亩这种得罪人的事,能够著书留世是每个古代读书人的梦想,君不见朱棣编纂《永乐大典》、亦可知乾隆修订《四库全书》。

随后我又将后世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经济作物的养殖等等一并向众人讲述了一遍。这件事倒是无人反对,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对门阀世家是好事,他们手中的田地最多,巴不得能亩产千斤。

安排好一应事宜后,我将李斯留了下来,朝会结束,众人各司其职。

到了四海殿,我与李斯坐下后,略带歉意地开口道:“刚刚朝会上朕对李相的国策极为认同,奈何反对的人太多,朕不得不折中采纳,李相不会怪朕吧。”

李斯听后神色惶恐,连忙正身道:“陛下折煞臣了,臣怎敢对陛下微辞,是臣思虑不周,让陛下难做,罪不容赦。”

我感慨道:“李相言重了,今后还望李相多多为朕出谋划策。自先皇驾崩后,朕时常感到力不从心,若是没有你们这些老臣,朕不知将要如何了。”

李斯感动不已:“臣誓为陛下效力,敢不尽心!”

此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不过我终于有时间想想该如何解决历史上秦末起义军的事了。

李斯走后,我让刑中把张良叫了进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