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推行国策(2 / 2)

即便有个别的地方官员想要反抗,也掀不起浪花。

在这样环境之下,绝大多数的官员都选择遵从朝廷的命令,开始实施三权分立的国策。

而一些觉得自己天高皇帝远,朝廷管不到的地方官,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林逸不会动他们,就拒绝了执行。

结果就是不出半个月,这些人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被抓捕,或出现意外身死。

这一下就把那些表面答应,却暗地里依旧拖拉的官员们给吓坏了。

他们一个个加班加点的开始执行林逸的命令。

最终的结果就是,从罗琛被执行死刑之后的三个月,整个帝国就基本完成了三权分立的国策。

帝国各个地方,新建起了大量的检查机构,法院。

这让帝国从上到下,开始焕发生机。

这样的结果让林逸和赵绪都深感满意。帝国在没有出现大乱子的情况下,就推行了这项国策。

这就说明,朝廷已经基本掌控帝国,整合了帝国上上下下各个阶层的力量。

同时,有了第一次的修改国策,下层官员都没有反抗,那么以后帝国再想推行什么其他国策,也不太可能收到大规模的阻碍。

这才是最重要的。

想要一个古老的帝国,重新焕发生机,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国策就能改变的。

这三权分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的就是削弱底层官员的权利。

这样的话,以后在推行其他的国策,那么在底层就有基础,推行起来更加的容易。

而且通过这一次,林逸也几乎全盘接手了罗琛在朝堂的势力,这样的话可让他想要做一些什么的时候,不会遇到来自文官的阻碍。

当然了,林逸接手罗琛的势力,赵绪是知道的,并且也是支持的。

林逸在接受这些文官的投靠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免除帝国农民的农税。

林逸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

现在的商业税,关税已经全面超过农业税。现在的农业税只占据帝国全部税收的六分之一的样子。

不可否认,这六分之一的收税的确也算是占据帝国税收的很大一部分。

按照目前帝国想要赶超西方各国,想要发展工业来说,不应该免除农税。

但是林逸考虑到,这些农税对于帝国来说很重要,但也束缚了大量的劳动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是这农税虽然重要,但是同样的将一些劳动力束缚在了土地上,让帝国的工业发展的速度没有达到预期。

所以,两相比较之下,帝国可以在一两年内减少六分之一的税收,而去解放大量的劳动力。

让这些劳动力进入到城市,进入到工厂之中。

毕竟没有农税了,农民的压力就少了,不用担心一年的收获,不够缴税。

现在的情况就是农民收获多少,都是他自己的,进而让农民感受不到压力,为配合帝国的宣传,让他们进入到城市当中去。

这样一来,虽然在一两年之内,帝国的税收会有减少,但是从第三年开始,帝国的收税就会持平现在的税收额度,并且每年以5%的样子进行增长。

这样一算,其实帝国没有吃多大的亏,农民也得到了实处,各地的工厂,帝国的工业也会开始爆发。

所以,整体算来,帝国是血赚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