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罗刹帝国的想法(2 / 2)

可是在这边,由于他们开发的时间还是短,导致一些重工业实力并不怎么强。而这些年,虽然依靠着大夏的援助,罗刹帝国的西伯利亚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是相比较欧洲那边的情况来说,整体工业实力还是差了很多。

如果这个时候,罗刹帝国选择跟布派共和国宣战。虽然在一开始,肯定能占到不小的便宜,但是等到汉斯帝国进攻乏力,布派共和国换缓气之后,罗刹帝国不一定挡得住对方的反扑。

而到了那个时候,必然会把大夏也拖下水。

所以,林逸觉得这个时候,大夏的最优选择还是拒绝对方。

可是考虑到罗刹帝国的处境和态度,林逸又有一些犹豫了。

毕竟这么多年,大夏一直拦着罗拆帝国向布派共和国宣战,这多少有一点违背了两国签订的条约。

如果是换一个时候,合约什么的,只是一张废纸。

可是现在这个阶段,大夏最好还是不要跟罗刹帝国起冲突。

思索再三,并且问询过李辅,现在大夏的产出之后,林逸还是代表大夏同意了弗拉基米尔的请求。

并且,让关外三省的工厂,紧急给罗刹帝国运输了一大批武器。

得到大夏首肯和物资援助之后,弗拉基米尔任命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沃罗诺夫上将为前线总指挥,统帅驻守在乌拉尔山防线的80万罗刹帝国军队。

同时任命费多尔·费多罗维奇·帕利岑上将为帝国西南方面军总司令,手里面兵力足有五十万。

这样一算,罗刹帝国在针对布派共和国总计投入了130万的大军。再算上配合大夏行动的30万军队。

目前而言,罗刹帝国已经把自己手里面所有的兵力,全部派遣到了前线。于是罗刹帝国陷入到了外严内松的情况。自己国内腹地,没有多余的兵力。

为了缓解这个情况,弗拉基米尔签下了动员令,要求适龄的帝国男子,都需要加入到收复故土这一伟大的事业当中。

而目前,从动员令的签发,到罗刹帝国新招募的士兵而言,他们对于能够收服布派共和国故土这件事,还是非常的有动力的。

只是短短的半个月,罗刹帝国已经招募到了超过80万的新兵。

不过,按照大夏这边的预计,这80万新兵,已经是罗刹帝国所有战争潜力的一半了。剩下的那一半劳动力还需要在工厂中,为前线生产武器装备什么的。

在准备了半个月之后,弗拉基米尔就迫不及待的下令,要求向布派共和国发动进攻。

这里额外说一句,罗刹帝国和布派共和国签订的是停战协议,而不是停火协议。

当年在大夏的斡旋之下,罗刹帝国和布派共和国签订的停战协议。双方保持了表面上的和平。

但是在停战的前几年,双方在边境上,时常会有摩擦。

这就有点像后世的半岛,虽然也是签订了停战协议,可是时不时会爆发一下冲突。

而这样的局面,在双方签订停战协议五年后,由大夏再一次组织双方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才算是彻彻底底的停火了。

而也正是因为这份协议,加上罗刹帝国在布派共和国跟汉斯帝国开战后,依旧保持原有的和平。这才让布派共和国出现判断失误,认为罗刹帝国不会对他们动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