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南音被齐格当做了外挂(2 / 2)

小格格们走出宫门以后,感觉恍若隔世,今天一天在储秀宫,可太开心了,好吃的好玩的太多了,甚至规矩都没有那么重。

不仅和馨格格、静宜格格和赛宝格格都格外的热情,就是听说十分威严的太皇太后娘娘,今天也一直笑眯眯地,看上去比家里的老祖母还好说话一些,可见传闻是有些不实的。

而且,这一日也算是见识到了,传说中的南音姑姑,到底有多厉害了。不仅做出了那样好看又好吃的生辰蛋糕,还有积木拼装那样好玩的玩具,连没看完的傀儡戏,都觉得十分有意思。

待小格格们回家后,家长的长辈问起来,她们也像小阿哥们一样,一边回忆着给大人们描述,一边对这美妙的一天恋恋不舍。

“那个生辰蛋糕,有……有这么大!”小格格们向长辈描述时,在地上画了两个大大的圈,“我们有……有……”实在是数不清有多少人,只好道:“有那么多人,可是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块蛋糕,又香又甜的,特别特别好吃!”

奶油蛋糕的名声,已经在这京城的上流社会中,传播了好几轮了。

从二月份大阿哥胤褆生辰时,就开始传了,可惜只有去宫里小孩子们尝过,而孩子们带回来的一些点心,也让大人们只浅尝了滋味而已。

也正是这份浅尝,让京中许多达官贵人牵肠挂肚了起来,甚至找了各地的厨子来尝试,却都复刻失败了。

蛋糕胚倒是容易,因为这东西和鸡蛋糕类似,难的是奶油这个东西,只是模糊知道用了奶、蛋、糖来做的,具体还有什么,如何配比的,还真没人知晓。

更何况,南音还让那白花花的奶油,弄出了那么多颜色来,又做成了各种花啊、草啊、小动物之类的,就让这东西越发显得难了。

这次两位小格格生辰,因为静宜格格不能吃鸡蛋,这蛋糕又是用了鸭蛋做的,倒是让宫外头想复刻出来的人,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以至于,宫外头对奶油蛋糕的说法,越来越玄乎了。

齐格自是听了一耳朵,等到南音再次出宫来时,便和南音说起了,这京城里的人,对奶油蛋糕的渴慕之情。

南音听得有些哭笑不得:“哪有那么神奇啊?”

齐格道:“姑姑莫要谦虚了,你的蛋糕做的那般香甜,尝过的没有说不好吃的。以前啊,宫里若有什么新鲜吃食,很快便能从御厨手中拿到方子,各家的厨子也能学着做。但这蛋糕,还真无从学起。”

南音知道,齐格这是在试探她的态度,是要将蛋糕作为自己的一个独创,稳固自己在宫中的地位,还是愿意分享出来,让权贵们,也能在想吃的时候,就吃上蛋糕。

但南音是不可能将如何做蛋糕的事,传播出去的。

毕竟她做那么大的蛋糕,也要依仗系统的帮助,特别是颜色上,须得用可食用色素才做得出。从菠菜、胡萝卜之类的蔬菜中,提取的色素太容易氧化了,做做饺子馒头什么的还可以,做蛋糕就不行了。

于是南音道:“这东西,确实不好做,所以暂时只有宫里头才吃的着。”

听到南音这般说,齐格便明白了,不管是因为何故,反正蛋糕这东西,宫外的人是没法学了。

齐格想了想,问:“七月便是我家老祖宗寿辰了,我能拜托你,帮着做个生辰蛋糕么?”

南音第一反应时不信:“你莫要因为想吃蛋糕,便借着安亲王妃的寿辰来诓我。”

齐格被南音的话,气得直接翻了个白眼:“你若是不信,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我家老祖宗的寿辰,是不是在七月!”

南音想了想,道:“即便是安亲王妃寿辰在七月,那也得考虑是不是逾制吧?要知道今年太皇太后娘娘与圣上的寿辰,可都没有大办的,也没有寿辰蛋糕。”

因着边境不稳,康熙一直在忙于镇压叛乱之事,不仅没什么心情过什么寿辰,平日里也没有大肆操办过什么事,甚至连大选都停了,就是为了避免铺张浪费,影响了打仗的军需。

太皇太后和皇帝都没享受,其他人自然也不能过于高调享受,否则可能会惹得康熙不快,给家里招来不好的事。

齐格思索了一番,觉得南音说的有道理,又道:“那你别做个太大的,做个小一些的,够我们一家尝一尝就行。”

南音问:“你们家有多少口人?”

老安亲王还在,安亲王府就没分过家,所以齐格父亲那一辈,都还和老王爷他们住一起,这一家子,可不是普通的一家子。

齐格顿时语塞,他家上上下下加起来,不算那些偏房妾室格格之类的,只算福晋侧福晋的话,都有几十口子人。

每个人都要尝一口,那也得挺大一个蛋糕了。

见齐格陷入沉默,南音就猜到了,老安亲王恐怕是一大家子人呢。

于是,一直到庄子上后,齐格都没再提蛋糕的事儿。

庄子的玉米地,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让人长精神,一根根玉米杆看上去十分挺拔,一棵玉米杆上,长了两三个玉米棒子,已经长得挺大了。

管事的第一次注意到那玉米棒子的尺寸时,都大吃一惊,这可比他熟知的玉米要大多了,而且穗粒儿饱满,每根棒子上都长满了籽儿。这样的玉米等到收获的时候,产量可不得吓死人?

此时的管事,对着南音,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完全信服了这姑姑确实懂种地。

听着管事的对南音马屁不断,齐格好奇地问:“这玉米,真的有那么了不起吗?”

“那是当然了!”管事的有些亢奋地回答道,“旁的玉米种出来,有这么两寸多,不到三寸长,而且时常有瘪的,就是棒棒上不长粒儿,像这般还未完全长熟,就有三寸多长,还长满了穗粒儿的,可是第一次见!”

“要知道,这样的不止几棵玉米杆是这样,是这一整片地都这样!贝子爷,您想想,这一整片地,能收多少玉米?小的粗略估算了一下,一亩地至少一千斤起步啊!①”

齐格不由得被这个数字震惊到了:“你说什么?一千斤?”

要知道在眼下,一亩上等好的田地,产出的小麦或者水稻,能到五百斤都是大丰收了,更何况是一千斤!

齐格放眼望过去,发现这块种玉米的坡地,也不是什么水足肥沃的上等田,却有着这样高的产量,太让人意外又惊喜了。

即便是齐格不太务正业,也明白粮食对一个国家的意义,明白高产粮食的重要性。

待他回过神来后,忍不住看向了不远处正在检查玉米棒情况的南音。

这女人知不知道,她地里产出了这么多粮食,会让朝中诸臣和皇帝,有多震惊?知不知道这粮食产量,会有多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朝局?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南音检查了一下玉米的生长情况,发现和系统介绍的情况相差不大,也就满意了。

这个玉米品种,还比当下的玉米更好吃,直接煮了都香香糯糯的,能够给几个小家伙加餐了。

除了清水煮玉米,南音脑子里还浮现出无数个玉米相关的美食,什么玉米烙、松仁玉米、椒盐玉米、玉米羹……对了,最重要的是,有希望能做出爆米花了!

带着满心的欢喜,南音招呼了一声,便抬脚朝着土豆那边走去。

扒开土看了看,土豆秧地下部分,真是硕果累累,一窝一窝的土豆,看着十分喜人。

只是土豆还未完全长成,个头都不大,还要再长一段时间,就能长得拳头大苹果大了。

见管事的要把自己挖出来的土豆埋回去,南音忙道:“别!不用埋回去,待会儿这几棵都给我挖了带回去。这个大小的小土豆,用来煎或者烤,都格外好吃!”

虽然这种是大土豆品种,不如小土豆品种的小土豆好吃,可是南音实在是有些等不及了,孜然小土豆的香味,几乎飘在了她鼻尖了。

管事忙应了是,直接叫了个长工过来挖。

齐格走了过来,问:“这土豆能收了吗?”

南音摇头:“还没呢,还要再长长,等个把月吧,就差不多能长成了,到时候,大的能有你拳头大!”

齐格不由得伸出手,比了比拳头,有点怀疑南音是在说笑。

可是南音在种地这事儿上,还真挺懂的,不至于这么开玩笑。

“如果一个土豆能有我拳头大,那一亩地能有多少土豆啊?”齐格嘀咕道。

谁知道他声音太大了,还是被南音听了去,南音道:“期待低一些的话,两千斤吧。”

齐格又被吓了一跳,刚刚的玉米亩产一千斤,已经够夸张了,结果这土豆还能翻倍?

“你不是说笑的吧?”齐格小心翼翼地问。

南音随手扯了一根草在手里把玩,道:“随你信不信咯,到时候我这地里收割,你会来盯着的,对吧?到时候能收获多少,你亲眼看看不就行了?”

上次齐格就透露了,康熙让齐格盯着自己这庄子了,所以粮食产量到底是多少,康熙肯定也好奇的,齐格就得做康熙的眼线,好好来盯着这事儿。

齐格唔了一声,没直接答应,只觉得南音这话里,还有着别的算盘。

南音才没管他想东想西的,知道今年产量不错后,心情就极好,燥热的天气也没那么烦躁了,小虫子也没有那么讨厌了。

回程的路上,南音感叹道:“今年粮食收得多,我就放心了,肯定养得起善堂的那些小家伙们了。”

齐格依旧处在那种震惊为主的复杂情绪中,听到南音说这话,才略略回过神了。

是啊,最希望庄子上能丰收的,就是南音了,不仅仅因为她是这个庄子的主人,也因为善堂的孩子们,都靠着这个庄子养活呢!所以,南音极有可能不是信口雌黄,而是真觉得会有那么高的产量!

只是,南音说的数值还是太惊人了,齐格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接受。

南音哼了一会儿歌后,突然想起,刚刚齐格没有直接应下帮自己盯着收割的事。

想到到时候六七月天里,那么热的天气,只支使人家干活,不给点好处,也属实不合适,于是南音用商量的口吻问齐格道:“我庄子上的玉米土豆红薯那些,都快收割了,到时候你帮我盯一盯,我帮你做个蛋糕,给老王妃祝寿,如何?”

齐格反问:“你不是说,这事儿不能逾制吗?”

南音没想到齐格这小子记性挺不错的,早上的话他现在还记得那么清楚。

“这等小事,应该难不倒齐格贝子您吧?要知道,如果老王妃寿辰时有了蛋糕,那她老人家可是这北京城里的头一份了。到时候人们说起,说是贝子爷您给老王妃弄来可蛋糕祝寿,不得人人都竖拇指说,贝子爷是个顶顶孝顺的孙子?”南音直接将事情往齐格身上推。

齐格一想,确实是这个理儿。

名声不名声的,倒是次要的,主要是他也确实想和自己的玛嬷表表孝心,平日里他玛法要揍他,都是玛嬷护着他的。只是玛嬷什么稀罕东西都有,别的稀罕物件儿,他也寻不着,这蛋糕是最好的选择了。

见齐格表情有些意动,南音继续道:“到时候啊,给老王妃的寿辰蛋糕上,做一个大大的寿桃,又好吃有喜庆,你觉得呢?”

这年头的寿桃大多是米面做的,还真没出现过蛋糕做的寿桃,这个头一份,让齐格心动不已,不再犹豫了,应下道:“好呀!”

齐格这语气有点欢快,让南音有点怀疑,之前他犹犹豫豫的,是不是在演自己。

不过今天南音心情好,也就不和齐格计较这点小事了。

回到京城,到了善堂后,南音坐在椅子上,吹着过堂风,喝着凉水,缓了两刻钟才恢复过来。

这大热天的坐马车,可真是一种酷刑啊。

南音对系统道:“回头,你得提醒着我,提前筹备一下防暑的事儿,没想到北京的夏天竟然这么热。”

难怪历史上的康熙老出去避暑。这大热天的,没有空调没有冰箱的,属实是难熬。

系统沉默了一会儿后,道:“我觉得,除了这酷暑天气,七月的地震你也得注意一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