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章(1 / 2)

启程的时候,朱翊钧又有些犹豫。再往南走是云南,云南也有边境线,另一边是缅甸,大明属国之一。

因为时间关系,朱翊钧没有去云南,而是从东边出成都平原,直接到重庆府,再走水路过夔州府进入湖广。

?想看天予昭晖写的《大明皇孙的团宠日常》第 224 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出了成都平原,再往东就进入了丘陵地带,山路崎岖难行,再加上到了梅雨季节,雨水特别多,赶路的步伐也不得不慢下来。

这天夜里,他们在一座不知名的山上,突然又下起了大雨,附近没有驿站,只有一座破庙,万岁爷只能屈尊降贵,将就一晚。

王安撑着伞,朱翊钧抬腿就走了进去。

这是皇上微服出巡,不是侠士闯荡江湖,在他之前,早有锦衣卫把破庙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甚至还撒了雄黄粉,以免有蛇。

雨水敲打在头顶的瓦片上,噼里啪啦,朱翊钧睡不着,坐起来,拉着冯保陪他看地图。

正好,冯保也想给他一些启发,这两天顾着赶路,没找到机会。

朱翊钧感慨:“这重庆府,看着不远,走起来可太费劲了。”

冯保笑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朱翊钧一手托腮:“估计还得走上好几日,也不知道重庆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和成都一样。”

冯保心道:“一个是平原,一个是丘陵,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关系。”

朱翊钧目光看向南面:“这里是贵州、云南、缅甸宣慰司……东边是暹罗、安南、老挝宣慰司。”

“我在祖宗实录里看过,永乐元年,设立缅甸宣慰司,是西南地区三宣六慰之一,隶属于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其辖地东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南至南海,西至戛里界,北至陇川宣抚司界。自司治东北至布政司三十八程,转达于京师。”

说到这里,朱翊钧叹了一口气:“嘉靖五年,缅甸宣慰司为孟养、木邦、孟密三家土司联合所灭,辖地为三家所分。”

继河套地区、关西七卫之后,亲爱的皇爷爷又给小皇孙挖的一个大坑。

朱翊钧的思考还停留在领土层面,在他小的时候,看胡宗宪的《筹海图编》,冯保指着上面一处名为钓鱼屿的群岛告诉他:“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守护好我们自己的家园,不被外族侵略,是民族使命,也是国家尊严。”

这些话,他一直记在心里,现在他做了皇帝,他想要的不只是边境和平,更像收复失地,让河套地区、关西七卫、三宣六慰重新回到大明的版图中。

但冯保却指着地图上,缅甸境内一处地方说道:“陛下,你看,这是什么?”

他这语气,宛如发现了新大陆,朱翊钧刚递了个头,旁边的王安伸个脑袋过来看一眼:“这是一条河,叫丽水。”

“哈哈哈~”朱翊钧笑倒在他肩头,“你说得对,这的确是一条河,看着还不小呢。”

冯保看着他俩,烛光摇曳下,神情颇有些无奈。

笑够

了,朱翊钧才拍了拍王安的手,说道:“我想喝口热茶,你去煮一壶。”

王安立刻起身,到旁边的火堆前给他煮茶,朱翊钧又道:“多煮一些,让大家都喝一些。”

王安走了,朱翊钧这才低头,专心去看那地图。这条河确实很长,贯穿整个缅甸地区。

这条河分为东西两支,按照他们手中这份地图来看,都起于云南地区,在缅甸北部一个叫密□□的地方交汇,由北向南贯穿整个缅甸,汇入大海。

朱翊钧的目光投向东边,锁定在浙江、福建一呆。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大明的赋税重镇,富庶程度,远不是程度可比的。

现在不是一千多年前的汉代,也不是八百年前的唐代,现在是万历四年。一百多年前,三宝太监七次下西洋,至此,海上丝绸之路取代沙漠丝绸之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日本、南洋、欧罗巴通过大海来到大明,开海之后,大明的民间商贩也通过大海,将货物运往南洋。

事实上,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途经的那一大片国家正是现在所说的南洋。

朱翊钧忽然问了一个问题:“当年,三宝太监从哪里出发?”

“这个我知道,”门口传来陆绎的声音,“在苏州府太仓州刘家港,前些年我回家种地,途经苏州去过此地。”

朱翊钧又问:“那你知道他是怎么走的,期间途经哪些地方吗?”

“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陆绎抱歉的向朱翊钧笑了笑,“记不清了。”

朱翊钧也抬头冲他笑笑:“与成记得这么多,已经很厉害了,是吧,思云。”

突然被点名的刘守有颇不服气:“我也能说出几个来。”

“那你说说。”

刘守有道:“榜葛剌,他们曾上供瑞兽麒麟。脖子有那……么长。”说着,他手里还比划了一下。

朱翊钧要被他笑死了:“你见过?”

“我……见过图。”

冯保心道:“我见过,不就是长颈鹿,动物园里多的是。”

朱翊钧懒得跟他扯闲篇,低头继续看地图。

这份地图是他出门的时候,从宫里带出来的,全国各地,重要的府、县均有绘制,甚至还画出了南洋许多岛屿和国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