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073(2 / 2)

“啥走路哟,我看见连坐都坐不起来,靠着被子都会歪倒下去。”

秦嫂子听着,神情略带悲伤。

“不对,昨天我还听见他叫奶奶呢,千真万确。”

“嘘……别说了,我二舅妈的表侄女在市医院工作,

() 听说老杨家这几天就是带孩子去看病哩,都说是个脑瘫。”

“嚯,脑瘫!脑瘫怎么会说话?老刘你听见那声‘奶奶’不是他叫的吧?”

小老百姓,对这两个字可不陌生,在大家心目中,脑瘫就等同于“傻子”和“瘫子”的结合体。

可清音却知道,这种认知是不正确,或者不全面的。脑性瘫痪不是每一个都有智力问题,其实还有部分孩子非常聪明,甚至高于常人,后世新闻里还看过好几例考上重点名牌大学的呢……只是他们因为脑损伤造成运动发育障碍、姿势异常而已。

这个病也不是说完全束手无策,其实早期症状轻微的时候,可以干预,康复训练,一定程度上能缓解。

清音有心过去看看,但跟杨大妈又不熟,不知道她什么脾气,万一跟柳大妈一样,明明好心还被她当成看热闹怎么办?她是真的怕了柳家这一家子。

顾安将兴奋的小鱼交给她,“你们先回去,我去看看,要不要帮忙。”

杨家这间屋子是租的,平时只有杨大妈一个人带着孙子,其他人都不过来住,要是真有什么急事,有几个青壮年帮忙也是好的。

住大杂院就是这点好,谁家有事需要帮忙,喊一声就有人出来,像刘家那样的独院还没这么方便。

清音刚把鱼鱼的澡洗好,顾安就回来了,脸色不太好。

“怎么了?”

“柳志强他妈跟杨大妈吵架,说他们家生了个傻子是报应。”

本来两家人之间还隔着一个崔小波的房子,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但耐不住柳大妈是个讨嫌的,看杨大妈家孩子跟柳耀祖差不多大却连坐都不会坐,心里就得意,还老去显摆,说他们家孙子是个傻子都是报应,杨大爷以前是个屠夫,杀猪杀多了,这不报应就来了……今天杨大妈忍不住就跟她吵起来。

说啥不行,说人生病的孩子,柳大妈那嘴可真欠。

“不过,杨大妈也不简单,往柳家门里泼了几瓢大粪,还把柳家门窗从外锁上,一家子被困在屋里跟大粪为伴。”

清音:“……”真想竖大拇指,是个狠人!

那可是大粪啊,公共厕所里舀来的,炎热的夏季正是苍蝇蚊子蛆虫繁殖旺盛时节,那里面“含金量”可不低,就这么潇洒一泼,柳家老老小小被困在屋里,啧啧啧,黄金大劫难。

柳老太那样的人,就需要被人这么治治。

可惜,现在是夏天,气味散发极快,就一屋之隔,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最倒霉的还是崔小波,等柳家门窗打开,他那位置,这几天的风向,直往他家里吹啊。”

顾安嘴角抽搐。

不过,想到那画面,清音还是挺爽的,就是苦了以后上下班从柳家门口路过的人,这得捂着鼻子百米冲刺了吧?

果然,接下来几天,院里怨声载道,杨大妈是不地道,但柳家才是最缺德的,大家联名向一大爷二大爷反应,说这院里再不管管柳家,他们就要翻天了。

以前这俩老头看在柳红梅的面子上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可现在?(),他们也是受害者啊!他们不上班,闲在家里,这味儿都是他们用鼻子吸干的,一想到那酸爽,yue——

于是,当天晚上,一大爷二大爷出面,把柳老太训了一顿,见她还不服,就说要找街道办,老太婆这才偃旗息鼓。自从上次闹出私藏清慧慧通知书的事后,柳家就成了这个街道的反面教材,时不时的要被姚大姐叫过去上思想教育课,还直接撸了柳老头的贫困户照顾名额。

那可是啥也不用干,一个月就能白得五块钱的“荣誉”啊!

柳老太哭了好几天,早知道损失这么大,就让清慧慧去上学吧,她上大学也没什么的,要是毕业能分配个好工作,他们收益更大。

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现在清慧慧彻底跟他们闹掰,不让他们再去取工资,这损失更大。

要是这次的事再让姚大姐知道,姚大姐可要向厂里施压,把他们一家子赶回老家了,柳志强现在不上班,他生病又不是工伤,这房子是书钢福利房,他们没权占用……一想到那个可能,柳老太就瑟瑟发,自此倒是安静了一段时间。

***

时间很快进入八月底,新学期准备开学了,清音把卫生室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交接,最后再上几个半天的班,她又得回归校园了。

这天,刚走进大院,迎面遇到杨大妈,“哎哟,小清你们大学还不开学吗?我听说你现在可是咱们大院第一个正经大学生。”

清音笑笑,她这是讽刺柳志强不是正经大学生吧。

“我妈妈是最厉害的医生哟!”顾小鱼也跟着妈妈回来,热得小脸通红,手里还捧着一牙红通通的西瓜,这是刚才等妈妈下班的时候,童童给她的,她舍不得吃,要留回来给奶奶。

“小清还真是医生?”杨大妈深居简出的带孙子,平时还要去儿子老伴儿那边做家务,所以还真不知道清音的事。

清音:“……”好闺女你可真会给你妈挖坑。

只能干笑着说自己在厂里当医生,有点临床经验。

“你是看哪科的?”

“我是中医大夫,西医不太懂。”

“中医好呀,中医便宜,去年在市医院遇到一个中医大夫,随便两副药就把我多年的风湿病治好了。”

“我也是,我家老头子拉肚子,去区医院一直没找到病根儿,只说回来观察,后来还是小清二副药就给调理好咯。”赵大妈说。

大家于是七嘴八舌说起中医怎么怎么好,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更相信中医,因为他们从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过来,更何况杏花胡同受益于清家医术的人不知凡几,说起中医来都是竖大拇指。

“小清要不去给老杨家孙子看看呗,说不定中医能有办法。”这是热心肠的赵大妈。

“就是,咱们一个院里住着,还是要互相帮助。”这是不怀好意等着看热闹的柳老太。

谁都知道“傻子”看不好,赵大妈是纯热心,

() 柳老太就是撺掇清音出风头,然后好同时看杨大妈和她的笑话,想想那画面她就美得很,那可比过年还开心。()

清音又不是二岁小孩,真就她们说什么是什么,她知道杨大妈这人不好惹,她孙子要真是脑瘫,她也没办法治疗,别到时候又是第二个柳老太。

?本作者老胡十八提醒您最全的《穿成恋爱脑女配小姑姑》尽在[],域名[(()

可耐不住杨大妈已经听见了,双眼冒光地看着她:“小清真这么厉害?”

不怪她怀疑,清音年纪轻,确实很难让人跟经验丰富的医生联想到一处去。

“也没那么厉害,听说您家孩子不舒服,有需要的话我去看看?”清音说得很谦虚,也尽量照顾她的感受。

杨大妈似乎是犹豫了一下,正要让她进去,屋里忽然传来一把年轻人的声音:“不用了,待会儿我们自己送市医院去。”

清音看向一众好心大妈:看吧,不是我不帮忙,是人家不需要。

“哟,你儿媳妇也在家啊,今儿倒是难得过来。”

“我家孩子就是着点凉,倒是劳动众位大妈,都回去吧。”杨大妈家儿媳妇冷声说。

清音也理解,作为母亲,孩子生病了,还有一堆邻居要来凑热闹,这不瞎扯淡嘛,不骂人都是有教养。

她赶紧牵着小喇叭鱼鱼回家去,这浑水还是别蹚的好。

下午没啥事,清音都是在家看书睡觉,而小鱼鱼睡醒午觉之后又跟着奶奶出门玩去了,她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无比,就跟她爸一样。

自从那天无功而返之后,清音已经好几天没在饭桌上看见顾安了,这家伙最近不知道又忙活啥,娘俩快睡觉他才回来,关键是小白也没回来。

想到那只雪白的小家伙,她真的担心,别是被人抓住给炖了吧?这是自己养的第一只小动物,清音有种别样的感情,就像老母亲担忧不听话的孩子一样。

正想着,张姐忽然来到家门口,“小清在家吗?”

清音精神一振,“张姐咋来了,快进屋坐,外头热得很。”

下午两点多,太阳热辣刺眼,清音坐在屋里都要开上电风扇才行,不然一会儿衣服就湿了。

张姐拎着一个大网兜,里头是一个个快有成年人拳头那么大的桃子,红溜溜粉嘟嘟的,十分可爱,连空气里都是水蜜桃的香味。

“哎哟,你这屋可真凉快,这是我婆婆的娘家侄子送来的,他们村就产这种又大又甜的水蜜桃,给我们家送了不少,我想着鱼鱼应该喜欢,就给她送点。”

张姐很会说话,说是给鱼鱼送的,清音就不会拒绝。

“谢谢张姐,小丫头不在家,出门野去了,你先坐会儿,待会儿回来她不知道得高兴成啥样。”

张姐顺势坐下,对着电风扇吹身上的汗,“刚走到大门口遇到一个老街坊,给了她几个。”

清音奇怪,“咱们16号院的?”

“对啊,就杨大妈,她说她住前头倒座房,让我去坐会儿,我没去,我看着他家那孙子还是不好。”

原来,张姐的父母都是机械厂

() 的老领导,从小在机械厂家属大院里长大,跟杨大妈也是非常熟识的邻居关系。“以前回去我妈就说她家那孩子不太好,可我看着何止是不好,跟鱼鱼一个月生的,现在还只能勉强靠着被子坐一会儿,久了就要歪倒。”

她站在门口,刚好把孩子歪到的画面看个正着。

你说吧,同年同月生的俩孩子,一个活蹦乱跳小嘴嘚吧嘚,一个不会说话不会走,杨家人得多揪心?难怪清音以前就发现,杨大妈总是盯着鱼鱼发呆,那就是她想象中的大孙子该有的样子啊。

清音觉得,防人之心不可无,以后还是别让鱼鱼单独跟杨家人待一起。

“要说杨大妈你倒是不用担心,她为人是泼辣些,但别人不欺负她,她也不会主动招惹人,以前在机械厂上班还经常给咱们院里的孩子带吃的呢。”

那时候她在食堂帮忙,尤其招待领导那一顿,总能剩点啥,拿回来哪怕是半个馒头,也是孩子们难得的细粮。张姐家条件不错,虽然不用吃别人吃剩的,但从小看在眼里,也感慨杨大妈是个好人。

“我看她不算老啊,怎么就退休了?”

“还不是为了小儿子,为了不让知青办派下乡,她就把自己工作让给小儿子,她老伴儿杨大叔还在肉联厂上着呢,一个月收入也不少。”

清音了然,这时候的肉联厂那真是最广为人知的肥水部门,多少人挤破脑袋都想进去呢,在那车间随便搂点猪大肠猪下水啥的回来,也是很多人家一年都吃不上的美味,像柳家以前最得意的就是这些免费下水。

可杨大妈咋就这么稀罕个鱼尿泡呢,真是令人费解。

“杨家老两口和老大都是好的,在家属院里名声不错,就是老二以前不务正业,不过现在也收心,准备好好过日子了,就是……”

吃瓜吃一半,清音抓心挠肝,“怎么?”

张姐压低嗓音,“就是老大媳妇,肖云,是个只顾娘家弟弟的主儿。”

“扶弟魔?”

“啊对对,是这么个意思,就是一心帮扶她娘家弟弟,婆家人死活却一点不管,你说为啥她男人和公公现在不敢往家拿东西了?”

肉联厂的肥水,谁都忍不住要搂点回家,可杨家搂回来那么多,全被肖云拿回去补贴娘家人了,娘家人还口无遮拦把这事往外抖落,她弟弟上国营饭店喝醉了大放厥词,说她家在肉联厂有关系啥啥的,正好被隔壁桌肉联厂厂长听见,回来就严令彻查,到底是哪些人在挖社会主义墙角。

这下,害得大家都没油水吃了,同事们真是恨死了杨家父子俩,杨家父子俩本来胆子也挺小,别人敢拿半斤,他们顶多只敢拿二二两,现在那是连手指都不敢在肉上碰一下了。

“居然有这么扶弟的姐姐……”

“这算啥,老杨家是真正的实实在在的厚道人,她嫁过来十二年没孩子,老两口都没说她一个不字,现在还生个脑……那样的孩子,杨家还任劳任怨的养着,经常是走哪儿带哪儿,杨大妈没了工作后,本来被街道分到一

个扫厕所的临时工作,就因为要带孙子,还放弃了,肖云立马转头就让自家老娘去了,你说这真是……”

张姐喝口水,平时她也不是这么爱说长道短的,但今儿是跟小清,她嘴紧,作为一名合格的吃瓜人,她必须把自己吃到的瓜全都分享出去。

她这人说话还是比较客观的,清音相信她的瓜应该没水分,保熟。

“就这,肖云还在家闹离婚呢。”

“为啥?”她们常听说的是婆婆对儿媳不好,这种婆家整体都还不错,偏偏儿媳作妖的真是第一次。

“我妈有天晚上吃坏肚子,夜里出去上厕所,听见他们家小声吵架,肖云说要把孩子送郊外,对外就说病死了,但杨家人不同意,她就闹离婚,说是不想被这傻孩子拖累。”

“她想把孩子扔掉?”清音倒吸一口凉气,这种事只有落后偏僻的农村,生了女孩的家庭才偶尔发生。

清音深深地叹口气,她做妈妈,真的听不得这个。

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能忍心扔出去呢?扔到荒郊野外,可不会被人捡回家,都是要么饿死,要么进了豹子野狼的肚子。

一想到那个自己从未见过的跟鱼鱼一样大的孩子,居然要被自己妈妈扔掉,她心里就非常不舒服。

“这肖云真不是个东西。”不仅扶弟,思想还极端危险。

俩人齐齐叹息,杨家真挺倒霉的,非常倒霉。

生个那样的孩子是意外,谁也不想的,要是怀着时候能检查出来,那出于优生优育的目的不要是很明智的,但都二岁多,有呼吸有心跳了,谁做得出呢?

“你知道为啥杨大妈要单独来你们院里租房住吗?”

清音摇头。

“是肖云放话,说只要孩子在身边她就不跟杨老大过日子了,要离婚,杨大妈没办法,为了保住儿子的婚姻,只能带着虎子出来租房住,平时还得经常回去给他们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啥的,就这,她还不满意,二天两头跑娘家呢!”

难怪,清音就说奇怪,杨大妈在这边住了这么久,跟谁都不太熟,大家也很少见过他们家其他人过来。

“所以这肖云啊,咱机械厂大院都不喜欢她。”张姐终究是阅历更丰富些,“她不想被孩子拖累也是人之常情,但有这种想法,就怪瘆人。”

自己生的孩子,都想扔出去喂狼。清音庆幸,还好自己今天及时撤退,没圣母心发作给虎子看病,不然还真说不清了。

她上辈子就看过新闻,有的新手父母,刚回家就不小心把刚出院的新生儿闷死了,结果抱着死孩子去医院“抢救”。医生刚把孩子接过去,他们就立马说是医生弄死的,声称明明来的时候还有气儿……当时,她是当奇葩新闻看的。

那还只是无心之失,肖云这种已经出现极端危险想法的家长,可以说就是行走的危化品,沾上就要脱层皮的。

清音叹口气,只是可怜了那个叫虎子的小男孩。!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