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 090(2 / 2)

() 关键吧,这不是感谢整个中医科,而是专门绣着感谢清音清大夫的!病人和家属们别的不说,“清音”两个字是看得明明白白,也打听得明明白白。

医院听说他们要送锦旗,赶紧就把分管医德医风的副院长叫出来,带着他们亲自来了。

还是那句话,这年代送锦旗的可不多,不像后世随便上文印店广告店都能买到一面,随便一个医生诊室和办公室都挂几面,目前也就心内科里挂着两面而已。

而清音,一名三十岁不到的兼职大夫,居然能收到一面锦旗,这是何等的光荣!

副院长跟她握手,说了不少勉励的话,又让院办干事好好学习学习,回头立马写一篇关于清音的个人先进事迹通讯稿出来,在医院层面上来说,因为送锦旗的人是港城来的大老板,是华侨,这时候可是鼓励华侨归国创业,促进经济投资的,他们医院这是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做贡献的!

所以院里上下非常重视,而写文章这项重要工作就被马干事以“我跟清大夫是朋友”“她的事迹我熟”为由接下来了。

反正他确实比其他人更熟悉清音,还全程围观了高伟的治疗过程,写起来更得心应手。

话说今天的医院里,孔老板紧紧握住清音的手,使劲晃动,不舍得放下,清音感觉自己手掌都快被他握碎了……他下手实在是太重了呀!

“我孔某人没想到会有今天,要不是清大夫的宅心仁厚,请我为他献血,我就不可能遇见我的亲生孩子……感谢你送给我们父子相见的缘分,清大夫,请受我一拜。”

他深深地鞠躬。

“要不是清大夫对高伟的竭力医治,要不是清大夫的力挽狂澜,我儿L……我们可能没机会见面。”

要不是清音在高伟已经被血液科判死刑的时候说愿意试试,要不是她把药价控制在最低能让高家坚持下去,要不是她每次诊费都分文不取,要不是她帮高伟母亲找到个临时工作,要不是她主动找自己问血型的事,要不是……这么多环节,但凡她是个怕麻烦的,不“多管闲事”,随意放弃一个环节,高伟现在都不可能还活着。

现在呢,高伟不仅活着,还治愈了,相认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高伟去港城,那边的西医看了,说高伟这个情况完全没必要做骨髓移植,因为他压根就没病!

说他在内地被诊断为重症再障,港城的医生不信,又检查了一次,甚至怀疑是不是内地医院诊断错误。但只有死里逃生的高伟知道,他是生过病的,没留下痕迹不代表他能忘记那种每天抽血化验等死讯的煎熬与痛苦,更不代表他能忘记清音的恩情。

孔老板两口子给了高伟第一次生命,养父母给了他第二次,清音则是给了第三次。

“这份大恩,我孔某人和内人定将铭记于心。”

高伟膝盖一软,刚要跪下,清音赶紧使出吃奶的力气将手抽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托住高伟双臂。

可千万别跪啊!

她是新时代女性,不兴这一套,“

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_[((),大可不必。”

高伟觉得自己身体恢复挺好的,但在这一刻,清大夫的力气却比他大多了。

清音将人托住,稳稳的交给孔老板,“两位能父子团聚,本就是好人有好报的事,大可不必太过强调我个人的贡献。”

送的锦旗倒是挂在诊室正对面的墙上,但水果却被她分给了在场的医务人员,红包却被推回来,孔老板看她“油盐不进”,心里愈发佩服。

孔老板不仅给了高伟钱,还给了高家父母很大一笔感谢费,老两口大可不必再继续扫厕所赚生活费,那笔钱存银行的话,利息都比他们一个月工资高了几倍,但他们还是想继续工作,找个事情做着,心里也不那么空虚。

因为高伟接下来就要去港城接受良好的精英教育,为以后接手家族生意做准备,他需要去好好的拜别父母。

他一离开,孔老板就去找刚才自称是清大夫朋友的马干事,“我也知道清大夫两袖清风,我送的黄白之物难入其眼,不知道她生活或者工作上有没有什么困难,我能帮忙解决的?”

马干事想了想,摇头。“清大夫个人能力很强,还真没什么需要帮助的。”

房子自己买了,孩子有学上了,一家子朴素而幸福,送啥都对她个人意义不大。

“不过,清大夫是个博爱的人,早在几年前她就在原单位成立了一个儿L童关爱门诊……”巴拉巴拉。

孔老板听得连连点头,抚掌称赞,“清医生不仅医术高明,还医德高尚,孔某人佩服!”

孔老板若有所思,他想起高伟说起自己这几年看病的艰辛历程,从乡村到公社,再到县城,市区,省城,最后到书城市,因为没钱,每一步都走得那么艰难。

有些人的着眼点,并不是在自己的得失,而是其他千千万万跟他们一样身处困境的普通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因为花无百日红,谁也不能确定自己能富多久。

“成立这样的门诊清医生也是自掏腰包苦苦坚持,虽然有工业厅和厂里的投入,但现在随着小患者越来越多,补贴那点钱估计也要撑不下去了。”

马干事跟清音接触多,知道她最近正头疼这件事,也就顺嘴说了。

而孔老板一个做生意的,最不缺的就是钱嘛!

“我孔某人在港城虽不是什么排得上号的巨贾,但这种行善积德的事,我和夫人都很乐意去做。”

马干事是谁啊,眼珠子一转,得嘞!

又帮小清找到条门路,他也是很实用主义的,要他说,孔老板为了找到高伟,这两年在港城算命大师那里花出去的“功德”,都够小清多帮助成千上万的儿L童了,那就意味着能挽救成千上万的家庭,这不比给大师塑金身还功德无量吗?

清音知道孔老板要给儿L童关爱门诊捐钱,当即也不拒绝了,这可是真正的大好事啊。

第二天,清音专门请了一天假,带着孔老板亲自上书钢转了一圈

() (),名义是参观学习?()_[((),其实就是实地考察一下。听说是港城来的大老板,还有省里专门负责招商引资的领导陪同,书钢的领导们都很重视,由刘厂长和沈副厂长亲自负责接待。

当然,清音也难得的,推辞不过之后,能走在众多领导前面,与孔老板并排。

那排面,鱼鱼躲在看热闹的人群里看见,眼睛都冒小星星啦!

她顾小鱼的妈妈真厉害!比厂长伯伯还厉害呢!

他们一路走,清音一路介绍,目前留在市内的部分都不涉密,可以大大方方的介绍,孔老板虽然不是做重工方向的,但身边的合作伙伴里总有涉足的,清音也是打算要是能给书钢带来点机会也不错。

逛完生产车间,又将人带到此行的目的地——卫生室。

清音对自己手底下人还是信任的,也没专门提前通知准备啥,平时怎么工作今天还是怎么工作就行,甚至除了林莉,就没人知道今天会来这么多“领导”。

上午十点半,正是卫生室人山人海的时候,以前还觉得空旷的门诊大厅,此时已经人头攒动,排队挂号的,等着缴费的,拿药的,准备做治疗的,但凡是有板凳的地方,都坐满了人。

坐不下的,就靠墙站着。所有穿着工作服的人员,忙得快要起飞,看见忽然进来的一群人也没功夫接待。

孔老板看了一圈,又专门去各个诊室门口看过,连住院部都不放过,最终感慨:“硬件规模似乎跟不上病人数量啊。”

刘厂长连忙附和:“是这个理儿L,一开始我们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病人。”

“这里也有西医的,对吗?”

清音连忙又带他去西医诊室,那里坐诊的是后面招进来的小年轻医生,病人着实不多,“因为没有检查设备,也只能简单的看点小病常见病。”

孔老板点点头,“你们目前需要些什么设备?”

众人一愣,清音反应迅速:“最基础的血生化、肝肾功,这不用说,您也知道,要是有条件,能拍片就好了。”尤其骨伤科的病人,张主任自然是经验丰富的,一看一摸大部分都知道伤在哪里,但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要是能有台X线机,或者B超机啥的,能在影像学上多一层诊断依据,那自然是事半功倍,能让医患都少走弯路。

可惜,这些设备的配备,最低也只走到区医院,这还不是每个区都有,东城区完全是因为秦振华的关系才能配备上,据清音所知,目前书城市的五个主城区里还有三家没有呢。

孔老板点点头,用粤语跟身边秘书模样的人交代几句,秘书赶紧记下。

然后,一行人又来到儿L童关爱门诊,这里等候的病人和家属,很明显无论是穿着还是神情,都透着一种愁苦与无奈,能顺利通过审核得到免费治疗名额的,家庭条件都是非常困难的。

孔老板随意找了几个小孩,有的剔着小光头,有的面黄肌瘦,有的则是肉眼可见的肢体残缺,简单询问了一下情况,越听心情越不好受。

最终,他连饭

() 都没吃,就离开了,可能是想到自己儿L子这么多年的经历吧。

倒是下午,他的秘书过来了,还带来一份捐赠协议。

“孔总感念清医生的医术医德,想为贵单位出一份力,这是捐赠清单,请各位看一下。()”

刘厂长接过去,没急着看,先递给清音,毕竟这是她用自己能力换来的。

清音也没推辞,迅速看下来:每年现金捐赠三十万元人民币(后续依据孔氏集团运营情况适当增减);一次性捐赠M国产××型号X线检查仪一台;一次性捐赠D国产××型号黑白超声检测仪一台;一次性捐赠血液生化检测仪一台……

看下来,单第一年的捐赠价值就将近百万元!更别说现金捐赠是每年都有的,三十万打底,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啊!

清音饶是见多识广,也艰难的咽了口口水,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啊!

林莉一看她表情,也忍不住凑过去看,哎呀,这两台仪器比区医院的还先进,听老秦说这可是国外最先进的技术了,目前也就港城的私人医院舍得买。?()_[(()”

刘厂长一看,他不懂什么仪器设备的,但他知道三十万现金捐赠是什么概念,厂里加上卫生厅、工业厅所有的补贴拢共也才十万块,孔老板一口气就是三十万,这这这……有钱人的钱可真不是钱啊。

秘书见他们吃惊,他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这些钱真的不少,尤其是在贫穷落后的内陆地区,一下子就把书钢卫生室的配置提到了比区医院还高一个级别。

“小孔总,嗯,也就是高伟,他说等他先上完学,以后努力为清医生捐赠更多的硬件设施。”

清音眼眶湿润,是真的被孔家的财大气粗给感动到了,“谢谢两位孔总,谢谢林秘书,谢谢你们的宅心仁厚,书钢全体同仁和万千病患一定不会忘记孔家的慷慨与仁厚。”

众人齐齐鞠躬。

签订好捐赠协议,厂里还专门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清音本来对这些活动不感兴趣,但刘厂长下命令让她必须来参加,她只得又请了半天假。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设备进场,安装调试,以及专业操作人员的培养。林莉主动提出,清音只管招人,招进来她让秦振华过来当师傅,手把手的教,不出两年肯定能给她们带出几个徒弟来。

清音点头,把要求放出去,沈洪雷自己去医学院要人,很快师父徒弟到位,书钢卫生室的先进检查设备就正式上线运营。

清音过去看了几天,发现一切井然有序,也就不在这件事上分心,她得赶回家算自己的账。

今天刚子又给送了几张单子过来,房子快装修好了,采买的材料也差不多了,她需要把账目算一算。

除了比较重要的大梁和椽子没换,其它能换的都换了一遍,还加盖出两间耳房来,一间装修成洗漱间,中间做一个隔断,外头洗脸刷牙洗脚,里头靠窗的地方装了淋浴喷头和一个大浴缸。

冬天在大浴缸里暖暖的泡个澡,夏天在淋浴喷头下几分钟洗个战斗澡

() ,不爽吗?

另一间则装修成卫生间,也是中间做个隔断,外头留出以后放洗衣机的位置,里头则是装上抽水马桶,她是真的受够公共厕所了,早晚都要排队,夏天苍蝇蚊子乱飞,有时候扫厕所的工人不勤快点,还会溅起一些那啥啥……

想想,她就觉得恶心。

该换的换,该装的装,算下来拢共花了快七百块,这要放一般的小城市,足够买套小房子了。

清音算了一下,又按照比市价高两成的工价给刚子一群人结算了工钱,不为别的,就为刚子为这事跑了这么多趟,货比三家,这都是值得的。

刚子红着脸,“嫂子要给钱就是跟我见外了,我不依,我今儿L要敢收嫂子的钱,回去英子就跟我急。”

“拿着吧,活又不是你一个人干的,你手底下那么多兄弟也要养家糊口,不能让人白干。”

“英子要跟你生气,让她来找我。”

刚子这才咧嘴笑,可笑着笑着,又快哭了,“嫂子你帮咱们想想法子吧,怎么才能生个闺女?”

他们家的小老二来妹出生了,就在上个月……他在产房外等了两个小时,结果又是一个带把儿L的,那心情,真的他当场就快哭了,一方面是气又是个来妹,另一方面也是心疼英子,受这么大罪居然生个儿L子!

“你们还想生呐?外头不是说要实行计划生育了嘛。”

刚子更是笑比哭难看,“可没个闺女,心里就是觉得遗憾。”

好嘛,清音也不好说啥,大儿L子叫招妹,二儿L子叫来妹,希望他们能得偿所愿吧。

但要从医学的角度,她也给不了任何建议,“放宽心,先把身体养好,不能仗着英子身体底子好而不重视。”

“是是是,这肯定的,我专门给她请了个保姆,照顾她坐月子。”

就因为这保姆,还引发一场事端呢。说是祥子和媳妇听说他们生了,又是个儿L子,心里气得不行,本来这两年他们日子好过他们就够气的,谁知道二胎还是个儿L子,祥子老婆气得哭了三天三夜,后来再听说他们居然请保姆照顾月子,她气得让祥子这大舅哥来好好的教育了刚子一顿。

然而,刚子不在乎,该请还是请。

最后,祥子说,既然都要花钱,这钱与其送外人,不如给娘家嫂子,让英子嫂子来照顾吧,她有经验,又是亲姑嫂,肯定比外人照顾得好云云。

“结果你答应了?”清音诧异。

“这怎么敢,回去一说,英子就把我骂了一顿,她说了,几个侄女吃的穿的咱们每年买点,压岁钱多给点,就是帮她们交学费都行,但别的牵扯就算了,亲人之间一旦涉及到雇佣关系,那就等着扯皮吧。”

清音笑起来,英子可真清醒。

***

8月15号这天,清音照常到西山疗养院上班,刚看了三个病人,鱼鱼就在诊室门口一瞄一瞄的。

清音奇怪,让其他病人先等一下,把她叫进来,“你跟谁来的?”要是敢乱跑,她会打屁股的。

“跟爸爸哟!”

清音往外面一看,果然顾安站在远处,没进来。

“你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好端端的来等自己下班?这不像父女俩的风格啊。

“我们去看新家吧妈妈?”大腿上多了某个挂件,一脸期待。

清音心头一喜,房子彻底装修好了吗?她那天算过账之后就没再见到刚子。

往门口看了看,“还有几个病人,等我看完。”

“好~”父女俩乖巧地等在门口,刚看完就到下班时间,清音脱掉白大褂,洗完手,一把将鱼鱼抱起来。

五岁的鱼鱼真的很重,铁坨坨的,但清音觉得自己就是到了八十岁,依然想把她抱在怀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