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 098(2 / 2)

音机一样的消费吧。

果然,第二天上午,陈老让她上门做客,顺便把脉的时候才算见识到啥叫富贵迷人眼,啥叫泼天的富贵,啥叫……咳咳咳,不谈钱,不谈钱。

陈庆芳现在可是货真价实的鹏城女老板,听说年后就打算在港城买房了呢,一辆小轿车的价格跟港城的千尺豪宅比起来真的不算啥。

清音觉得,陈庆芳要是重生穿越文女主角,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她有点能想得通,毕竟有阅历和上帝视角,但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只因为对本土国情研究透彻,又把研究资本主义运作方式研究得透透的,就能取得这样的效果……这才是大女主嘛!

至于自己,清音觉得,她也就是占了点穿书的优势而已,大富大贵是不用想了。

顺便给老两口把个平安脉,陈童就带鱼鱼去看给她的礼物。

每一年,陈庆芳都记得给她买新衣服,各种颜色鲜艳款式新颖的羽绒服牛仔裤,各种蓬蓬松松的公主裙和小皮鞋。

而且,人家这买可跟清音的“买”不一样,清音每次都会特意买大点,企图多穿两年,陈庆芳从来只买合身的,穿过那几个月就穿不了的……算下来,鱼鱼这两年的衣服都让她承包了。

不过,今年还多了一样东西——“童童哥哥这是什么呀?”

鱼鱼抱着一个彩色的塑料大盒子,上面绘着一个穿紫色裙子的外国小姑娘,正在冰面上翩翩起舞,而她脚下也穿着一双紫色的带轮子的鞋。

“溜冰鞋吧?”陈童也不确定,帮着把盒子拆开,果然里头是一双紫白相间的溜冰鞋,鞋底有轮子,侧面还有些金色的会发光的颗粒。

鱼鱼可是最聪明的小孩,当即把鞋子藏自己衣服里,捂住,悄咪咪往里一看,“夜光的耶!!!”

高兴得破音了都。

陈庆芳见她这么喜欢,觉得一路的辛苦都值了,“溜冰鞋,也叫溜溜鞋,试试看合不合脚。”

“可是这里没有冰呀……”

“没冰也可以溜呀,只要路面平整,在家里院子里都可以溜。”陈童研究一会儿连忙说。

陈庆芳笑着点点头,“我看人家外国小孩都穿这个,想着鱼鱼肯定会喜欢,哦对了,童童也有一双,在楼上。”

陈童赶紧跑上去,抱下来一个红色的大盒子,他的是一双红黑色相间的,尺码也大了很多。

俩孩子穿上,尝试着扶着墙站起来,刚开始掌握不好重心,轮子一滑,俩人要么前倾要么后仰的,可玩了十分钟就熟练多了,尤其是陈童。

他爸可是战斗机飞行员,娘胎里自带的平衡感杠杠的,没几下就能熟练地“滑翔”了。

“别着急,先把腿弯着,别站直……”

“对,然后感受一下底下的轮子是怎么发力的,找着感觉没?”

“鱼鱼你慢点,这样,先拉着我的手,慢慢的……”

很快,俩小孩就在屋里滑起来,两老口也不嫌吵,很少有能陪着孙子的时候,自然是他们想

干嘛就干嘛。

清音看鱼鱼开心得都快飞起来了,一张小脸兴奋得红苹果似的,心说早知道鱼鱼会喜欢这东西,她也早点给她买,上辈子偶尔从市民广场经过的时候,还经常能看见好多小朋友穿着轮滑鞋做训练呢。

那个时候好像每个小孩都有至少一双,父母不会滑的还要去请教练教,学费也不低呢。

谁能想到,她六岁的鱼鱼居然就提前这么多年享受到那个时代小孩的快乐了呀!

“谢谢陈阿姨,您看您每次都这么记挂着我们。()”

客气什么,鱼鱼就跟我孙女一样,从小看着她长大的。?()_[(()”说着,又赶紧让两小只回来,把头盔和护膝护肘都戴上,怕他们跌倒弄伤自己。

清音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两双溜溜鞋将在整个书钢,不不不,整个书城市兴起一股潮流。

果然,才刚走出陈家,隔壁的沈飞扬和刘红旗站在二楼,看见他俩手牵手的“翩翩起舞”,明明是在移动,但脚底板却没离开过地面,连忙问:“陈童,顾白鸾,你们穿的啥?”

“溜冰鞋。”

“你们要去溜冰吗?大夏天的可没冰。”

“不啊,大马路上也能滑。”陈童再稳重,毕竟也是孩子,原地表演了个转圈,可把他俩羡慕坏了,连问哪里买的,多少钱。

没走几步,又遇见书记家小孙子,也是一样的问题,等回到杏花胡同这边,孩子更多,大家直接把他俩围在中间,又看又摸的,反正钱不钱的无所谓,他们就要!

“妈妈我要溜溜鞋!”

“溜啥溜,你新鞋不是昨晚才穿上嘛!”

“我不要布鞋,我要陈童和鱼鱼这种带轮子的溜溜鞋!”

家长们一看,那漂亮,那洋气,肯定老贵了,只能转头给孩子屁股上来两个大巴掌,“边儿去,石兰省没这鞋子,要买你们上京市买去。”

鱼鱼这老实孩子:“京市也没有,穗穗和她妈妈去看过呢,都没有。”

于是,话题很快转到南方到底怎么了,这几年到底发生多大的变化,到底有多发达的讨论上来。

这个说他家远房亲戚去年去了南方,过年就戴着金表回来。

那个说他们车间谁谁家的侄子,去了两年就把全家从大杂院搬出来,住进了铁路小区新买的房子里。

……

以前,顶多是捕风捉影,以讹传讹,但这两天陈庆芳的阔绰,他们却是亲眼所见。

杏花胡同的老百姓们,在一辆小轿车和两双溜溜鞋的启发下,第一次开始向往南方,向往鹏城。

清音可没时间注意那些,鱼鱼自从学会穿溜溜鞋后,玩心更加大了,每天吃饭都得一家子出去找,碗一放下,人就消失了,她每天都要跟闺女斗智斗勇才行。

在家附近胡同里的道路上玩她不担心,毕竟有陈童带着,但她担心他们玩到大马路上去,虽说现在车子没有后世多,但也还是经常有车经过,控制不好速度无论是车撞他们身上还是他们撞车身上都

() 不是闹着玩的,只要半小时不见人就得去找。

鱼鱼也是个喜欢分享的小姑娘,她的紫色溜溜鞋自己玩够了也会借给小菊和海燕穿会儿,虽然她们压根穿不了,太小了。而陈童见她休息,也会跟着休息,把自己的鞋子借给其他男孩玩。

这时候,大院里就是最热闹的,因为几乎所有孩子,只要不是脚特别大的,都能上脚试一下,要是有谁不会滑跌个大马趴,那笑声都快把屋顶掀翻了!

谁要是会滑的,那就是各种喝彩与口哨齐飞,大人们在屋里听了也跟着笑,短短几天,已经有好几拨家长找到陈庆芳,请她帮忙给自家孩子也带一双回来。

毕竟价格也有他们能接受的,鱼鱼这双一看就非常贵,那买一双一般点的就行,反正孩子嘛,就图个新鲜,谁知道他会玩几天,买贵的还浪费呢。

陈庆芳一一答应,甚至直接给秘书打电话,让她现在就安排人出去采购,争取半个月后寄到书城市来。

而就在这样热闹的氛围里,1982年的国庆节来了,英子的肚子提前几天发动,她体格好,又经常运动,再加上是三胎,都还没来得及找车子送医院,在家里直接来了个半小时超快顺产。

孩子们正在玩溜溜鞋,忽然听见有人喊,“招妹来妹,你妈生了!()”

生了啥?③()”

“生了个弟弟。”

两张期待的小脸顿时成了小苦瓜,“咋不是妹妹啊?”

“那你回家问你妈去。”

众人又是哄堂大笑,清音带着几个孩子赶紧上刚子家,听见一个小猫崽子似的哭声,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怎么就是……是个弟弟呢?

明明怀着的时候,妈妈(婶儿)都喜欢吃辣的呀!无论是招妹来妹还是鱼鱼,都坚信肯定是个小妹妹,鱼鱼甚至把自己小时候的车车找出来,还把自己穿小了的裙子也准备好,结果……变成了弟弟。

清音忙自己的工作,上次看见英子的时候才六个多月,咋这么快就生了。说来这两口子为了追个闺女也是魔怔了,来妹还没满周岁他们就开始备孕,硬是逼着清音告诉他们怎么做生闺女的概率能高点,清音想不出来,干脆就照着网络上说的啥多吃肉酸性体质,早上同房啥的,刚子每天早上累成一头老黄牛,结果……

就是不知道,这次他们打算给孩子取个什么小名,是盼妹还是啥……刚子和英子是真哭了,决定再也不生了,要去做结扎手术。因为计划生育开始施行了,刚子没工作可英子有工作啊,为了小老三她差点丢了工作,最后还是交了好大一笔罚款才通关的,结果又是个儿子,他们再也不敢冒险了。

“妈妈,小妹妹怎么变成小弟弟了呢?”晚上坐沙发上的时候,鱼鱼还耿耿于怀的问呢。

清音有点好笑,“不能说变,是妹妹还是弟弟其实本来就不是人能控制的,从很小的时候就决定了。”

“在肚子里决定的吗?”

“对呀。”

“那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很小的时候就是

() 个女生吗?”

额……这得问问你爸的X染色体。

不过,鱼鱼也不需要她回答,自己翻滚翻滚,滚到妈妈肚子上,“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不是不乖呀?”

你可是小滚筒洗衣机,跟乖一点也不搭边呢!

“为什么这么问?”

“我记得,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有根绳子拴在我肚脐上,这样我就不会跑丢啦。”

清音一整个无语住,这孩子,到底是哪来的奇思妙想,她不觉得胎儿能有记忆,估计是别的小孩或者大人说话不注意被她听到,就变成自己的故事了。

她虽然上二年级了,但只有六岁半,有时候分不清真实的世界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世界也正常。

于是,清音顺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她科普了什么叫脐带,什么叫子宫,一直聊到十点多才迷迷糊糊哄睡。

第二天中午,洪二姨就抱着一只灰黑色的小土狗上门,说是她今天正好进城给送来。

小土狗是真小啊,短短的,矮矮的,两只小耳朵还耷拉着,肚皮却是胀鼓鼓的,“我怕它路上肚子饿,喂饱才带出来的,来城里它也算是享福咯。”

姜向晚其实也不太懂狗的好坏,但这么胖嘟嘟一小只,走路还踉踉跄跄的,看着就分外喜人,估计穗穗见了也是喜欢得不得了,她当即就给洪二姨塞了五块钱。

洪二姨推辞,清音也帮着劝她收下,“二姨甭客气,你们养大这窝小土狗也挺不容易的,这点钱您就当给剩下的小狗买两根大骨头呗,谁家要的就尽量送出去,家里的母狗还是尽量给煽了吧。”

现在不给它绝育,过不了多久又会怀上,狗狗不像人,能控制自己,它的生育没有自由可言,不停地生,不停地看着自己孩子被送出去,想着也是可怜。

“好嘞,等家里那几只再大点,我就找敲猪匠来把大狗给煽了,省得造孽。”

姜向晚把小狗放进早就准备好的狗窝里,跟清音一起去学校接孩子。今天难得清音休息,既不用上课也不用上门诊,俩人计划着时间,走到校门口刚好响起放学铃声。

她们站在一边等候。这年代接孩子的家长不多,尤其是二年级往上,就没大人接了,都是跟着哥哥姐姐和一个大院的邻居,谁家都是双职工,哪有时间还耗?

一会儿,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先出来了,身后还领着一个垂头丧气的小男孩,大概也就八.九岁的样子。

清音有印象,这是鱼鱼的小同桌,叫卓然,名字朗朗上口,加上她整天和穗穗“卓然这样”“卓然那样”的念叨,清音想没印象都难。

再加上这小子好像有点喜欢鱼鱼,就是单纯的小朋友那种喜欢,经常从家里给鱼鱼带吃的,带最多的居然是这年代很稀罕的白砂糖!

要知道这时候像白砂糖这种紧俏东西依然还是凭票供应的,清音和顾安时不时要补贴顾舅舅和顾姨妈几张糖票,家里也没多少,但这小子可厉害,每天撕一页作业本或者课本,给鱼鱼包一包白砂糖来

“上贡”。

等老师发现的时候(),他的课本都撕掉五分之一了!

幸好?()_[((),鱼鱼可是很仗义的,她也很维护好同桌,老师批评的时候她主动承认是自己吃了他的白糖,甚至还从自己存钱罐里拿钱买了一本新课本送给卓然。

卓然感动得哭了。

因为,在这之前,卓然还有个外号叫“瞌睡虫”。

顾名思义,就是特别爱打瞌睡,全班同学都说他是瞌睡虫,大家玩游戏都不带他玩。现在班上最漂亮最可爱朋友最多的顾白鸾居然愿意送他课本,还是新华书店买的全新的,他能不高兴?

包糖包得更起劲了!

此时,清音一看班主任黑沉的脸色,顿时大感不妙——卓然不会是又撕课本包白砂糖了吧?!

家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教鱼鱼跟人要糖吃呢,这小子也是固执,都说不要不要他还送,作为鱼鱼的妈妈,她总不能黑着脸骂人家孩子吧……

不过,幸好,班主任不是冲着她这个“始作俑者”的妈妈来的,而是气冲冲走到她们身后,另一个老年妇女跟前。

“卓然奶奶吗?”

“啊,对,我是,我家卓然是不是不听话?老师你直管打,这小屁孩子就是欠教育,欠收拾。”卓然奶奶也跟着同仇敌忾。

“你们家孩子我是教不了了,谁能教你们找谁去!”

“你这死孩子是不是又调皮了?!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就是少教,就是欠打,看你惹的祸……”老太太也不管青红皂白,直接脱下鞋子,拎起鞋底子就抽孩子,边抽边骂。

整个学校门口都是她的骂骂咧咧。

卓然别看有点胖,其实都是虚的,脸色也有点虚白虚白的,那鞋底子下了大力,没几下就把他脸颊都抽肿了。

班主任也没想到老太太这么狠,顿时后悔刚才说气话,连忙将孩子护到自己身后,“卓然奶奶你动手干啥,你家卓然不是惹祸,真是该教的不教,这时候你瞎打他干嘛,你都不问清楚……我说的是他上课打瞌睡,数学老师也跟我反应过很多次,说这孩子老打瞌睡,你们晚上就不能监督他睡早点吗?”

“我们让他早睡的啊,每天九点不到就睡了,一定是他夜里不好好睡觉,起来偷吃东西,不然怎么还会打瞌睡。”转头老鹰叼小鸡似的从班主任身后揪出卓然,质问他是不是晚上偷吃东西了,还说怪不得前几天买的这样没了,那样没了,最后说到前几天刚熬的一罐猪油没了也说是他偷吃的。

清音看得目瞪口呆,她也是会打鱼鱼的,但从来不会这么不问青红皂白,也从来不在人多的地方教训,有什么都是回家关起门来,这卓然奶奶也太粗暴了。

更何况,卓然穿着不错,家境应该不差,不像吃不上油水的样子,怎么会半夜偷吃猪油?这不瞎掰嘛!

不过,看着看着,清音忽然一把拽住老太太手腕,“别打了,你孙子生病了。”!

() 老胡十八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