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华夏子弟学校(1 / 2)

修路,也在同时进行。

修路的主力,依然是部队的战士,当然了还招募了不少附近村落的民工。

修路这是大好事,各村的队长跟村支书,都十分的支持。一人,一天多少工钱,工作时长多少,都由村支书跟队长,一起跟部队商议。几个村子的村支书跟队长,都事先商议好了,绝对不狮子大开口,工钱过的去就好了。

甚至,茶树岭的好些人,还主动提出,只要一半的工钱。在这些人的带动下,招募到的五百个壮劳力之中,就有二百多人签了合同,打定主意只要一半的工钱。

村民们,也都踊跃参与,很高兴既可以为父老乡亲今后出行的便利做出贡献,又很高兴可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于是,干起活来,那叫一个勤快,一个卖力。

自然了,镇上跟县政府,也都参与进来了。

不过,大局还是由部队把控。这样,可以杜绝盘剥,杜绝贪污腐化的问题。争取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争取打造出一条质量杠杠的路来。

而不是下个大暴雨,就出现泥石流什么的。

五个急转弯的地方,是重中之重。工程量,也是很大,必须削掉一部分山头,甚至是峭壁。如此,才能把急转弯,改成平缓的小转弯。

而且,在危险路段,还得加固道路两边的护栏。比如,大量往沟里、山涧里、河床里填一些泥土。然后,种上一排防风固沙的树木、灌木,铺上一层草皮。在新加的泥土的边缘,在树木之外,还得砌一道石头护栏。

这样,就要用到大量的石头、泥土,以及水泥了。

不过,这样做的好处,日后就是不用担心汽车、驴车、牛车,以及行人,会跌落、冲下深深的山涧、山沟、河床里去了。

这可是很严肃的问题,是不容轻忽的。

每一次,修筑这样的路段,政委、沈辞、各个村的队长、村支书,都会亲临现场,严厉把关。如此,就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了豆腐渣工程。每一个想要偷懒,企图偷工减料的人,或者原本不怎么把“一定要严格修路”这个指令当回事的人,都不敢再有半点小心思。

一个月后,小学堂跟路,都先后的完工了。

修路的费用,并不太够,连禾苗又添了两千块钱。

就连小学堂,她也又添了一千块,给小学堂加盖了一个小小的图书室,一个小小的阅览室。并且,又花了一千块钱,购置了一大批书籍,有小孩看的小人书,有儿童文学,有小学生作文,有少儿画报,也有本省的几份主要的报纸,以及军事杂志。

甚至还买了《孙子兵法》、《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诗经》、《幼学琼林》、《弟子规》、《增广贤文》等。

就连军校的教材,她也设法买了两套崭新的。

学校建好了,接下来就教师的问题了。

幼儿园两个班,一个托儿班,一个幼儿班。幼儿班,都是三岁以下的孩子,跟保姆的性质差不多,起码也得两个老师。幼儿班,一个负责上课的,一个负责生活的,也得两个老师。

一、二、三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课程是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暂时就设这几门功课。体育老师跟音乐老师,三个年级,一共一个就可以了。语文跟数学老师,一个年级得一个,这就是六个了。

这么算下来,一共就是十一个老师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