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休赛季(2 / 2)

于谨跟丛澜说,下赛季她要直接上GP,赛事安排就是GP两站+GPF,以及世青赛,加上国内赛。

不过,他申请了给丛澜多一个B级赛,就在GP之前,练手感受氛围。

丛澜:“哦……”

她看着于谨:“那我想练4T。”

于谨:“……我想让你练夹心跳。”

丛澜沉默,道:“一起练?”

于谨气笑了:“你练四周还想出什么?一个休赛季都出不了四周!”

丛澜接道:“我就算再笨,两年也差不多了吧?刚好索契之前出。”

于谨呆住。

他跟张简方叨叨的时候,确实说过“丛澜连四周都跳了”这种话,但大家都清楚,丛澜只练过那一次。

这已经是她的态度,她在奋力向上。

所以张简方当时没有否认,而是想了很多。

但于谨确实没想到,丛澜真的打定主意要出四周跳,还是这么早的年纪。

“你现在没有伤病,一旦练四周,这个时期会迅速缩短,四周对人的伤害是三周完全比不上的。”半晌后,于谨这样说道,“我想你出四周,又不想你练。”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于谨在丛澜要练四周跳的想法上,总是反复不定,特别墨迹。

能在出了稳定3A后还没有大伤的运动员,寥寥可数。

丛澜实在是幸运。

她的运动寿命可以延长很多,比她同期所有人都长。

大家不是都会三周半的,1986年女单赛场上的第一个3A被承认后,过去了二十多年,女单出三周半的人依然稀少。

丛澜现在刚巧赶上了最多的一批。

但她依然有优势,她的3A是最稳定的。

练了四周跳,她的技术会开始波动直到再度稳定下来,到时候或许会更稳,或许四周没出、技术也丢,都说不准。

丛澜:“练练练练练练!”

于谨捂着耳朵:“知道了!练练练!”

丛澜偷笑着跑开。

于谨长叹一声:“孩子大了,管不了了。”

他看了一眼时间,快要五月,丛澜生日在六月十七,马上就该十四岁了。

“离发育关越来越近了啊……”

无人能预测发育究竟何时到来,只能每日测量她的身高体重上下肢长度和各项生理数据,来记录和分析,避免懵逼地撞上发育期而不知,错过一系列的布置。

于谨他们很紧张,时间越走,他们越担惊受怕。

最难受的不是没有紫微星,而是紫微星来了,一闪就过,他们没有好好把握住。

丛澜倒是没这么担心,她有非人类教练,一切数据都在意念空间里无所遁形。

真的要开始发育了,她会知道得很清楚的。

·

先在四月底刷了四个校运会历史记录,丛澜拿了学校发的金牌,还有加分,跟着大家一起,给班级争了个第一。

她看着脖子里的金牌:“哇塞,真好看!”

特别精致!手感好,花纹漂亮,定制的高中校名也做得很细节,就连绶带都是质感很好的那种缎带。

童清枫凑来:“比你那个总决赛第一要强很多!”

韩念雯:“看看,这才叫金牌!”

丛澜肆意嘲笑亚克力:“哈哈哈哈哈哈!!!”

班主任抱着泡了胖大海的保温杯,嘴角带着微笑。

隔壁班主任酸酸地道:“说好运动员不许参赛……”

班主任:“丛澜又不是校队的。”

隔壁:“……”

校队不能降维打击,但丛澜可以,校内没有花滑校队,整个学校也就她一人练花滑。

隔壁:“可她、她是国家级运动健将啊!”

班主任轻描淡写:“丛澜又不是校队的。”

隔壁:“!!!”

你真的够了!

校长在远处欣慰地道:“义乌的实力啊!”

教务处:“……”

校长你真的很争强好胜!

金银牌都有,还特别仿照国际赛事的颁奖仪式,做了花束、领奖台、颁奖嘉宾,红毯都铺了起来。

最后领完奖的各项目前三名,都站在了操场最前端区域,一字铺开在各自班级前面,带着其他同学一起看升旗。

不得不说,丛澜认为这个氛围比她参加国际赛时要带感得多。

她低头又看见了脖子里挂着的四块金牌,感觉自己是来进货的。

这个念头一起,她就忍不住想笑。

别的人看着获奖多的那群人,也是笑弯了腰。

“好傻啊这个造型!”

说归说,他们也羡慕得很,趁着老师不注意,摸出手机来拍照。

丛澜这边,班上有人带了相机,扯着班级还有班主任拍了好些合照,一群人在操场上玩到飞起。

校运会结束后就开始放假了,同学们回去玩耍,丛澜带着自己的行李,出国参加冰演。

·

先去的是天草梨绘邀请的Imagine on Ice,她不是座长,只是承担一个联系人的角色,最后发出邀请的还是座长本人。

看到丛澜过来,天草高兴得直蹦跶。

于谨也跟着过来了,不会日语的他一脸懵,好在有许多人陪他,褚晓彤楼翎易儒都在,所以又单独安排了一个翻译。

不是很够,只能依靠磕磕绊绊的大碴子英语来跟日式英语PK,看谁能唬得住谁。

于谨看看左边跟天草顺畅唠嗑的丛澜,再看看右边一脸愁苦纠结的大家,感慨外语真是好重要哦!

日常除了彩排,还可以借冰面训练,不过丛澜他们还是约了不远的冰场,包了时间段带大家去进行训练。

一般都是在晚上,因为白天的时候冰场要营业,外来人员太多。

丛澜良好的作息再次被毁。

她在这里练的是夹心跳,于谨想把她练习四周跳的消息藏起来,至少在未成功之前,不能被国外的对手们知道。

在这种事上,丛澜一向听从教练安排,立即点头应下。

冰演很顺利,丛澜的演出很受欢迎。

日本这边的花滑推广是真的不错,场次都坐满了。

她们冲着的当然不是丛澜,而是这个品牌的座长,不过能看到世青赛的新冠军,观众们还是很高兴的。

邀请的外国选手很多,青少组的少一些,基本上都是成年组的,特别是欧美的知名选手,出场时引发的掌声与呼喊,远比丛澜的要多。

丛澜在后台看着:“哇——”

她看得也过瘾,这比gala要强很多,质量超高。

趁着在日本,丛澜还带了平板和笔,问天草想要的考斯滕是什么颜色,直接面对面地出设计稿。

天草梨绘超开心,跟在丛澜尾巴后面跑,混熟了以后,她拉着丛澜去了自己的训练组,请教3A的跳法。

于谨跟天草梨绘的教练面面相觑,两人用不甚熟练的英语做简单的介绍,然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好在花滑训练方面要用到的英语词汇就那么些,技术动作有固定的名字,指点的措辞也不算多,丛澜再在中间做些日语的翻译,交流起来也没什么阻碍。

松本教练在日本很知名,他有自己的花滑组,旗下有不少的选手。

丛澜以3A交换他们的小关节训练技巧,时间不长,说的也不算太深,但对彼此都有启发。

学习的不只是丛澜和天草,于谨和松本也在试探着对方的深浅,取长补短,学习对方的训练方式。

运动员也会外训,或长期或短期;

教练也会去进修,到国外看看别人的训练模式。

这一次挺意外的,本来没有在行程上规划,却因为两个孩子有了这样的机会,也算是惊喜了。

天草梨绘跟着丛澜一起训练,感受到了她的训练量,深深地被震撼了。

冰场不是只有她们两人,还有别的女单和男单,丛澜在场边喝水的时候,看到一个日本男单在练4T2T的连跳,还有在练313夹心跳的。

42连跳丛澜不行,在别人的地盘也不好练4T,所以丛澜把目标定在了后面313夹心跳上。

夹心跳原来被当做是连续跳的一种,温哥华冬奥后被解禁,归给了连跳。

Jump binations,大家常说的是“连跳”,其实更该翻译成“联跳”。

要求是前一跳落冰后,瞬即起跳,前后跳跃衔接的刃是一样的。

然而,所有的跳跃都是右后外落冰,以这个刃起跳的只有T和Lo,所以连跳里的第二跳只能接这两个。

Jump Sequence连续跳,中间可以有简单的非基础跳跃、跳步、简单的转体等动作,所以可以接的跳跃就多了。

夹心跳的“心”,是一个非基础跳跃1/2 Loop,简单来讲就是转半圈,所以刚好够接一个换足和转体。

原来这个被分作连续跳,分值要打八折,就不是很划算,但温哥华以后,把这个跳跃拿给了连跳,分值直接按照三个跳跃的BV来加,中间的半周算作一个一周的Lo跳,特别划算,男单就开始有人跳了。

现在接夹心跳的都是313的组成,比如3Lz+1eu+3F、3F+1eu+3S等,中间的1eu其实就是1/2Loop,正式的第二跳一般接的是F或者S跳。

在两种衔接的跳跃里,S相对F来说是比较好跳一些的。

不过这只是简单的总结,有些人就是喜欢跳F,学起来比S要快速高效,这也是正常。

个体嘛,都是有自己的特性的。

丛澜在学的是3Lz+1eu+3S,她的辣子跳深刃且能举手,很是游刃有余,不错刃,练起来也比较的快。

6+0.5+4.4,这个跳跃有10.9的BV,很赚。

这会儿看到有男单在练习同样的跳跃,丛澜趁着休息就多关注了一会儿。

于谨往她这里看了看,注意到了她的视线,也顺着看了过去。

这位男单的起跳方式跟丛澜比较像,稳定性也高,从他这里确实是能学到一些东西。

见到这样,他也就没有催促,任由丛澜继续摸鱼。

没等多久,丛澜就从场边进入了中心区域,开始了自己的练习。

第一个跳跃失败了,第二个快乐成功。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