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 选曲的初衷 去听(2 / 2)

谁又是谁呢?

与《皓月》不同,自由滑的选曲是丛澜一早就定下的。

老实讲,她想滑的曲目太多了,不止是探戈这类特别的舞种,她想尝试很多新东西,只是要循序渐进,不能贪多嚼不烂。

前两年就想滑,却一直觉得还不到时机。

今年休赛季在决定曲目的时候,丛澜直觉就要滑《红磨坊》。

这是一个很早就联系了人进行制作的曲目,不管是重新编曲还是找编舞师合作,都符合运动员筹备新赛季比赛的正常流程。

《皓月》不是,那是丛澜推翻了自己已经差不多编好的原定曲目,临时定下的选曲。

后续的演奏、编曲、编舞等等,是在一个多月内加快流程弄好的。

非常累,但她觉得值得。

至于《红磨坊》,不单单是她想要挑战新鲜元素,还因为她想借由这个节目对外诉说一些东西。

无可避免地,丛澜的自由滑曲子构成里,选择了最关键的探戈,也就是基本上所有选择《红磨坊》的运动员都会第一时间认可的《El Tango De Roxanne》,中文翻译是《罗姗娜的探戈》,也翻成《罗姗的午后探戈》。

这个音乐片段是整个电影里最抢眼的部分,它出现的时间点是女主被迫与公爵见面,男主得知了以后非常的嫉妒。

曲子并非原创,与整个电影的十多个乐曲一样,它是导演从名曲里选择并进行改编后更适合电影情节的版本,原曲是The Police创作的《Roxanne》。

这个探戈曲矛盾重重,充斥着女主与男主的感情挣扎,双方的信任错失、心浮气躁,两人的情绪起伏大,情节紧张、转变复杂,是一个便于阐述故事进展的曲目。

对冰舞来说,组合的配合能够充分地演绎出男女主双方的情感,从男主的默默忍受到最后的妒火爆发,有压抑有高·潮,对观众是一场视觉盛宴。

单人来演这段时,也可以单方面选定角色去描绘故事走向,不论是女主为了自己的梦想延续而被迫赴约会见公爵,以求得到后者的资助,还是她挣扎在真爱男主感情里的不可说,这都是一段非常丰富的音乐。

最关键的是,这一个片段里女主的明媚动人,她的迷人气质,是让人难以自拔的。

很多选手在演绎这段的时候,经常会走向一个误区。

《红磨坊》的女主是一个舞女,她有着交际·花一样的花枝招展,她性感,魅力十足,但她同时也是一个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努力的追逐者。

她不想只做一个浮于色·情的舞女,或者□□,她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

这也是为什么她需要得到公爵的资助。

不论这个方式如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个电影故事里的女主是极度充满个人特点的。

《红磨坊》不单单只有魅惑、性感,只从这方面去表演,无法让花滑节目成为人人称赞的经典。

那些被无数人记住的赛场画面,都无一例外的,触碰到了电影所想表达的人文内核。

丛澜反复看了二十多遍电影,她一点点地研究,慢慢地去揣摩,再结合过往花滑赛场上有过的《红磨坊》,来作自己的风格。

几乎全世界的编舞师都很喜欢丛澜,没有合作过的人渴望得到丛澜的垂青,而每一个与她合作过的人都大夸特夸,不只是因为她在合乐和技术方面非常配合,还因为她每次都会深入音乐本质,以求做到比赛与艺术性的融合。

这很难,根本就没多少人做到。

就如这段探戈,选它的人太多了,留下色彩的又太少了。

教练会追求技术完成度,运动员无法平衡艺术与技术,在各方的压力下最后只能单方面地选择最粗浅的那一层,而没有去真正地理解、探索。

这是错的吗?

好像是不太对的。

花滑是一个吃年纪的运动,在艺术表现力上,天赋固然重要,经验起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但真的做不到吗?

也不是。

至少不会跟现在这样。

过于追求技术的难度,导致精力被全部放到了技术训练上,缺乏对艺术的打磨,拼尽全力要维持的是完成整个比赛,做到跳跃不摔,在能偷巧的最大范围各种试探。

浅浅地做一些性感的动作,学着编舞师和教练给的方式去抛媚眼、挥舞肢体,营造出来魅惑,于是就等于演绎了《红磨坊》。

与现在花滑圈追逐高难度的技术而不在乎正确性,何其相似?

丛澜能在《红磨坊》这个电影里,由它延伸出去直达花滑赛场的冰面里,看到许许多多的人类困境、运动员困境。

在cop2.0的初始阶段,这个赛季用这个曲目来作她的自由滑,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她想说的话,早在各种采访里就已经说过几十上百遍了。

有人听进去了,有人过耳不闻。

那么,她想要让所有人都无法忽略地,听她再说一次。

“我要让众人在这四分钟内,用眼睛、用耳朵、用心,去听我要说的话。”

丛澜这样对教练和编舞师说着。

裁判组要为她评分,ISU组织者要观察赛事进程,媒体从业者要拍摄全场,新闻工作者要捕捉热点,观众要值回票价,冰迷要欣赏比赛。

其余的运动员、教练员,他们需要研究丛澜,分析她的技术,剖析她的节目,解析她的发挥。

既然如此,就好好地去看。

从古典乐到华夏传统乐曲,到古典与摇滚的结合,再到现在的探戈,她不断地尝试着、进步着,也反复地以身作则想要引导花滑的发展。

身为运动员,不就应该以节目说话吗?

《红磨坊》不是一个单纯的赛用曲目,它承载了丛澜截止到当前所有的感悟,如同这个电影的导演,丛澜也对经典进行改编融合,来创作她个人的表达。

ISU不愿承担的责任,她担了起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