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欣欣向荣 一些环境补充(2 / 2)

但你怎么才是及格的C啊?要三百有点坑了吧?连B都不到的!

你为什么没更新?去年怎么没去考?这还要两百?我不如添五十块钱去找个有C的。

不足一年,冰娃家长们就自发地把一些滥竽充数还偏高的授课价格给打了下来。

最后一看,哇塞,现在的学冰环境真好啊!

想找靠谱教练直接看他每年的标记有没有更新,是ABCDE哪个等级,考核评语是什么,以及他带的学生在全国赛成绩怎么样,再研究一下同等级的教练里大家的价格都是什么,之后直接找人问有没有名额就行了。

哪怕没有带学生的经验,只要十二月能考个C以上,次年参加一次四月培训班,出来后就是一个被冰协和国家队双重认真的好教练!

还不用担心教练员的技术跟不上时代,因为每年的十二月考核就是国家在帮他们更新教学水平的。

二月平昌奥运以后,练女单和双人的冰娃激增,特别是女单,有丛澜这么一个榜样立着,任谁都知道这将会是一个通途大道——只要你能走到国家队,你就有这个世界上顶尖的教练团队为你的梦想保驾护航。

一开始还有家长忧愁,觉得练冰是不是要被坑好多钱才能上路,钱倒是其次,如果耽误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就没办法挽回了。

结果一去了解,压根就不用担心。

这也使得在第一批小高·潮以后,很快就迎来了冰娃群体扩增的第二个高·潮。

很多时候一个专业项目断代、落寞,不是因为真的就没有可练的人才,而是缺乏整体的环境。

说白了,中国十几亿人口里,真就找不出来拔尖的花滑人才吗?

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适合花滑罢了。

陆心怡头一次感受这样的氛围,属实被吓到了。

“比国外好太多。”她说。

这里的讨论,太积极向上了。

被冰协督促追赶着的教练员,也没精力去内斗了,就算是为了多赚钱,也要去学习去进步。

至于错误的教学方式?

笑死了,十二月考核你敢错一个试试,明年你就能没工作。

要知道,这个考核在结束后一周就会直接将成绩挂在中国冰协官网首页的。

而在成绩名单的最后,单独一页是黑名单,冰协毫不客气地点名批评,连原因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错误技术的教学带来的影响,对运动员来讲是深入骨髓难以纠正的痛苦,对教练员来说亦是无法更改的下意识动作。

很难遮掩,暴露的后果就是官方下场,直接砸了他的碗。

毕竟,张简方可不想砸了花滑这个大锅。

·

丛澜在跟茱迪合自己的动作。

她要修改一点编舞衔接,因为这部分在之前的SA上被扣了分。

倒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只是精益求精,茱迪想要那些3和4都变成5,又或者说,让裁判们见鬼去吧。

桑莹在练新的修改,于谨他们扒着新规则和SA的情况,搞出来了一些东西,让孩子们针对性地对已有节目做了大量的小细节修正。

其实国家队也没那么伟光正。

他们同样一直在用避开裁判视角、扬长避短的方式,来利用现有规则为运动员增加竞技实力。

很多人都在用,反正ISU死活不改,不用白不用。

像是褚晓彤之前的3Lz就是,还有其余人不那么干脆的点冰。

没有人能一下子就全掌握正确的技术,这是事实。

他们在做的,是追求正确,以早日达到并维持正确。

扣分也是应该的,队内没有人觉得,自己做错了不该被扣分。

丛澜:“我看他们抠的细节还挺多。”

茱迪快累死了:“多到我要爆炸了!”

学生在答卷的时候,语文老师会教一定的格式,比如“描写了什么景物,渲染了什么氛围,烘托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等等,这些乍一看很没意思,但处处都是得分点。

茱迪带组做的,就是抠这些“得分点”。

旋转要怎么确保定到四级,女单躬身转能接贝尔曼的就接,圈数哪怕到二十也不要擦边堪堪过线。

不是说衔接进旋转最初的姿态不算进圈数里吗?分明站稳了还给我们孩子算没到标准姿态,扣了一圈降级。

好啊,那我们结束旋转之前再多两圈,我看你给不给我算足圈。

既然现在在追求跳跃滑出的速度和阵势,那行,于谨开始练落冰姿态,别的不提先来个滑出。

但也因此,这边旋转多了几圈,少了一两秒,后续的卡点就得重新改了。

茱迪不想让孩子们变成一个无情的追分机器,她明白竞技体育要为了技术得分牺牲很多艺术方面的东西,可是也不能全然不要艺术了。

茱迪:“花样滑冰这么美,一定要继续美下去。”

追求高的人一般都很累。

桑莹就觉得自己快累死了。

只不过,再看看周妍宁,看看冼初然,她就觉得,自己还能再战半小时!

半小时后真的要休息了,她怕自己累吐。

隔壁趴着累吐的沐修竹已经不想说话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