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WINGS的公平到底是什么 它不在乎……(2 / 2)

还调侃说过了初一还有十五,真当自己能躲过去啊!

结合第一日的比赛乱象,着实贡献了不少的笑话。

喜欢芯片的也很多,因为这边告知了之后WINGS的数据分析报告会发给选手及其教练。

这一个赛季来,其他国籍的选手得到这份报告的不在少数,连着A级赛到B级赛,几十个人是有了的。

甭管是否有用,又能不能对运动员的未来训练提供指导,WINGS现在大热,看上去就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啊!

又不要钱。

孙娅然正在解说这个组合里的男伴:“Fay Bryan比起赛季初看上去瘦了一些,他减重是合理的,确保自己的核心力量不丢失的前提下,调整体型也利于进行技术动作。看,这个旋转托举就很流畅,以前都会卡一下的。”

孙娅然斩钉截铁:“这个不行,中线步一级定死了。”

如她所言,WINGS的实时分数里确实是这样的。

裁判组的给分要宽泛一些,但一级也是真的,只不过GOE稍高。

沐修竹旁边有人不太理解,问他WINGS到底是怎么给的分数,为什么总跟裁判组有分差。

沐修竹解释:“WINGS内置的程序会进行一场打分模拟,因为打分是有区间范围的,像是一个3A的跳跃,严苛的人认为最多+3,一般的认为是+4,宽松的人则觉得能够给到+5,这都是没有问题的,它是一个3~5的范围,那么九个裁判的综合分数就是要过滤掉里面的个人主观看法。”

可惜的是现实里没这么达成过。

沐修竹:“WINGS也有范围的,它根据技术规则模拟出来不同的角色进行打分,然后将分数处理平均,最后给出结果。这样一来,肯定是有变动的。实际上它每次的给分也会有变化,因为里面的数据也是抽选的。”

现实里裁判是九个人,WINGS内可能有九十个角色,但它会在分组的情况下从每个组别里——严苛、一般、宽松——这样的赋值组别中抽取九个角色的分数,最后形成一张小分表。

沐修竹提到的“WINGS每次打分也不一样”,指的就是这么一个“随机”过程。

之所以要把裁判的数据输入进去,科研组的人最初是想模拟裁判,后来发现这样也挺好的,现实和科技的数据都可以得到模拟,队内测试赛中还能出一份“ISU裁判小分表”。

观众们现在瞧见的WINGS专属小分表,以及ISU裁判小分表,两者的对峙比较早已经在首钢场地里上演无数次了。

也不怎么复杂,就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

问题在于要如何实现WINGS对分数的自主处理。

还好,AI会自己进化学习。

听到了沐修竹的解释,旁边的人还是云里雾里。

不过他理解了:“就是说,靠谱。”

沐修竹:“……对!”

你总结得很简练!

褚晓彤在一边笑惨了。

沐修竹被这么一打扰,困意全跑没了,于是认认真真地看比赛。

·

丛澜昨日说得没错。

因为ISU出事,加上今年张简方不断加快了WINGS的进驻国际赛场的动作,以及三月初世锦赛的宣传情况,导致很多运动员都重新衡量了自己的技术动作训练方式。

有摆烂的干脆就不管了,无所谓,反正也改不过来了。

有的心急还想吃热豆腐,趁着这半个多月就开始改自己的技术动作。

里面也有大部分人,她们总是在“技术篓子”与“技术正确”之间摇摆,今儿不错刃了,明天就又错了,看看赛场没怎么被抓那就不改,后天要是比赛被抓了就改改。

主打的就是一个视情况而定。

还有的是知道自己的错误,也总是被扣分,在改了却一直没什么效果,便叹着气选择咸鱼着前进,这次倒是下了决心一定要改!

不能下次一定了啊!

丹尾千佳等人确实吃到了扎实基础带来的好处,相比这群人自赛季中段就在担心的“我到底怎么办”,她们只需要坚持自己的路走到底就可以了。

这一批需要改技术动作的人不少,特别是四周跳们,她们的技术大多为了快而快,导致小毛病非常多。

早先按照ISU的标准,说不准可以放过。

可是换成了WINGS的,ISU不抓的平刃和起跳瞬间变刃,它抓,还扣分扣得格外严厉;

跳跃在自带的pre之外多出来的度数,WINGS折算到GOE里,若是跳跃整体优异也就罢了,不然也会让岌岌可危的GOE变成负的;

另外,pre这方面,最为人诟病的270°以及A跳直接向后起跳,是会被WINGS直接折算到存周里进行判定的,并不会因为跳跃的质量高而折合成为合格标准跳跃,等于说这样的跳跃一定会被判标记或降组;

裁判眼瞎看不出来周数足不足,WINGS在这方面的判定根本就没有压力,向来不会污蔑任何一个好人。

高远度跳跃轴这些先不论,只这么几个大点,就已经是技术篓子们最难受的扣分项了。

裁判不抓,WINGS绝对扣。

那这样的四周跳就算跳出来了,谁的要是五毒俱全各种毛病都犯,扣了全-5的GOE,算下来还不如一个三周跳得分多呢!

少少犯了一一个毛病的,比如错刃、pre稍微过度、缺周,那就看跳跃的整体质量是怎样的了。

男单那边的短节目里,已经向大家展示了这些基础的扣分点。

主办方后台有不少人来申诉,说我们这个跳跃为什么降组?为什么这里会有扣分?为什么这个分数偏低?

教练们在场周崩溃大喊,KC区里笑脸少得要命。

“能笑着走下KC区”,也是昨日的笑话之一。

偏他们无可奈何,因为这些都是写进了技术手册里的,规则如此,只不过曾经裁判们都不遵循罢了。

还有人叫嚣,说我不知道这个规则,你们在公报私仇。

被张简方的人一个微笑呛声:“那您的教练资格证可能需要重新考一下了。”

中国有教练资格证的考试,每年都要更新一次,国外有吗?

这话骂得文明,对方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

冰迷们很高兴,大家苦稀烂的四周跳久矣!

这不是女单一个项目的问题,男单也不遑多让!

不过,一直也有人在网络上洗地,说ISU是想促进花滑技术难度的攀升,为了这个就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先拔高再精进才是正确的道路。WINGS这么严格,反而会阻碍花滑的发展。

这样的屁话还不少,也不晓得拿了某些源头的多少钱。

特别是这几天,简直跟捅了马蜂窝似的,一嗡一嗡的,烦得要命。

正常的冰迷们反正是见一个举报一个,看一些奇怪发言太多的人,干脆去举报间谍。

大家这么积极努力也不是没有原因,十一月底的时候,江乐心就晒出来了她月初举报的一条信息,上面有了回执,说查到这人确实是间谍,还给她发了一笔钱。

倒没有互联网上传言的一个间谍五十万那么多啦,就几千块钱,但也不少的,她狠狠发了一笔小财。

是以,冰迷们这仨月看见某些言论时,跟看发财树似的,容忍对方的弱智并向往能把网线后的人揪出来换钱。

詹吟本来预备比赛期间舆论的各种反扑,没想到这边刚有人煽风点火,那么就涌来一群冰迷“放着我来这是我的!”,嚷嚷着“别抢我钱”。

詹吟小组:“???”

不是很理解。

但是谢谢。

·

桑莹发现这次的女单比赛,竞争气息很奇怪。

丹尾千佳就不说了,她直接跟着在首钢一起训练的,尽管语言不通,但也早就能交流在一起,她本人对中国运动员的态度也很好。

西妮娅·库里科娃也是,她跟WINGS有合作,前不久的全俄里不能塞WINGS进去,她还挺遗憾。

她们这群人除外,余下的大多数是对中国尊敬但不怎么了解,好奇又不敢接触的,再余下的一些就是敌视桑莹她们的了。

桑莹觉得或许也不是敌视她们,是敌视中国吧!

她翻了个白眼。

特别是又跑来丢脸的尤朵拉·汉森,这人把不喜欢中国写在了脸上,从入住酒店开始就叨逼叨的,说空气不好、卧室差劲、训练场地不行。

桑莹:笑死,我们这块冰是全世界最好的!首钢那块除外。

世锦赛的场子可不是国外那些老场地,总是小不拉几的,还得让选手们适应的同时更改自己的滑行路线。

再者,这块冰的铺设里科技含量满满的,跟首钢那边的冰是一个原理!

场边有积水?场地里的冰温差过大?

根本不可能!

柔软度也刚好,不是很硬,也绝对不会软,取的是运动员们的喜好适中,滑行和跳跃都各有利弊但绝对不影响大家的发挥。

就这,尤朵拉·汉森为代表的几个人,还敢大放厥词,在SNS上说世锦赛场地很差劲。

桑莹觉得是山猪吃不来细糠。

喜欢WINGS的、对WINGS好奇的、厌恶WINGS的,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就成了现在这样的氛围。

丛澜从包里掏出云南白药喷雾,愣了一下,这东西不是教练的吗?

运动员不能用云南白药相关的粉剂、胶囊等,兴奋剂检测可能会呈现阳性,到时候就糟糕了。

但教练上冰有时候也会摔,加上他们私下还有别的运动锻炼,所以这类东西他们经常会用。

她看着上面的标识,突然乐了:“云南喷雾在云南。”

桑莹站着,没听清楚坐在地上的丛澜说了什么,“啊”了一声以示询问。

丛澜扬起脑袋,挥了挥手里的喷雾:“你看。”

桑莹瞬间get到了她的意思,也笑了起来。

中成药里的很多成分都可能会让兴奋剂检测出现问题,尽管有的很好用,丛澜她们也得放弃。

遗憾地将喷雾放在一边,她继续扒拉自己能用的药膏。

脚踝疼,里面感觉又肿了。

旁边西妮娅·库里科娃在跟一个欧洲小国的运动员聊天,来自芬兰的姑娘眨巴着眼睛,跟前者询问WINGS的情况。

她手里还有几枚透明芯片,暂时没有粘贴佩戴。

西妮娅·库里科娃说WINGS很好。

两人用俄语就这么聊了起来。

不远处,有人珍重地将芯片佩戴好,双手合十向天祈祷:“顺利,加油!”

她想在这个比赛里挑战难度,因为自己没办法找到一个好的教练,很多技术动作都是有问题的,而现有教练也知道自己的不足。

她们两人都寄希望于WINGS,想看看那个传说中的繁复厚实的科技报告。

赛前该女单选手报名了日常训练和体能训练时的WINGS监督,遗憾的是没有被选上,主办方反馈人数太多但科研组的人员不足,所以名额本来就极少。

还好有OP时的数据,想必之后会出一份报告的!

这位选手很期待。

并非故意为难她,一百多人的世锦赛,要是让科研组去追踪每一个人的日常训练,那可能会把他们累死。

本身这个计划就是独立在赛程之外的,能挤出来十几个名额就已经不错了。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立场,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就会不一样。

但管它呢,事件总是要继续发生的。

·

这场女单的短节目很是精彩。

相比男单,女单的观赏性成倍增加,没办法,女性努力又认真,演绎起来就是如此有优势。

短节目限制四周跳,固然被人骂是歧视女单难度,但也在一定层面上确保了这个赛事的观赏度。

毕竟,滑滑蹦,和蹦蹦摔,真的很难看。

女单的短节目表面的人非常多,比男单要多一半左右。

再者,她们的肢体也会更丰富一些,在同等技术水平下,女单们的舞姿柔软多彩,不像是男单就跟上下躯体分开了似的。

无怪乎称赞女单是花滑桂冠上的明珠。

以往,ISU的裁判们在打分上会更偏向男单。

跳跃的力量感确实女单会比男单弱,所以女单的技术动作大多加分很少,男单能基本+3,女单却是在+1这样的差距。

丛澜一向不失力量感,特别是她第一个赛季的时候,跳跃里的力量感非常显著。

但她的加分一直只比同场次的女单要多一些,可是不如她的男单一个3A能到+2,她只有+1。

原因是裁判天然觉得“女性的跳跃是弱的”,她们纤细,借助着身体的灵巧去跳跃,而不是依靠更多的肌肉力量。

这是偏见。

是以,之后丛澜每次3A接近满分直到她真的有了满分GOE,冰迷们才会那么激动。

她在苛刻里成长,从来都是如此。

女单的跳跃进步要更难被GOE表现,她们努力许久后还要被偏见压分。

这样的现状有很多人都讨论过,而且她们还不能表示太多不满,否则就会被攻击“你们不是要公平吗,难道是想要裁判用第一套标准给女单打分吗”这样的话。

“她的跳跃不输男单”,有时候是现实,有时候又是一种可悲的单人对群体的比较。

男单的跳跃也有肌无力低矮挫的,对外的形象却直接是男单群体里的佼佼者们。

但部分女单的跳跃并没有那么弱,人们对其印象却是“纤细、转速快、力量不足”,可再纤细的女单她们的跳跃依然是有力的。

至于旋转,则是女单更优,表现在GOE上的,除了男单基本没有人会选择的躬身转之外,另外的旋转技术动作也大多是男单会有更高的分数。

——诚然,女单的佼佼者们,旋转是比男单得分要更多的。

女单的柔韧性是公认也是事实,就是比男单要优秀,中间段的选手们得分却是一般。

然而这些掩藏在了前几名的得分之下,让人们以为“女单旋转的加分很多”。

随便拉一个女单出来,她可能跳跃不太好,也可能滑行缓慢,在旋转上她大多数是非常好的。

最关键的PCS上,八折的打分一开始的说法是女单难度没男单强,担心T与P的分差过大,也担心P最后被裁判操纵影响到成绩排名,故而就有了0.8的系数。

还原回最初的分数,同一场比赛里,男单的P分总是要比女单的高那么一两分,甚至更多。

运动员的水平不同,得分就是应该不一样的。

并非一场比赛里男女前几的分数都该一样,而是指,大家发现在众多场次中,女单的P分就是会比男单低。

哪怕某个选手的表现是她的经典赛场,哪怕大家一起被水了分。

针对后者的可能性,还有冰迷笑称,连水分都要不公平。

综合这些之上,大家觉得女单的分数低了,更多还是因为ISU解释PCS里是包括艺术表现力的,可女单的节目确实比大多数男单的节目要好看一些,怎么反而没有在分数上体现出来呢?

判分不公平,性别、项目之间也是不公平的。

然而这一点,ISU的解释是裁判组成员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裁判单人能够执法的项目不同,堂溪现今四个都可以,但她同事之一就缺了一个冰舞。

ISU为了公平,能确保的只有一个项目的裁判组是从头看到尾的。

这也是他们数次提出来的“公平保障”,并以此拒绝大家“裁判过于劳累不如替换轮转”的提议。

但为什么也捎带着拒绝了AI辅助呢?

可能他们觉得裁判不累吧,毕竟随便画两笔就是了,运动员还没下一个技术动作呢,他们就有人直接给了评分,那这样算下来,盯着四十个人的判罚算什么?再来四十个也洒洒水啦!

江乐心在网上看到了有人提起女单与男单分数差异的问题。

她也想起来自己以前的生气。

回去搜了搜,果然有跟着丛澜GOE就是不满的时候所发表的过激言论。

嗯,不愧是曾经的她,真会骂啊!

记下来记下来,现在都已经忘记这些词儿了。

提到这点的人给出的问题是:既然一场比赛不能作数,为什么几百场比赛平均下来的结论,是这样的?

GP分站和B级赛大家的水平层次不齐,一场比赛里可能存在男单艺术表演大佬参赛,人家就是PCS该那么高,女单却是一个节目好看但真的比不上男单大佬的选手。

可是,总不会男单人均艺术大佬吧?

也总不会女单就是没有一个比男单强的吧?

丛澜还在冰上没退役呢!

江乐心原来脑子有点绕,她看着博主的举例,瞬间明白了:“对啊!”

为什么呢?

哪怕不算T,怎么P分也是女单劣势啦?你们不是一直嚷嚷着艺术表现力不该限制男单,因为男单追求技术难度,女单追求艺术难度吗?

更有不要脸的男单在SNS发言,说PCS太复杂应该修改,现在这种规则对男单就是纯粹的限制。

江乐心本来就没买到现场的票,她气得要命,这会儿一个电脑放比赛直播,一个手机刷实时话题。

结果更生气了。

江乐心:“咦——”

她想,果然是冰迷群体庞大了起来,搁以前哪儿会把这种事情闹到明面上啊,大家只会集中力量专注最关键的问题。

想到这里她又泪流满面,呜呜呜果然是日子过得好了,张总长命百岁!

她激情在话题里发言:【对啊,男的挥两下胳膊就能上45的P,女单死命表演才30!折到0.8也才37.5!凭什么前者这么高,他就该30以下!此处点名mh】

迅速有人评论。

【拿30的p节目档次去跟mh比,辱前者了。你随便世锦赛倒数着往前,三周跳都能摔俩的那种妹妹忽略跳跃来看节目,都比mh的丰富】

【辱女单所有人了】

#WINGS的公平到底是什么#继挂在前端的#WINGS 公平#以及#WINGS 蜻蜓队长#之外,又进入了热搜话题里。

WINGS的公平不单是纵向水分,还有横向比较。

褚晓彤摸手机在刷——感谢贴心的举办方,外面好几辆信号车全程保障比赛期间的通信质量,根本不会跟国外似的断联,信号杠杠的!

她看到了这个话题,思考了半分钟,发了一个新的问题。

【褚晓彤:#WINGS的公平到底是什么#它说,技术手册如何,我就如何。不论对象,不论未来,不论现实。】

【啊我女鹅又出现了,亲亲】

【我就知道花滑比赛期间你肯定耐不住要冒泡】

【好的我去看比赛了,别催了别催了】

WINGS不管男女,也不在乎性别差异之下的身体差异,更不会去计算利益往来,也不纠结结果会如何影响未来。

一一三四五……选手只要达成了加分点的要求,那么,她/他就可以得到这一条的分数。

它不会给女单的跳跃放水,也不会给男单的PCS降低标准。

就像是身高的标尺,一米四及其以下不用买票,一米四以上需要买票,一个尺子立在那里,便是最明显的准入门槛。

尺子不看男女,也不在乎男女。

尺子就是规则,而规则,是死定在那里的底线。

一些人鼓吹的“女单跳跃媲美男单”,不必抬举后者,也不必轻看前者。

最关键的是,优势不同的比较中,应该将群体与群体进行比较,而不是单人对群体。

WINGS这一点就比裁判优秀得多。

但问题来了,WINGS除了在贪污受贿方面比不上裁判组们,又有哪里不是他们拍马都追不上的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