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 57 章(1 / 2)

无论杜县令原先屯粮是为了干什么, 那些数量惊人的粮食现在都成了“匿名好心人”捐赠给灾民的粮食。

林氏和伍氏作为从犯被抄家,族长斩首示众。

平渠县的其他富户想了想,不敢尝试自己的脖子有多硬,都忍着肉痛, 闭着眼睛给灾民捐粮。

一个平渠县, 捐出来五十万石粮食。

萧云简直想要冷笑。

她就说, 和州位处南方,有平渠, 蒲河这两条不算小的河流,就算气候不如湘州适合庄稼生长,做不到一年两收,也不至于一年收成不好,就直接进入饥荒阶段。

这才几个月!

实在是没空收拾这些人, 暂时也没这么大的力量,萧云敲打敲打这些人也只能罢手,将重心放到治灾和东武王身上。

前者杨虞带着浦郡的实验数据回来, 表示没有阻力的话,现在可以尝试推广。

后者,杨英蕤亲自走了一趟。

不过数日没见, 这位妹妹的精神气就仿佛换了一个人,自信许多,谈吐也变得坦然,少了些许委婉和试探。

“祖父早年与东武王打过交道, 如今每年也会资助对方一批军粮。因而对那边的情况不算陌生, 我花了些时间说服他,才带着他能得知的全部消息过来。”

东武王是在和州的边境上防备夜国的守将。

定位和当初的荣王差不多。

但荣王是在北方的复州震慑蛮夷,时不时就打一场仗, 每打一场仗,就要向朝廷邀功。

而东武王戍守和州边境,这些年并没有打过仗,夜国自己能苟延残喘就不容易了,十几年内从未有过向盛国出兵的打算。

只偶尔有些夜国的流民匪军过来打秋风。

没有打仗,朝廷似乎就忘了有这么个人。

然而东武王可不是什么小透明,手里有兵要吃饭,旁边又是和州,他打起秋风来,可比夜国那些人可怕多了。

甚至于,很多“闯进来”打秋风的夜国匪军其实是他手底下的兵假扮的。

与他挨着的随郡和柳平县是重灾区,几乎所有当地富户都给他送过保护费,但每年还是会有几次被打劫。

两地今年又遭遇了天灾,情况更惨,真能说一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至于平渠县,其实是离东武王所守之城最远的,架不住杜县令主动巴上去送好处,每年都送大量的孝敬过去。

还让东武王隔着这么远打到杨氏的秋风。

杨氏那边也是半推半就,被朝廷打秋风跟被东武王打秋风没什么区别,多投资总是没错的。

萧云一听,就知道这东武王比荣王更加阴险,做事猖狂,但很会找借口,不像荣王那么膨胀。

是一个比荣王更难对付的人物。

朝廷到底为什么封了这么多世袭不降爵的亲王!

还让对方一直管着兵不挪地方!

为了让剧情中出现足够多的重量级人物,抬高女主的逼格。

她自己在心中回答,将一口血咽下去。

这东武王也是有剧情的,他有个儿子,不巧也是世子,不巧也喜欢女主。

女主在逃脱反派厉寒的魔爪后,并没有留在京城。

一是她的名声因为反派变得很不好,二是眼看着萧氏皇朝不行了,苏丞相让儿子带她去离开,一路发生了许多事情(具体为女主收获男人的爱慕,男主收获小弟),最后逃到了和州。

东武王对他们兄妹非常热情,不仅收留他们,依旧给他们丞相子女的待遇。

还给女主哥哥苏启找了份工作。

平渠县县尉。

是的,平渠县的县城就是原著里男女主举办冥婚的地方。

晦气。

翻完这段剧情,萧云蹲在田埂上,感觉心肝脾肺肾都挤进去脏东西。

原来还觉得剧情离谱一点无所谓,毕竟是文学。

真遇到这种战乱天灾不停,民生疾苦,只为衬托人家高尚爱情的现实,她只想捏死男主。

幸好她的脑子会自动过滤垃圾信息,把关键人物和信息记一记,她过会儿就将这些东西放到脑后了。

遗憾的是萧云最终没有在原著的剧情中找到什么能扳倒东武王的办法。

这家伙似乎只能强攻。

但是她手里只有运粮的这一万兵,打不过对方十万人,也不宜在此时与对方起冲突。

萧云想了很久很久。

甚至丧心病狂地想将将军府那未来会勇破千军,天生将才的九岁小少爷抓过来跟男主一起当个吉祥物,看看能不能克死东武王。

最终还是理智阻止了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