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终点 晋江首发(2 / 2)

张鹤龄对这兄弟三人都很客气,笑着将人扶起身:“不必客气,日后都是一家人了。”

夏臣被张鹤龄这样的高官温和对待,激动的脸都红了,说话都有些磕磕巴巴:“小,小子不敢。”

张鹤龄温和一笑,并不以为意,想了想,从腰上接下来一块玉佩递给夏臣,笑着道:“初次见面,竟也没有备下礼节,这个玉佩你拿着赏玩吧。”

夏臣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急忙看向父亲,他父亲夏儒也有些诧异,心说这人的眼睛还真是利啊,一眼就看出来臣儿是嫡出。

夏儒老实是老实,却也不是什么不懂得眉高眼低的人,今日张家来人,那就是与夏家交好的意思,那他自然也不会推辞,因此立刻笑着点头:“既然是长者所赐,那你就收下吧。”

夏臣这才小心收下,至于对其他两个孩子,张鹤龄这会儿也实在没什么好赏的了,因此从手上摸下一个玉扳指赏给了夏助,用装着几枚金稞子的荷包赏了夏勋尚。

夏勋尚小孩子,接到礼物很高兴,奶声奶气的谢过张鹤龄,而夏助面上看起来有些尴尬,但是也低下头沉声谢过。

张鹤龄对兄弟三人不同的神色自然也是尽收眼底,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倒不是他对于嫡庶分别看待,只是每一个社会都有每一个社会的运行法则,明朝就是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几乎贯彻到了极点。

日后夏家的大宗必然会是夏臣,夏助和夏勋尚必然会成为小宗,对于大小宗的分别,也是这个社会的运行潜规则,张鹤龄自己也无法改变这个社会现状。

等送完了礼物,张鹤龄又和夏家人聊了一会儿天,眼看着时间不早了,他便也告辞离开。

夏儒亲自将他送了出去,一直看到他马车的背影消失在天际,这才回转。

他一回家,看到次子正在和长子说话,长子低着头,看不清楚脸上的表情。

夏儒心中忍不住叹了口气,嫡庶之事,在老家的时候,因为夏家也没这么多规矩,因此还不太看得出来,但是等到了京城,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只盼望他这个长子,能早日转过这个弯来,否则日后若是闹得家宅不宁,那便大大的划不来了。

**

张鹤龄不知道自己这次到访给夏家人带来的问题,他回到家之后,将今日之事在心中整理了一下,等到第二天入宫给皇帝和皇后回禀的时候,将今日之事都说清楚了。

皇帝听了没觉出有什么,只觉得夏家还算老实,便点了点头就过去了,倒是张皇后听完皱起了眉。

“庶长子岂非是乱家之源?”

张鹤龄想着夏家子女的年龄顺序,道:“想来是夏氏出生几年,主母都未曾诞下儿子,因此才有了庶长子。”

一算年纪,夏氏的确比她两个弟弟都大了四五岁。

张皇后还是有些嗔怪:“竟是连四五年都等不得了。”

她这是带入她自己了,她当年入宫,也是四年多才诞下太子。

张鹤龄笑着安抚姐姐:“虽则如此,我看夏家规矩还好,姐姐不必操心这些。”

管他嫡子庶子的,不闹事那就行。

张皇后也知道弟弟这话不错,便也不再多言,只道:“我今日给夏氏身边派去了一个嬷嬷,她日后到底是要做太子妃的,对于宫里的事儿,不能两眼一抹黑。”

张鹤龄也点了点头,然后又道:“姐姐若是空了,也可以将夏氏叫过来说说话。”

张鹤龄打的主意是,夏氏若是能到自己姐姐跟前多来些,或许就能见到大外甥,小夫妻俩成婚之前也能培养培养感情。

张皇后没意识到自己弟弟的险恶用心,点头答应了。

选秀的事儿,终于也算是轰轰烈烈的结束了,选中的人家自然家家欢喜,而没选中的则是被送出宫去,自行婚配。

当然了,被选中的也不止是给太子的这三个人,还有几个人赐婚宗室,毕竟老朱家这一大家子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这些藩王宗室要婚配,也必须通过选秀进行,因此这段时间可算是忙坏了礼部和宗人府。

不过这些事都和张鹤龄无关,他在这件事后,差事只多了一桩,就是做饭的时候,要多给夏氏几人做一份。

张鹤龄找过皇帝咨询意见,虽然这三人还没有正式册封,但是给他们的待遇已经是按照她们未来的位份安排了。

张鹤龄想着三个小姑娘都是北方人,因此一开始给他们的饭菜都是北方系为主,然后才按照每个人的口味慢慢调整。

可以说张鹤龄真的把光禄寺卿这个岗位玩出了花样玩出了质量。

太子大婚是一直等到弘治二十年三月举行的。

弘治帝自己过得节俭,但是对于儿子却很舍得,因此这次的婚礼办的十分盛大,哪怕弘治帝自己身子骨虚弱,都勉强撑着参加了这次的婚礼。

张鹤龄看着皇帝的面色,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

他记得,在历史上弘治皇帝活的并不长久,或者说,弘治十八年的那一场大病,只怕在历史上他就没能撑过去。

但是这次即便他是撑过了大病,可是他的身体还是无可救药的衰败了下去,他现在还不足四十岁,可是看着他的状态,张鹤龄都觉得他仿佛已经是行将就木。

想着这些,张鹤龄心中越发沉重。

他对于自己的这个姐夫还是很有感情的,他对张家人的信任爱重简直就是无与伦比的,真的就和他的亲哥哥一样。

而且现在太子还年幼,即便他聪慧,有野心,可是他到底也是个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十六岁小孩,若是皇帝早逝,那之后的事……

张鹤龄不敢想,也不愿想。

最后他也只能多劝皇帝注意身体,不要太过耗费心力。

但是弘治帝却仿佛是看透了什么,张鹤龄的话他只是应着,可是对于朝政,他却依然十分用心,不止如此,他还让太子开始代替他处理朝政,而且一边让太子处理,自己还在一旁悉心教导,每天的工作量不亚于从前。

这个行为,让底下的大臣们都十分担心,他们对于弘治帝这个皇帝还是十分满意的,他们看着皇帝如今这个状态,心里也很害怕。

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皇帝断断续续就这么再熬了两年,一直到弘治二十二年春,皇帝也终于走到了他命运的结局。

这一日清早,张鹤龄刚刚起身,正要准备洗漱,突然外头有人进来传话,宫里来人了,请昌国公入宫。

张鹤龄听了这话只觉得心中咯噔一下,脸霎时间就白了。

他手抖得自己都有些控制不住,胡乱用帕子抹了抹脸,衣服都来不及整理,就急忙跟着人入宫了。

这种时候宫里来人宣召,张鹤龄几乎都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皇帝那边出事了。

一想起这个他一时间心中酸涩,姐夫他,他不会真的。

张鹤龄眼眶一酸,仿佛有泪落下,他遮掩般擦了擦眼睛,心中却越发难受。

一路快马加鞭,终于是到了宫城外。

张鹤龄一下马车,便看到已经有一辆马车停在宫门口,他仔细辨认了一下,发现是李东阳李家的马车,阁臣们也来了,他心下越发沉重,脚步都有些踉跄,跟着人一路往乾清宫去。

及至走到乾清宫门口,听到里头传来一阵阵哭声,他的心彻底沉入谷底,几乎已经维持不住仪态,踉跄着跑了进去。

他一进去,就看到皇帝半躺在榻上,他面色惨白,张皇后哭着匍匐在榻上,底下还跪着刘健李东阳和谢迁,太子站在一旁,默默流泪。

见着张鹤龄进来了,他对着他招了招手,语气还是和当初一样温和:“鹤龄来了,过来坐。”

张鹤龄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唰的落了下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