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1 / 2)

我被忽悠考科举 二汀 13374 字 2个月前

第56章

提起府中的两位姑母,还有桩盛府的成年旧事。

当年柳氏与亲妹妹小柳氏同时怀孕生产,两姐妹一前一后都诞下了个女儿,可小柳氏产后大出血,孩子出生没几天就早早撒手人寰了。

小柳氏婆家周府见是个孙女,又怕耽搁儿子再娶妻,儿媳妇头七都没过就将孩子送到了盛府。

柳氏见两个孩子前后脚出生,便当成双胞女儿来抚养,也从未避讳过二姑母的身世。

盛叶舟听府中老人提过,早几年没人知晓盛雅书出自周府,是盛禺山官途亨通之后,周府高调上门来认亲,此事就是想瞒也无法瞒。

周家没想认回这个女儿,但也不想断这门亲,平日里经常借着上门探望女儿的借口来往盛府。

情况一直持续到盛雅书出嫁,周家再无了上门借口,这才得清净没几年。

二姑母盛雅书与大姑母盛雅画在盛叶舟出生前就已远嫁。

逢年过节倒是能收到节礼,就是没见过人。

大姑母听闻是早些年生幼子伤了身子,这些年一直缠绵病榻,根本不能远行。

至于二姑母……家中长辈无人提起,他更无从得知其习性,只听闻当年二姑母抢了大姑母婚事闹得也挺难看。

不过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有福之女不进无福之家,盛禺山后来将大姑母嫁于门下学生,大姑父外放为一县之令,与姑母感举案齐眉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随着越走越近,盛叶舟瞥见祖父与父亲都冷了脸,特别是盛建宗,本就藏不住表情的面上布满嫌弃之色,眸中更是无半点欣喜。

“舟儿回来了!”柳氏冷冷淡淡的神色猛然变化,似是没听见盛雅书又说了些什么,笑着冲盛叶舟招招手:“快到祖母这来。”

说笑声戛然而止,厅中面生之人皆正襟危坐,全都望着盛禺山踱步而进。

“父亲。”

盛雅书连忙起身,很是亲热地朝前迎了两步,盛禺山淡淡点头:“家里倒是来了稀客,前年吴家不是派人传信儿说你病入膏肓,急需银子救命,这么快就痊愈了?”

“父亲!女儿这不是一好就赶回来了吗,当时是真病得起不来。”

盛叶舟走到柳氏身旁站定,借机打量起这个素昧蒙面的二姑母,殊不知下方人堆中也有人在明目张胆的打量他。

盛雅书肤白秀眉,身段窈窕,一点也没有老态之相,看上去反倒是比符氏还年轻几分。

盛禺山冷冷瞥她一眼,走到柳氏身侧坐下,不紧不慢地端起茶盏轻吹茶水。

“建宗你瞧……父亲为这事都怪上我了。”

见盛禺山不理,盛雅书却没有丝毫窘迫,话锋一转又笑着朝盛建宗而去,面上从始至终都没有丝毫变化。

去年之事盛叶舟倒是亲眼所见,当时吴府派人送信,说是盛雅书缠绵病榻几年,东南郡偏僻,买不到那些调养身子的名贵药材。

盛建宗寻到不少药材

,还送了不少银子过去。

但去年年前盛建宗做买卖经过东南郡,特意去了趟吴府拜访,没曾想被吴府下人拦在大门外,说是老爷夫人去华宁郡城看灯会,要过些日子才回府。

当时就气得盛建宗跳脚大骂,回来特意将此事告状于盛禺山。

两月前还病入膏肓之人转身就出远门看灯,是个人都知先前被骗了。

而现在盛雅书面不改色地说咬死自己当时确实生病之事,不知是面皮真厚还是根本不知盛建宗去了东南郡拜访。

盛叶舟看了好半晌,不知怎的,总觉得这个姑母有些怪异,就是说不上哪怪异,直到她甩着帕子轻轻推了把盛建宗时,突然明了。

不管谁态度冷淡或是讽刺,她唇角笑意仿佛就没变化过,涂满鲜红口脂的双唇好似从方才起就没合拢过。

一举一动毫无当家主母的端庄大气,反倒是有丝……轻浮。

虽说知晓不应该用轻浮二字来形容家中长辈,但其一举一动确实与已做了祖母的妇人相差甚大。

特别是她推盛建宗时下意识扭动的腰身,不仅让盛叶舟心里咯噔,就是柳氏眉心也跟着紧蹙,眸底寒芒一闪而过。

“父亲生不生气我不知,但去年二姐去华宁郡赏灯,二弟倒是知晓。”盛建宗一动不动,似笑非笑地抱臂道。

“看甚灯啊,去年二姐病得起不来身,连地都下不得。”盛雅书捻帕点点唇角,双眸溢满嗔怪,眼尾不自觉流出丝媚意。

盛叶舟不忍直视地撇过了头,柳氏气得一拍小几呵道:“没……没规矩,如此多宾客在场你们姐弟俩站在中间说甚,还不坐下。”

柳氏的话硬生生地转了个调,估计本想呵斥盛雅书矫揉造作,但又顾忌着旁人在场,这才变成了没规矩。

“母亲说得是,是女儿不懂礼了。”

要不说盛雅书厉害,被呵斥了也泰然自若地甩甩帕子,自顾自地坐到柳氏膝旁,一副亲昵姿态地依偎着椅子扶手。

“这几位是?”盛禺山开口。

“瞧我这记性,忙着跟二弟叙旧,倒忘了介绍。”盛雅书作势轻拍自己嘴,面上笑意更添几分:“这是我妹妹一家,他们啊……”

十几张陌生脸颊被一一介绍。

盛雅书小姑子夫家十口人,他们一家是为了长孙入书院读书之事特意来的安义府。

介绍到长孙毕耀祖之时,毕家一行十几口人面上满是自豪之色。

青年已及冠,头顶戴着个金冠很是耀眼,听盛雅书夸奖之时,面上满是志得意满之色。

前年取得秀才之后,今年打算来安义府拜师精进学业,后年又继续下场夺举人功名。

“耀祖学问不俗,一定能拿下举人功名,到时候亲家母可就享福了。”

“多谢亲家吉言,多谢吉言。”毕家祖母眉开眼笑,不停拍着盛雅书的手背以示亲昵。

本来无甚关系的盛叶舟一直默默听着,人要吹嘘孙儿就让他们吹嘘,与自己又没什

么关系。

可站着站着(),总觉着被人盯得浑身不自在?[((),敛神往那边一瞧,正巧与个身着黛色衣裳的夫人对视。

那妇人正是方才盛雅书介绍过的小姑子,毕家二房儿媳妇。

妇人有些惊慌,身子一侧连忙转头看向房中,这往前一倾,便露出了身后脸颊绯红的女孩。

“这是我外甥女芊芊,今年刚满十五。”盛雅书起身,牵起毕芊芊的手,将人往柳氏跟前带:“母亲瞧瞧,我这外甥女长得如何?”

毕芊芊微微一福,腼腆地笑了笑。

“倒是水灵。”柳氏淡笑,说罢接过婆子递来的荷包塞到女孩手中,除此之外便再无表示。

毕芊芊有丝发怔。

大户人家长辈送荷包当见面礼是寻常之事,若真是喜欢这个女孩,还会额外之赏些小玩意儿以表欢喜。

像是这种随便一个荷包,就说明对你并无意,随手打发罢了。

“还不快谢谢盛祖母。”盛雅书仍是不见,拉起毕芊芊的手坐到一侧:“我们芊芊长得好,性子也好,一手女红更是出挑……”

盛叶舟暗道一声不妙。

这毕家今日不是冲他来的吧,怎么看盛雅书这跟推销似的话就是为说亲而来。

再结合方才那母女俩的眼神……

不消片刻,盛雅书果然绕到了正题之上。

“叶舟年岁与芊芊相仿,也没说亲呢吧……要不……”

要不二字刚出口,盛禺山冷哼一声,皮笑肉不笑地看向盛雅书:“身子刚痊愈就千里迢迢赶回府说亲,周儿的婚事多亏有你这个姑母操心。”

“可不是……舟儿与芊芊郎才女貌,女儿也觉着这门亲事好。”盛雅书笑着接上。

听到这,盛叶舟确信,二姑母不是心思生深沉面对众人冷色依然能面不改色的主儿,而是真……蠢。

蠢不自知。

面对盛禺山早冷下来的眉眼,仍旧滔滔不绝地夸奖着毕芊芊的好,就连被夸之人也瞧出了盛府几人逐渐不耐烦的神色,不停用小手轻拍着盛雅书手背提醒。

“天造地设,二姐是从何处看出来舟儿与毕家二姑娘天造地设……”

盛建宗被那些天花乱坠的说辞气笑,弯着眉眼似笑非笑地反问。

“芊芊虽为商户之女,可配舟儿也不算高攀,舟儿为二房次子,不能继承盛府二房,又没个功名,日后分家……”

盛雅书双眼长在头顶的功力再次刷新,话里话外无不再抬高毕芊芊顺势贬低盛叶舟。

盛叶舟眨巴眨巴眼睛,算是听明白了,她这是想让毕家有个做官的靠山,盛府娶个摇钱树。

算是……互惠互利?

“回二姑母的话,父亲虽不算富可敌国,但养活侄儿应是不难,今日我确没功名,可不代表明年侄儿还是没有功名,二姑母怎就确信侄儿一辈子就如此蹉跎此生呢?”

“姑母不是那个意思。”盛雅书终觉不对,又是甩帕子又是砸唇地笑着

() 找补:“二姑母就是可惜毕芊芊这么好的姑娘。”

“原来是侄儿误会了二姑母的好意,侄儿向姑母赔罪。”盛叶舟笑着拱了拱手,话锋一转又接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侄儿的婚事还得祖父祖母与父亲母亲做主。”

“那是那是。”盛雅书笑,笑容终有些僵硬起来。

盛禺山继续喝茶不语,盛建宗这个当爹的自然要站出来说话。

“二姐还是早些为芊芊姑娘另寻个好婆家,舟儿年纪虽小,但早些年拜文玉先生为师……”

“文玉先生!”毕耀祖失声惊呼打断,想必也听过文玉先生的名头才会如此震惊。

盛建宗冲他挑了挑眉,笑着继续道:“安王作为舟儿的师叔,早早就操心上这孩子的婚事啰……这不……”

说到这,盛建宗笑着虚点了点盛叶舟:“安国公世子也有意让舟儿为婿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