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1 / 2)

我被忽悠考科举 二汀 11737 字 3个月前

第79章

长辈为盛叶钰之事焦头烂额,家中懵童却像是商量好了似的齐齐来到启安院玩耍。

从宫中下值回来的盛建安与盛禺山关在书房商议小半个时辰,随后将盛叶舟与盛叶雲都被叫进了书房。

从见到盛禺山平淡得宛如没任何事发生的样子,盛叶舟就知道白日里的事祖父已经应允。

“舟儿,这回要你受苦了。”

盛禺山一声喟然长叹,话中之意房中四人都心中有数。

盛叶舟点头拱手:“不过一些虚名而已,舟儿自是不在乎这些事的。”

“坊间少不得对你的非议,搞不好还会影响前程。”盛建安对此提议是不赞同的,所以皱着眉又劝道:“此事咱们再从长计议可好。”

为了个二房嫡长子,弟弟能狠心毁了兄长一辈子,此事一旦传开,日后朝中谁还敢重用盛叶舟此人。

谁都害怕自己也被捅上一刀难以下台。

“舟儿倒觉着此事不一定会影响到我。”盛叶舟忽道,随后眸光沉了沉又道:“大伯你可知五石散出自何人之手?”

他对名声一事是真不在乎,可回府之后盛叶舟忽地又想到了韩长风所说那句因此逃过一劫的话。

既然东宫已有意要对平阳侯府下手,他们两府为何不借此事起手。

虽不能完全置身事外,身份却能转换成受害者……也是被平阳侯府所害的人。

盛建宗被问得一怔,这些日子以来他还真从未认真想过五石散的源头来自何处。

盛叶舟随即便将从韩长风那听来的消息讲给了两位长辈听。

书房中三人神色几番变化,特别是盛禺山,眸光浮浮沉沉好一阵才归于平静,而后书房中突然响起声很轻的笑声。

“看来平阳侯应该已经知晓当年的往事了。”

众人不解。

“看来是我将平阳侯想的太蠢,此事恐怕他们已经知晓不止一两年,应当是从钰儿回府长住之时就已经发现了。”

“祖父是说平阳侯府是故意让二哥服用五石散,借以打探我们盛府的消息?”盛叶舟立即猜到。

难怪盛叶钰成婚之后会在盛府长住,小吴氏在夫君出事后还能如此冷漠……

一联想婚事由平阳侯府所寻,小吴氏与世子夫人来往密切,好像就可将所有事都串联到一起了。

“此事祖父会调查。”盛禺山摆手,不欲多说:“既此物出自平阳侯府,那便不用舟儿背上如此骂名了。”

“来人,去将二爷请来。”

盛叶雲还是头回跟祖父与母父亲商议府中之事,可几人打哑谜似的说话方式让他极其别扭,若不是盛叶舟最后那一句解释,他恐怕还没反应过来说得都是甚。

管家退下后,书房安静下来,他小心地咽了口口水,继续装哑巴。

直到盛建宗前来,有了这位凡事都喜欢问清楚的二叔,盛叶雲终于明白此事的来龙去脉以

及解决法子。

但越是知晓得多,他心中越是惊骇。

五弟盛叶舟在几位长辈面前丝毫没落下风,说话也得祖父与父亲赞赏,已隐隐有些能为府中大事拿主意的模样。

但盛叶雲心中却奇怪地生不起半分嫉妒……谁叫他确实无此心计可比拟。

瞧那相扣的一环环计谋,就是给他是个脑子也想不出如此法子。

也就是从此刻起,盛叶雲都不知自己竟无意识跟随起了盛叶舟的步伐。

***

两日后,盛府老太爷盛禺山携全府子孙大张旗鼓地赶回南康县老宅。

开祠堂,告罪于祖先。

这一场重新改写族谱的大事立刻就传遍了整个南康县的大街小巷。

盛府二房嫡长子盛叶钰受友人蛊惑服用五石散成瘾,在戒除期间无意间牵扯出其身世之迷。

嫡子变庶子。

消息一传出去,街头巷尾全都是谈论此事的人。

虽盛府传出来的消息并没有来龙去脉,但多事的人怎会就此放过,循着有限的一点点消息,竟有人从中理出了事情的真相。

首先盛叶钰是被友人蛊惑服用的五石散,这个友人是谁?

当消息传到安义府之后,立即便有人指出这个友人乃是镇国公府三少爷韩长鸣。

韩长风不甘落后,立即派人出面澄清。

首先,韩长鸣眼下正在老宅中戒除五石散,吸食五石散之事是真,但他与盛叶钰同是受害者,且目前已寻到了那人。

人没指名道姓是谁,韩长风只说舍弟是在平阳侯府参加过几次宴会后被发现服用了五石散。

不明说,明眼人却立即嗅出了其中意味。

平阳侯府……

那可是盛叶钰的外家。

府中人让外孙服用五石散,平阳候这个当家人不可能不知情,况且还不是一两回的事……这不是自家人害自家人吗!

再结合盛府所说的途中发现身世一说,人们便将两件事迅速联系到了一起。

平阳侯府是知晓盛叶钰不是亲外孙儿,这才舍得哐害他,而且还让盛府发现了端倪从来牵扯出当年的往事。

还有人大胆猜测,说不定“狸猫换太子”的把戏就是平阳候府搞出来的。

而且堂堂侯府子弟,不知从何处寻来的五石散,这也是值得深究之事。

坊间谣言甚嚣尘上,朝廷上同样有风浪悄悄掀起。

某日朝堂之上,负责安义府城内治安的京兆尹突然上奏,诉这几个月内城中许多官宦以及世家子弟吸食五石散聚众闹事。

因涉及人家太多,特此上奏请求圣上定夺。

郑景城当朝龙颜大怒,随即勒令太子亲自彻查此事。

太子领命,携京兆尹以及韩长风将聚众闹事之人尽数抓入刑部大牢审问。

牢中之事无从得知。

但就在当夜,上百侍卫由韩长风带领围了平阳侯府,捧着圣

旨下令抓捕侯府上下共计两百人。

平阳候以及三十个家眷押入吏部天牢由吏部尚书盛建宗亲自审理。

其中,平阳候世子携府中一名两岁孩童畏罪潜逃,太子派出东宫亲卫全城搜捕,第二日下午便在出城的队伍中抓捕归案。

至此,平阳侯府尽数被捕。

满城哗然——

原来前些日子坊间传言竟全是真,平阳候世子供出其故意引诱城中世家公子服用五石散借以掌控其各家内部消息。

其中……也包括盛叶钰。

而据吏部传出的口供,平阳侯府在很多年前就已知盛叶钰与张家并未血缘之事。

本想借由盛叶钰二房嫡长子的身份借机掌控盛府,可后来见其难成大器,便舍为棋子,干脆用五石散控制套取盛府内情况。

而平阳候世子为戴罪立功,也供出了许多世家以及官宦府邸中的阴私事情。

吏部尚书将所有口供全部上呈东宫,郑崇宁自知兹事体大,连夜将口供送去宫中。

由此……以平阳侯府私藏五石散开始的案件,逐渐扩大成了一场与邻国有关联的重大案件。

吏部与刑部两部联合,共出动一千二百人全程搜捕,共抓捕了超过上千人。

据查,平阳候世子手中的五石散乃是与其姻亲付家所提供。

付家以丝绸业起家,与邻国有很深的贸易往来,调查下来才知其早成为领国打探宁成国的探子。

平阳候世子自以为控制了城中诸多大户的秘密,殊不知这些秘密早原封不动的送往了领国,领国奸细还趁机威胁了几家人作为眼线。

因此事涉及到了国与国之间,安义府所有与邻国有贸易往来的人家都要去往刑部报道检查。

盛建宗与盛叶雲同样去刑部走了一圈。

城内展开了长达好几个月清除细作的检查,每家每户都要对照户籍检查人数,稍有不符便会被抓入大牢等待审查清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