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开班 我也要去跟他们一起读书。(2 / 2)

因为这件事,他们家的人连续好几天都青着脸,一是气的,还有就是累的。

他们天天低气压,沈迁跟陆久这几天却是过得满意,尤其是陆久,觉得相当解气,在得知赵月英家的稻秧烧了根那天,他下午还特意在自家田边多待了会儿,又打开小池塘的排水口,往田里放了点水。

有烧苗的教训在,他量这一家子再也不敢偷水。

又是一天下午,沈迁教完陆水生跟陆柏生,并给两人留下当天要练习的字后,转身见桃树下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两个人。

“村长、衡叔,怎么不进来坐?”沈迁笑着打招呼。

“我们站会儿没事,”村长道,“免得打扰他们读书。”

他们来的时候,沈迁正在低头教陆水生跟陆柏生写字,三人都很专心,他们打招呼或者进去屋里坐,都会惊到三人,于是村长跟衡叔对视了一眼后,十分默契地站在树荫下没有动,刚好他们也想看看沈迁是怎么教陆水生跟陆柏生读书的。

陆水生跟陆柏生有点怕村长,两人打了招呼后,就抱着东西赶紧回家了。

“陆久不在家?”村长随口问。

“在的,”沈迁道,“这段时间天天挑水累着了,他在屋里歇会儿。”

说起天旱挑水,村长跟衡叔也是满面愁容,忍不住叹气。

沈迁去堂屋里给两人倒了水,问:“衡叔跟村长过来可是有事?”其实他已经猜到了两人是为何而来,这几天已经有好几人跟他打探过了,但这种事情,还是由别人提出来比较好。

“还不是为了村里这些孩子,”村长含笑道,“那天大家看到水生跟柏生在集市卖菜,便盼着你也能教教村里其他的孩子,这不,就请了我来做说客。”

沈迁道:“先前大柱叔跟栓子叔让我教水生跟柏生的时候,我就说过,我既没有功名在身,还是被流放到这里的。”

“这有什么,”村长还没开口,就被衡叔将话截了过去,“你有本事在身就行,功名身份那些都是虚的。”

他比村长见得多,当初隔壁村的秀才还在的时候,村里每年也有人将孩子送过去读书认字,可惜大多读了几个月小半年,也只会摇头晃脑地念几句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会写的字也不多,更别说像陆水生和陆柏生这样,才几个月就学会了算术。

村里人跟城里高门大户家里的孩子不同,大家省吃俭用攒出来的钱,送孩子读书识字,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学得一些安身立命的本事,越快越好,而不是像有钱人家那样,一开始就是冲着功名利禄去的,毕竟青云之路,其它的先撇去不提,光是给先生的束脩,买笔墨纸砚跟书的钱,头两年大家咬咬牙可能还给得起,到后面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青坪村也是出过读书人的,那人还娶了个县城生意人家的哥儿做夫郎,可即便有夫郎做买卖供着,那人读到快花甲之年,也只得了个秀才的功名。

想请沈迁教自家孩子的那些人,几乎都是想着,若是自家孩子以后能去县城给人当个账房先生就好了。

沈迁道:“我这里地方也不够啊。”

他们家就三间房,两间做了卧房,一间堂屋,只有陆水生跟陆柏生的时候,如今天热,还能在堂屋门口的屋檐下教学,天冷了进去屋里也占不了多少地方,若是再多些孩子,他们一家子连吃饭的地方都要没了。

“这你也放心,”村长道,“我跟村里的族老都商量过了,将我们陆氏的祠堂收拾出来,那边既宽敞又明亮,而且有陆氏先祖们看着,再皮的孩子也不敢不认真学。”

“那行,”沈迁道,“读书的时间还是跟水生柏生他们一样,每天一个半时辰,若是我有事,或者地里活多忙不过来的时候,便会歇一歇,另外初一十五赶集的日子固定歇息。”

村长跟衡叔说到这份上了,沈迁便应了下来,而且私心讲,反正他每天要花一个半时辰教水生跟柏生读书,多教一些孩子,不仅能让他多一些收入,也能提高在村里的威望,以后再有人想偷他地里的东西,也得衡量衡量能不能得罪得起。

至于已经学到前面的陆水生跟陆柏生,两人都聪明,沈迁想着,有空了可以给两人开开小灶,他希望这两人能走得更远,走上他不能走的道路。

“束脩估计会比先前李先生那里少一些,”村长不好意思地道,“但你放心,我跟衡叔会给你把着关。”

“你们做主就行。”沈迁含笑道,村里人即便嘴上再怎么说不在意他没有功名,但给束脩的时候,肯定还是会有想法,不过既然都是真心想要孩子跟他学本事,肯定也不会让他太吃亏就是了。

家长为孩子做事一向快,大家早晚还要去田里挑水,只有中午才有空,即便这样,也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将祠堂收拾了出来。

沈迁也请陆叶漆了一块黑色的大木板当黑板用,有用石膏粉做了些简易的粉笔。

第三天中午,交了束脩的孩子便开始跟着沈迁读书。

狗蛋这天中午跟往常一样,吃了午饭便想找玩得好的伙伴去河里玩水,结果问了一圈,每个人都抱着新做的木盘,提着袋细沙,说要去祠堂里跟沈迁读书。

看着大家既骄傲又期待的模样,狗蛋想起之前村里到处都有大人夸陆水生跟陆柏生怎样怎样,他有些害怕,是不是再过一段时间,这些以前跟他一起玩的人也会被夸?

到时候只有他什么都不会,大家肯定不会愿意再跟他玩了。

他哇地一声哭出来,跑回家拉着孙氏的袖子道:“娘,我也要去祠堂跟他们一起读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