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订婚五姓女(2 / 2)

对于他现在侯选求职这事,也并没有谁愿意真正帮忙。

当然其实父兄的学生们也帮过王家很多忙,比如让王绩兄弟四个都出仕做了官,甚至如王绩这般嗜酒误事的狂人,要不是大家的关照,也早就被弹劾革除了。

王家兄弟都很有才,不是秀人就是进士的,但问题是王绩只是个诗人,他的几个兄弟也多只是对经史子集很有研究,当官却不太懂。比如王凝,之前也是在京城做过一任官,后来才被放到州做博士的。

王凝也很有学问,但他是个史学家,对历史很有研究,一心忙着要编史著书。

“看看武三郎人吧,如果人不错,可以订下。”

“阿兄,我打听到,这武家三兄弟,老大老二是正妻嫡出,老三却是妾侍所庶出,其母王氏是太上皇早年赏赐给武士恪的宫人,老家江南······”

王凝却只是摆了摆手,“咱们既然都收陪门财嫁女给寒门庶族了,嫡庶什么的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王绩苦笑两声,是啊,在太原王氏大宗嫡系那边,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提都不要提,可他们现在不是也没办法了吗。

将女儿嫁给新贵,其实也不完全是为了陪门财,更关键的还是想要借这些新贵的势力,重振家业。

······

初冬的太阳很温暖。

小胖子怀良被从城南武氏族学里接了出来,侯三的儿子黑娃还有武成的大儿子武毛,两个伴读也跟着请了假。

“去哪啊,二哥。”

封闭式的族学,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刚回来见到小胖子时,还不懂什么事,但现在明显既有礼貌,而且谈吐都不一般了。

人也长高了一些,没那么胖,而侯黑娃和武毛两少年变化更大,变白了变高了也变壮了。

“三郎啊,阿兄给你说了门亲事,带你上门结亲去,一会可要好好表面,对方可是五姓七家的太原王氏,要是人家看上你了,你以后可就前途光明了。”

小胖子才八岁,对娶妻结婚这事还懵懵懂懂,还沉浸在今天不用上课的喜悦中。

马车驶在长安城那土路上,扬起许多灰尘。

怀贞坊内住的大多是工匠居多,还有就是些长安诸衙里的低级官吏甚至是些流外,也有一些商贾,坊里比起永兴坊平康坊就显得杂乱的多,甚至坊内街巷上行走的居民,衣衫也大多打着补丁。

一路来到王绩家。

王家早就在等候了。

怀玉装了一马车的礼物,十几坛的好酒,梨酒、杮子酒、葡萄酒、红薯酒、高粱酒,还有西域来的三勒浆、龙膏酒,以及剑南烧春、羊羔酒等。

除了王绩夫妇喜欢的酒,还有丝绸布匹、粮食,细盐、香皂等诸多东西,这一车,价值百贯。

王绩王凝兄弟看着这一车的好东西,既惊讶也觉得非常受用,感受到的是久违的那种优越感,这几年在长安,这种优越感已经越来越难得了。

“请!”

怀玉带着武士棱、武士恪,还有怀良一起走进王家,王绩王凝兄弟早备好了茶水点心,一番寒喧,也直接考教了武怀良一些功课,武怀良的回答倒也还好,毕竟以前在家王氏也有教他读书等,族学请的先生也还不错。

“孺子可教,天资聪慧,可造之材也。”王绩笑呵呵的评价。

这门亲事,也就算成了。

接下来其实倒没谈太细,怀玉是很直接的人,直接把京郊三百亩地、延康坊三百贯的宅子的地契、房契直接给了王绩,还跟他写了份合伙开酒坊的契约,怀玉投资三千贯,王绩则以所谓独家酒方等入股,怀玉六王绩四。

这所谓独家酒方也不过是个名头,就是怀玉送他一千二百贯钱,这其实就相当于是陪门财,比魏征之前的一千贯还多二百贯。

“叫大娘过来见一下大家。”王绩兄弟见事情已经谈成,便笑着让卢氏去把大女儿叫出来。

王大娘子今年才五岁,长的挺可爱,八岁的怀良跟五岁的王大娘还不明白今天的场面意义,见面后两人倒还挺合的来。

最后由武士棱和王凝做为见证人,武王两家写了一份订婚的婚书,这桩亲事就这么迅速的达成了。

王绩拿着那张酒坊合伙的契约,随时可以找怀玉退一千二百贯钱,当然也可以合作酿酒,然后赚钱分红。

两家约定,十年之后成婚。

王绩直接打开了一坛葡萄酒庆贺。

“王三郎如今在京侯选,不知道可获选?”

王凝摇头,怀玉便道,“不知王三郎明日是否有空?”

“到京之后,一直闲着呢。”

“那明日是否愿意随我同去拜访下赵国公?”

赵国公长孙无忌,吏部尚书,刚因佩刀入宫被免职在京反省。

王凝一听,马上点头说有空,长孙无忌就算免职在家,但若是能够在这国舅爷那里得到赏识,放选授职,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王学士不知是否也有空,不如一同前往?”

王绩刚辞了官,本来说要回老家,现在跟武家结亲,要留下来了,一时倒没想好接下来要做什么。

王凝对兄弟道,“一同前往拜访下赵国公吧。”

“那就有劳武二郎帮忙引见了。”

“咱们可是亲家啊。”

几人一起笑起来,高昌葡萄酒格外的甘甜醇厚。

在王家吃了顿饭后,怀玉还特意带着王家人去了趟相隔也只有几坊地的延康坊宅子。

那宅子还是安元寿送给怀玉的,本来是安置伊琳娜,金屋藏娇置别宅妇的,现在空置在那。

怀玉便干脆拿来送给王家。

王家人在这座充满拂菻风格的圆顶白房子到处转了一遍,出人意料的很喜欢,主要是这宅子虽是胡风,但也有几亩地,比他们借住薛家的小院可大多了,里面装饰也挺新,家具等一应俱全。

尤其是院里的那一架子葡萄,王绩尤其喜欢。

“改天挑个吉日,我叫人过来帮王学士搬家,”

王绩笑着谢过,是越看这院越喜欢,这门亲事还真结对了。

卢氏甚至还不忘补刀对比了一下魏征,“比魏家可是豪爽大方多了,还是武家大气!”

“幸好没跟魏家结亲,儿女婚姻大事,他们倒讨价还价弄的跟买菜似的。”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