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宁小姐,贵妃娘娘有请(1 / 2)

姝谋 安绵绵 5910 字 2个月前

中午宫宴。

皇后忙得脚不沾地,事事亲力亲为,力求能让太后和皇帝满意。而结果也确如她所愿,整个宫宴热闹周全。

宫宴结束,使臣先行离开,这一回,皇帝派了一队禁军护送。出了刺杀事件,整个京城都戒了严。

仁寿宫,只留下了皇室自家人。

以皇后淑贵妃为首,陪着太后说话。

还有三个皇子以及各位皇子的侧妃,绾宁作为皇家未过门的准媳妇儿,也被留了下来,只不过位置靠后。这样正好,绾宁悄悄打量谁,也不怕被人发现。

首位上,太后脸上堆着笑容,她一身太后正服,配饰齐全,全套用的顶好的翡翠,看起来雍容华贵。

她对皇后的安排十分满意,特地拉着皇后的手,夸了好几句:

“今日你辛苦了,上上下下都是你在打点,哀家看得出来你是用了心的。”

皇后自然是谦虚一番,“母后谬赞了,这是臣妾分内之事,您也是臣妾的母亲,臣妾为母亲操持,哪有不尽心尽力的。”

这话显然取悦了太后,太后脸上的笑容又更深了一分。

一旁的淑贵妃,候在一旁陪着笑脸,没有说话,但绾宁一眼就看出了她心中的鄙视和嫌弃。

前世,自己和淑贵妃也做了几年婆媳,对淑贵妃的脾气,不说了解十分也有八分。这人惯会做表面功夫,在皇上太后面前,在皇后面前,在她面前,都是不同的。

淑贵妃的表情,绾宁能猜得八分准。

看现在这样,怕是已经把皇后从头到脚批了个遍,对太后亦是颇有微词。

淑贵妃对太后一直有很大的意见,因为太后遵循礼数,妻妾有别,每次在她跟皇后有矛盾的时候,大都会站在皇后那一边,就因为皇后是中宫。

皇后能叫一声母后,淑贵妃只能称呼太后。

前世皇帝死后,君策继位,太后立马就搬到了群芳殿,这里面说没有淑贵妃的手笔,她是怎么都不信的。

皇后身边,君恒站得笔直,太后夸皇后,他也与有荣焉。

一旁的君策一直陪着笑脸,却也没敢主动搭话。

没办法,淑贵妃再是贵为贵妃,在皇后面前,也是侧室。君策在君恒面前也得遵一个嫡庶有别。

大家族是如此,皇家更是。

看着君恒脸上的笑容,君策一口牙都要咬碎了,心中想到幕僚们那个提议,心中做了决定。

大皇子君晟,是嫡子也是长子,若大皇子出来,君恒的身份就尴尬了,到时候他倒要看看,君恒如何自处。

想到这里,君策一下提起了精神。虽然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这对母子变脸,还是没有失去理智,脸上依旧保持着笑容。

绾宁把这一幕尽收眼底,嘴上浮现一丝笑容,看君策这个表情,就知道他想到了让君恒吃瘪的法子。再想到最近他们做的安排,还有什么办法,能比让一个能打压到君恒的人出现更让人爽快的呢。

更何况那人不仅和君恒有仇,而且那人的存在,就能让君恒如坐针毡。

君逸离开绾宁不远,微微一侧头就看到了绾宁脸上狡黠的神色,脸上不自觉露出笑意。

也不知道他家的小姑娘又在打算着什么。不过无所谓,反正无论她想做什么,他都一律支持就是。

察觉到君逸的目光,绾宁也向君逸看过来,二人四目相对,相视一笑,微微点了点头。

一股甜丝丝的意味在二人的视线之中蔓延开。君策一回头,就看到这一幕,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外加八瓶大陈醋。

心中冷哼一声:一个大皇子换一个君恒,再换一个君逸,怎么着他也得把人弄出来推上去。

前头,太后和皇后说完话,又和淑贵妃说了几句,虽然正侧有别,但是太后也没有太过厚此薄彼。

皇后把几位皇子的侧妃都叫上前,给太后磕头。

几位皇子都没有正妃,君恒和君策各自有两位侧妃,四人到了太后跟前,齐齐跪下,说了些吉利话。

太后笑眯眯的,嘱咐了几句: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的话,四人退了下去。

绾宁起身上前。绾宁是君逸的未婚妻,还未过门,但是看太后的态度,却是笑意浓了几分。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绾宁现在是国公府的人。国公府老夫人和太后在年轻时是手帕交,虽然绾宁是干亲,但今日宋老夫人作为诰命进宫贺寿,说起绾宁,无不夸赞,太后活了这把岁数,看在眼里,知道老夫人是真心喜欢绾宁,自然对她也是另眼相待。

她招了招手,“好孩子,过来坐。”

绾宁也不推辞,规规矩矩的行过礼后,坐到了太后下首的小凳上。

太后看着绾宁,把绾宁好好的打量了几眼。

笑道:“早上人多,也没来得及好好看看,嗯嗯,不错,模样生得好。今日你祖母在哀家面前,可把你从头夸到了脚。”

绾宁微微垂眸,乖巧的回答:

“那么多年,祖母一个人在府中着实有些冷清,如今府里多了个人作伴,祖母总是高兴的,是祖母抬举我了。”

两世,绾宁和这位太后都没怎么打过交道,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之前知道要入宫,她也问过君逸,君逸的回话和她的感受一样,对这位皇祖母,也说不上好和不好。

既然对方只规规矩矩,那她便只做到礼貌就是。

太后见绾宁谦逊,语气却不卑不亢,没有盛气凌人也没有傲气,神情冷静,心中点了点头:这样的出身,这样的身份,这样的长相和性子,配君逸倒也勉强够格。

太后看向底下的君逸,把人叫了过来,又拉着绾宁多说了几句。

太后和绾宁说话的时候,皇后和淑贵妃,君策君恒,表情各异。

皇后是气恼,被吴氏摆了一道,要不然这苏绾宁就是恒王侧妃了。表面上是国公府的干亲,都得了这么多便利,若入了恒王府,宋渊就算不帮着,也不会去帮对手。皇后想想就觉得不甘心。

一想到吴氏已经死了,皇后还是恨得牙痒痒。心中后悔,之前还是疏忽了,当初无论如何该跟绾宁通个气才好。

她当时没跟绾宁说,一是想着女儿家哪里有自己谈亲事的理,她贸然说这种事情,显得目的性太重,绾宁一个姑娘家不懂,但国公府可心里明白。

她结亲是为了结好,不是结仇家,这才搭上了吴氏,却忽略了一个有野心的人,会胆大包天欺瞒她。

若不是吴氏三人都死了,她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还好,有些安慰的是,虽然绾宁没有入恒王府,而要嫁入逸王府,但是如今逸王多多少少的帮着君恒,也算是好事,想到以前绾宁对君恒的情谊,君逸把接待使臣这件事给君恒,应该是绾宁的功劳。

皇后想到这里,松了一口气,看绾宁也越看越顺眼。

一旁的淑贵妃却是跟吃了一只苍蝇似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