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又见沈颖(2 / 2)

良久,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份便签,双手颤抖地递给了沈颖。那是他亲手记录的修路进度和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所做的努力,同时还详细记录了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字里行间透露出他的心血和付出。

“这是我这段时间的工作记录,你可以看看。”张轩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焦虑。

沈颖接过文件,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着。她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仿佛在努力理解张轩的内心世界。她看到了张轩为了修路而日夜奔波的身影,看到了他为了解决问题而憔悴的面容。她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有疑惑,有同情,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

“这么多代办事项,哪一项不需要钱?”张轩道,“筹集到的那些钱,是用来给柳林村修路的,不是所谓的诈骗集资。”

“修路?”邹海轻蔑一笑,“据我了解,你是组织村民一起修路了吧,这么多免费劳动力,你修路还花得完这么多钱吗?”

“首先我要声明,村民们并不是免费的劳动力,但凡参与修路的村民,要按照市场价格给他们开工资。”张轩冷静地解释道。

“其次,这些钱花得完花不完,最终都是要如数还给村民的,更何况工程才刚刚开始,留点备用金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沈颖听后,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张轩的话,在她这里就是无条件信任,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查清楚举报人的身份和动机,还张轩一个清白。

“还?你拿什么还?”邹海继续追问道,“据我了解,你给当地村民开了一堆没用的白条,你这不是搜刮民脂民膏吗?”

面对邹海的咄咄逼人,张轩没有丝毫恼火,依然保持冷静。

因为张轩拎得清,自己说的这些,主要还是说给沈颖听的。

而邹海的接连发问,不但不能给张轩造成被动,反而是帮了张轩,这一问一答,比张轩自己喋喋不休的解释要有力得多。

“柳林村要开发,一旦开发,村合作社马上就可以盈利,这些钱就可以用来归还给村民们的本息。”张轩道。

“简直是荒谬!”邹海道,“你以为你这点手段糊弄得了那些没文化的村民,能糊弄得了我们专案组吗?”

“我且问你,假如柳林村不需要修路,或者修路是上面拨款,不需要借村民的钱,那么将来盈利的钱你怎么分?”邹海用手指愤怒地敲着桌子。

张轩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是邹海给自己布下的一个陷阱。

倘若自己说依旧要分给村民,那这不就是等于说村合作社的盈利本该也是村民应得的吗,那这次开白条筹集到的三百多万又该作何解释?又该拿什么还?

可倘若说是归村集体所有,那这项不能为人民谋福利、改善民生的开发工程,岂不是又会被认作村干部打着人民的名义为自己敛财?

张轩不得不承认,为了路早日修好,为了开发工程早点落地,为了柳林村村民们早日致富,集资手段上的确是用了一些“障眼法”。

可这并不是损害百姓的“障眼法”,而是引导百姓早日过上好日子发家致富的手段。

又有何不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