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第95章 介此百禄,於皇万年(1 / 2)

乔翎从宫里边回到越国公府, 刚进正院,就见徐妈妈捧着常服过来了。

这一上午正经的事情没做多少,衣服倒是没少换。

乔翎一屁股坐到椅子上, 叹一口气, 活像只萎靡的猫:“徐妈妈, 我有点累, 先叫我喘口气吧。”

又问玉映:“鱼切好了没有哇?”

张玉映连声说:“好啦,好啦。”

徐妈妈上前去把她拍起来站着, 叫她把胳膊伸直, 替乔猫猫解开身上官袍的扣子,那边张玉映端着盘子, 蘸了佐料, 夹鱼给她吃。

乔翎伸着手臂, 一边嚼嚼嚼, 一边听徐妈妈说:“您走了没多久,家里边就来客人了。起初在前厅那边儿跟太夫人说话,过了会儿太夫人那边使人过来传话,说是她同客人们一道往后院去给老太君请安, 等您回来, 就赶紧过去……”

能叫梁氏夫人亲自接待,还能往后院去见老太君的客人?

乔翎问:“是谁来了?”

徐妈妈替她脱掉了外边的官袍, 紧接着又开始给她披衣裳, 手上麻利,嘴也没停下。

“是姜氏的旁支, 自家人。先前国公办丧礼的时候他们也来过,只是那时候乱糟糟的,竟也没坐下来好好说说话。”

姜氏的旁支?

乔翎赶紧叫了声:“玉映!”

张玉映没等她说呢, 就明白了她的意思,筷子使劲儿夹了几下,把盘子里的鱼脍一气儿塞进去,转而又去给她倒了碗润喉的汤来。

乔翎嘴巴里塞得满满的,呜呜呜几口吃完,又咕嘟嘟去喝汤。

徐妈妈看得好笑,怜爱道:“您倒是慢一点啊,仔细噎着。也没有那么急。”

她说:“先前还以为您今天进宫,会留下跟圣上说说话,亦或者留饭的,老太君那边儿怕是都不知道您会回来。”

略微顿了顿,徐妈妈又多加了一句:“虽说是自家人,但总也有个亲疏远近,等会儿真的见了,他们要是说了什么不中听的,您也不必过于客气。”

她在府中待了多年,人情练达,绝没有无的放矢的可能。

乔翎心有所悟:“怎么,来者不善吗?”

“那倒也不是,”徐妈妈脸上显露出一点踌躇来,迟疑着说:“或许是我想多了,也未可知。”

再见乔翎与张玉映俱都是大睁着眼睛,难掩好奇地看着她,失笑之后,还是低声说了:“几位族老都过来了,这本不算稀奇的,只是这回过来,各家都带着孩子,这就有点稀奇了。”

乔翎明白了徐妈妈的顾虑:“族老们想过继孩子给姜迈吗?”

徐妈妈犹豫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我觉得是。”

她说:“……国公临终前的交待,姜氏的人始终颇有异议。”

……

乔翎往老太君处去的时候,那边的午膳还没有结束。

老太君听说她过来,还觉得讶异呢:“不是进宫去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乔翎简单解释了两句:“宫里边也行家宴呢,圣上不便抽身,只是照例赐下,并没有召见我。”

梁氏夫人坐在老太君的下首处,闻言了然道:“或许是为了鲁王的婚事吧……”

乔翎轻轻耸了下肩,谁知道呢。

那边梁氏夫人已经微笑着同她介绍今日至此的几位姜氏族老。

越国公府子嗣不算兴旺,老越国公只有姜迈、姜裕二子,再前一代,老越国公自己也只有他和姜二爷兄弟两个。

如今在席的几位族老,两位是老越国公的叔父,剩下的都是隔房的堂叔。

乔翎目光四下里一扫,果然见几位族老身边都跟着孩子,少的一个,多的两三个也有,男孩女孩聚在一起,好奇地看着她。

她平静地将目光收回,依照梁氏夫人的指引挨着称呼了一遍。

“这是五叔公。”

“……”

“这是十一叔公。”

姜二夫人笑着使人再去安置坐席,同时向她道:“这要是正经的族会呢,你代行家主权责,说一不二,该坐首位才是,只是今日来的都是长辈,行的也是家宴,也就罢了,挨着大嫂坐吧。”

她这话说的微妙,隐约有以家主身份弹压几位老辈份尊长的意思,席间短暂地安寂了一个刹那,几位族老不由自主地变了神色,旋即又好像什么都没听见似的,继续言笑晏晏起来。

乔翎坐定之后,上首处老太君不动声色,底下梁氏夫人与姜二夫人也不肯轻易做声。

若是寻常宴饮,有酒水调节气氛,氛围总归会融洽些,只是这时候主人家中正值新丧,席间并无酒水,难免就显得这寂静略略难堪了起来。

终于,几位族老交换了一下神色,年龄最长的五叔公率先开口:“侄孙媳妇,有考虑过以后作何打算吗?”

乔翎不解地问:“这个‘打算’,是什么意思呢?”

五叔公轻叹口气,开门见山道:“等到侄孙孝期结束,侄孙媳妇作何打算呢?”

乔翎回答他:“当然是按照我与国公的约定,继续做越国公了。”

五叔公为之一默,沉吟几瞬之后,终于还是说了出来:“先前侄孙新丧,有些事情即便族里有所异议,也不好冒昧地闹起来,既搅扰了逝者的安宁,也叫外人看笑话,只是现下丧事结束,也该将事情拿到台面上来,细细的谈一谈了。”

乔翎彬彬有礼道:“好的,好的,那我们就开始谈吧。”

五叔公同十一叔公对视一眼,还是由他开口:“姜氏可以接受由老太君代为执掌越国公的权柄,毕竟嫂嫂她既是公府女出身,向有才名,又为姜氏诞育了子嗣,但是乔氏你……”

他说:“我们都觉得,你不是合格的代行国公职权的人选。”

乔翎瞧了那皱巴巴的老头子一眼,又看了看他旁边同样皱巴巴的几个老头子,由衷道:“怎么,好日子过够了,想举家造反吗?”

五叔公险些给闪到腰:“这,这从何说起呢……”

乔翎手撑在桌案上,语气轻飘飘道:“这个位置,是国公留给我的,我可以继承这个位置,也是中朝和圣上允准的,几位叔公觉得我不配,别劝我,去劝中朝和圣上,实在不行,也可以去找国公啊。”

说着,她半真半假地红了眼睛,抽泣道:“他自己撒手走了,落了个干净,却留下我一个柔弱无力的小寡妇独自在这世间受人欺凌……”

梁氏夫人:“……”

姜二夫人:“……”

五叔公不轻不重地给噎了一下,却问:“你的意思是,如若中朝和圣上也觉得你不合适,你就会让出这个位置了?”

“当然不会了,”乔翎马上收了抽泣,正色道:“中朝和圣上觉得我不合适,那是他们的问题,他们自己的问题,凭什么要我付出代价?!”

十一叔公终于图穷匕见——他原本也没觉得真有可能把乔翎从代国公的位置上拉下来,只是希望以此获得她在某些领域的让步罢了。

“你要是实在坚持践行侄孙的遗愿,也没有改嫁的打算,怎么忍心看他在九泉之下孤单,后嗣无继?既然如此,不如……”

乔翎单手握住断山剑,“咣当”一声将其拍到桌案上,气势汹汹地接了下去:“不如我杀几个姜姓的孩子下去陪他,免得他在地下孤苦无依!”

她眼睛威胁似的眯了起来,杀气腾腾道:“叔公,你有推荐的人选吗?!”

十一叔公:“……”

几个胆小些的孩子,当场就哭了出来。

梁氏夫人干咳了一声,半真半假地去拉她:“干什么呢,把兵刃收起来。”

姜二夫人也说:“叔父们是说笑呢,怎么能当真?”

乔翎客气地朝她们点了下头,继而转向老头子们,凶神恶煞道:“你们是说笑,我可不是!叔公们不服气,尽管出去打听打听,到了神都之后,我怕过谁?!”

梁氏夫人:“……”

姜二夫人:“……”

老头子们一张张脸涨得像是长了毛的茄子,神情隐含愠色,颤抖着没敢发作出来。

老太君见状,终于叹息出声:“弘度信得过她,梁氏和二郎也信得过她,这三人,是姜氏当中距离爵位最近的了,他们尚且信得过,你们还有什么好质疑的呢?”

“你们是姜氏的族老,是长辈,来说几句也就罢了,但要真是把手伸得太长,怕也不合适吧?”

她平和道:“知道的要说这是长辈们的一片拳拳心意,不知道的,恐怕要在背后取笑姜氏的旁支狂妄,眼见主枝子嗣单薄,起了夺爵的心思。”

乔翎在旁纠正了一句:“老太君,应该是取笑他们见利忘亲才对吧……”

“没有说错,就是取笑他们狂妄。”

老太君神情和蔼,从容道:“越国公府先后没了三代国公,但国公夫人都还在呢,要是有人觉得能跟三位国公夫人掰掰腕子,就只管来吧,谁怕谁?”

老太君出身赵国公府,梁氏夫人出身安国公府,乔霸天——乔霸天还需要娘家支持吗?

那岂不是杀鸡牛刀!

族老们来时踌躇满志,走时灰头土脸,乔翎协同梁氏夫人假笑着送了人出去,一并折返回老太君院子里的时候,听梁氏夫人小声说了句:“小心点。”

乔翎询问似的看了过去。

梁氏夫人悄悄告诉她:“有人不愿意看你入朝。不只是这几个族老,姜裕那儿也有人在吹风。”

乔翎眉头微微一跳,笑着应声:“知道啦!”

她很郑重地说:“谢谢你呀,婆婆!”

梁氏夫人轻哼一声,傲然地抬着下颌,没说话。

婆媳俩一道折返回去的时候,老太君正歪在寝室的塌上假寐,神情稍显疲惫。

姜迈辞世之后,她眼见着苍老下去了。

这会儿看她们过来,方才叫姜二夫人搀扶着,强撑着坐了起来:“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纷争,这是亘古以来的道理。别觉得这几个老家伙的行径可笑,咱们觉得可笑,是因为眼下的利益还不能打动我们罢了。归根结底,人都是一样的东西。”

她叫乔翎坐到自己的床边上来:“乔氏,我有几句话叮嘱你,要好好地记在心里。”

乔翎顺从地应了声:“是。”

老太君目光温和地瞧着她,徐徐道:“现下还不知道圣上和相公们打算叫你去哪个衙门,但是朝中处事,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记得谨而慎之,不要急于上手……”

她说:“你还很年轻,虽然聪明,但是没有在朝办事的经验,大可以慢慢着手去学。如果急急忙忙想着去揽权争势,做得绝顶好也就罢了,一旦露了痕迹,叫人知道你是不懂装懂,也就失了威信,反而因小失大。”

乔翎认真地应了:“是。”

老太君见她答应的郑重,微微颔首,又继续道:“进了新地方,少说,少做,多听,遇上不明白的,也不要怕去问。”

“朝中四位相公,有三位与你相熟,这就是你的人脉,姜氏在朝中也有些故旧,安国公府、广德侯府都是正经的姻亲,真的遇上了什么,也可以去求助。”

“不懂不丢脸,不懂装懂,还把事情做坏了,那才丢脸!”

“你是以勋贵的身份入仕,官阶必然不会低的,但我希望你不要因为得了高官厚禄而沾沾自喜,品阶越高,就越应该慎重自持。”

“说到底,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公平的,譬如我,只是因为出身公府,就天然地凌驾于世间大多数人之上,凭什么呢?宽以待下,仁以爱民,不只是为了虚泛的褒赞,也是为了自己。”

“底层的人得到的本来就很少,再去压榨欺凌他们,人家是光脚的,能豁得出去,你也能豁得出去吗?”

乔翎俱都老老实实地应了。

最后,她思忖着那司封郎中说的话,犹豫着问了出来:“老太君,您说,我要不要去拜会一下邢国公?上朝的时候,他就在我后边呢。”

老太君觑了她一眼,叹气道:“这是我又一件要教你的事情,不要临时抱佛脚。知道能用到人家的灶,就记得早一点烧,明天就上朝了,今天才去登门拜访,是不是晚了点?”

乔翎听得脸上一阵发热:“是我疏忽了……”

老太君一伸手,芳衣便会意地递了帖子过来。

她接到手里,送到乔翎面前去:“这回的灶,我替你烧过了,下一回,可没有这种好事了!”

乔翎面带茫然地将那张帖子接到手里,打开一看,才知道早在姜迈病故第二日,老太君便发帖与邢国公府,希望邢国公届时对自己稍加照拂了。

她大为动容:“老太君……”

老太君稍显疲乏的摆了摆手,打断了她的话:“邢国公应了此事,只是他近来事忙,时常出城,无暇接待,我也就没叫你去登门拜访。虽然如此,明日你见了他,还是要道一声谢的。”

乔翎毕恭毕敬地应了:“我知道了。”

老太君便叫姜二夫人搀扶着,再度躺了下去:“去吧,我也实在累了。”

……

空置许久的尚书右仆射终于有了主人,先前因韩少游被贬出京而空置的门下省侍中也再度被填充上。

卢梦卿饮一口茶,有些唏嘘地同乔翎道:“真没想到,大王居然真的将右仆射收入囊中了!”

乔翎却说:“大理寺卿唐济居然也成了宰相,这才稀奇吧!”

大王是朝天女出身,当世名臣,将户部打理的井井有条,做宰相不足为奇,可唐济算哪根葱啊……

老祖可还记得最开始这家伙和稀泥判案,偏袒承恩公府的事儿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